刘志贻
墟场文化: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刘志贻
墟场文化作为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物质和精神文化,正成为民族地区农民思想传播的载体,成为深刻影响民族地区人民的一种文化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复杂的民族地区,加强墟场文化建设,运用好墟场文化这个新载体,有助于切实提高民族地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墟场文化;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正处于社会转型、群众思想激荡整合的时期,各种思想包括宗教极端思想和民族分裂主义等掺杂其中,恶性暴力事件频发。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党在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亟待加强。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该地区人民社会生活方式、组织形式等发生巨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变化,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墟场文化这一载体的建设与运用,是现时代提高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种现实选择。
墟场也称“圩场”,指集市贸易,广泛存在于民族地区农村。墟场在民族地区农村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墟场文化是指在墟场发育历史进程中,人们在墟场进行整治、经济和精神等活动所共同创造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质条件、组织结构、行为方式、典章制度、道德规范、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等的总和。”[1]墟场文化立足于墟场贸易之上,依附于社会文化之下,又着眼于主体的发展。与民族地区其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比,墟场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
随着民族地区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强,墟场自然地成为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舞台,墟场文化对人民的影响越来越大。墟场文化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它不仅能让赶墟场的人民群众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实现多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地位日益凸显的墟场文化为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
第一,促进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一种崇高的理想。“马克思主义有一种理想因素,既暗含着价值设定和终极目标。”[2]这个判断指出了这种理想的高度,但达到这个高度也是一个历史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是实践。目前,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历史进程体现在农村人口的社会化上,这里指农村人口社会化的实践是站在一个横向比较的角度,即与其它发地区相比较的角度。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聚焦于农村人口的社会化,而农村人口的社会化问题核心是人的素质问题。要快速提高人的素质,一是要培育人的基本生产生活能力,提高生存技能。二是要培养社会活动能力,教导不断更新着的社会规范。三是指引奋斗目标,内化奋斗目标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角色。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人适应社会变迁、生活条件改变和环境变化的过程,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人的社会化途径多种多样,如兴办各类学校、开展各种专门教育活动、派遣专业工作队下基层等,这些都能促进农村人口的社会化。但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墟场文化在推动和促进农村人的社会化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首先,人们自发聚集墟场,墟场成了农村人学习和汲取社会知识内容最为丰富的课堂。其次,墟场科技产品和科技信息集中,是农民学习科技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不断提高生存技能的大学校。再次,墟场是经济竞争的战场,是展示社会发展与美好生活的舞台,它为农民指明了物质和精神的生活目标。
第二,新时期民族地区政策宣传的理想阵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由以前的相对集中变为没有任何制约机制的自由流动,过去那种强制性的集中式的政策宣传已经成为历史。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墟场快速发育,赶集的群众日益增多,群众云集墟场组成了无制约措施的万人大会,墟场的政策宣传优势凸显。各乡镇政府可根据各自的实际,在墟场建设大型宣传墙,定期或不定期将党政机关的相关政策做成具有吸引力的宣传墙,供群众阅读。政府还可在墟场组织其它的政策宣传活动。总之,墟场可以拓宽政策宣传的渠道。
第三,培育农民新型的价值观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需要建设新型的文化,需要培育新的价值观念。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及其具体化的规范。墟场文化包含着价值观念。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墟场是农村人际传播最为活跃的场所。人际传播的内容非常丰富,以新闻性信息为主。农民群众在墟场通过信息的交流和探讨,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念会被冲击,而一些新的价值观念会被人们内化,如公平、民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精神都有可能是被内化的内容。
第四,宣泄心理情绪,缓解农民群众的心理压力。心理教育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而日益受到重视,它被视为是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内容。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民族地区农村心理教育依旧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而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民族地区农村,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困惑,许多农民觉得自卑、迷茫、焦虑,甚至感到恐惧。这些情绪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会导致自杀或打砸抢烧等不良事件的发生。这就需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农村心理教育,从民族地区农村的实际出发,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墟场文化,具有包容与开放的特性,能起到对农民进行心理调节的作用。许多赶墟场的农民,都抱着一种消遣、休闲心理,有时甚至把赶场作为一种心理宣泄的渠道。如湘西的墟场上经常有阳戏、傩戏、土地戏及山歌等表演,这些表演使常年辛苦劳作、生活单调的民族地区农民的心理情绪得到宣泄,情绪得到疏导,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一)墟场文化可使农民群众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
墟场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盲目性的特点,其自由的文化特质决定了任何一种思想都可以进入墟场,成为墟场文化的一部分。思想一经进入墟场,就会为赶墟场的群众自由又广泛的传播。进入墟场的思想,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农民群众由于思想认识水平有限,容易受不科学的思想观念的冲击和影响,接受一些消极、极端的思想,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
(二)墟场文化可阻碍农民群众的社会化进程
