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锡垕,张 澜
康德:在哲学的转折点上
纪锡垕,张 澜
康德哲学是欧洲启蒙时代的产物。以牛顿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思潮和以卢梭为代表的法国革命浪潮,是促成康德哲学产生的现实土壤。科学、民主这一时代强力冲击波,滋养着康德及其他的哲学。康德的哲学革命是西方现代哲学的滥觞,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是近代西方哲学的重大转折点。在这一转折点上,新的哲学原则在崛起,康德开启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原则。
康德;启蒙 ;形而上学;批判哲学
欧洲启蒙时代,正是康德所处的时代。康德哲学,无疑是这一时代的产物。以牛顿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思潮和以卢梭为代表的法国革命浪潮,促成了康德哲学产生的现实土壤。科学、民主是时代急迫的诉求,是这一时代一股最为强力的冲击波,滋养着康德及其他的哲学。在这一意义上,法国的政治革命与德国的哲学革命近乎同时发生。正所谓,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正如法国大革命为西方世界在精神乃至社会政治制度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康德的哲学革命同样在多种意义上成为西方现代哲学的滥觞。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是近代西方哲学的重大转折点,也是西方两千年哲学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方哲学绕不过康德,不懂康德,也无法进入现代、后现代的哲学。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启蒙时代的德国处于这样的境况:一方面,在其文化和思想界,可谓星群灿烂,歌德、席勒、贝多芬、莫扎特、莱辛、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让人神往。另一方面,德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处在相当落后的境地。暴力与血腥、野蛮与罪恶妄图统治整个世界。此时的德国处在封建小国各自割据的分裂中。马克思、恩格斯描述当时的德国状况是:“这就是前一世纪末叶的德国状况。这是一堆正在腐朽和解体的讨厌的东西。没有一个人感到舒服。国内的手工业、商业、工业和农业极端凋敝。农民、手工业者和企业主遭到双重的苦难——政府的搜刮、商业的不景气。……一切都烂透了,动摇了。”[1]在宗教改革上,充满着浓厚的非理性倾向,由宗教争端而引发的战乱也给德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因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争端而起,几乎整个欧洲国家都卷入其中,而战场却在德国本土。德国经此浩劫,失去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几乎倒退了200年!
德国哲学家们像其他近代哲学家一样,他们在思考深刻的哲学问题、构造形而上学体系的同时,亦肩负着启蒙的重任。在某种意义上说,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启蒙主义的最高阶段。康德哲学的抽象与晦涩,正是站在这一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他的哲学世界观