墟场的人际交往往往以商品贸易关系、共同兴趣关系和熟人关系三种形式存在,在墟场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交往的对象。赶墟场的人根据宗教信仰、兴趣爱好和商贸需要而分成若干小团体。这些小团体由于受旧的思想和利益关系的影响,会本能地抵制外界传入的科学健康的东西。所以,小团体的存在会对农民群众的社会化进程形成阻碍。
(三)墟场文化可能成为宗教极端思想和民族分裂主义思想的传播载体
民族地区的民众大多信仰宗教,在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边远农村地区,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对墟场进行渗透,他们披着某种宗教外衣在墟场中间传播,由于墟场的流动性大、监控困难,给了极端宗教势力分子和民族分裂分子以可乘之机。
(一)把握正确方向,提升墟场文化品味
墟场是农村地区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它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农村社会和农民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无论是为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还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我们都应把墟场文化建设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高度,用正确的方向指引墟场文化建设。
1.坚持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指导。墟场是农村尤其是民族地区农村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墟场文化发展应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墟场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倡导主旋律,鼓励多样化,提倡一元主导多元并存,充分发挥墟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作用。
2.明确墟场文化建设的宗旨、目标和任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为第一目标,作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墟场文化也应服务于这一目标,把追求进步、崇尚科学作为墟场文化建设的宗旨,用提升了的墟场文化提高农村人口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精神,进而提升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3.坚持贴近农民、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的原则。墟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为了促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墟场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的建设,始终要贴近农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否则就会降低吸引力,失去生命力。
(二)突出系统建设,规范墟场文化制度
墟场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完整的墟场文化应该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虚拟文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在墟场文化建设中一定要突出系统性,科学规划,总体推进。
1.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墟场文化建设。墟场文化建设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相互贯通,具有一致性,因此,主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者要有工作自觉,对墟场文化建设有长远、全面的考虑,充分认识到墟场文化建设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墟场文化建设列入农村重要工作议程,列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规划,避免产生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忽视的现象。应该建立党委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保证墟场文化协调发展。要使墟场文化协调发展,既要加大“硬件”投入,也要加大“软件”投入,真正做到各种文化协调发展。为此,既要不断建设各种物质设施,如文化教育和贸易设施,也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完善墟场管理规章制度,加大信息投入,向作为墟场文化主体的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时事政治教育、计划生育教育、农业科技教育、民族政策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无神论教育等,营造良好环境,同时还要加强对墟场网吧等的管理,规范网络环境建设,使墟场文化各方面协调发展。
(三)发挥主体主动性,深化墟场文化内涵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墟场文化的主体,因此,墟场文化的发展应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使墟场文化深入发展。
1.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墟场文化建设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始终把墟场文化的发展放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目标上,始终坚持以农民群众为主体,大力推进提升农民素质工程。农民群众不仅是墟场文化的被动接受者,也是墟场文化的创造者和弘扬者。因此,墟场文化建设始终要与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关心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只有这样,墟场文化才能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凸显其生命力。
2.增强农民群众主体意识和管理部门的主人翁意识。墟场文化的建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以墟场为空间背景,围绕墟场商品贸易和农村生活而创新、共享。作为一种亚文化系统,在建设中始终不能离开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农民群众在墟场文化建设中是决定性因素,起主导作用。同时,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要有主人翁意识,要注意自己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对墟场群众的直接影响,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公正廉洁,大公无私,发挥表率作用。
3.促进农民和谐发展。和谐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之一,人的和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了人的和谐发展,社会才能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自然与社会的和谐都是墟场文化建设要注重的因素。
[1]麻根生.湘西墟场文化[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5.
[2]伯尔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0.
[4]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9-125.
D64
A
1673-1999(2011)22-0055-02
刘志贻(1983-),男,湖南邵阳人,吉首大学(湖南吉首416000)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1-09-20
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导下湘西州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研究”(cx2010B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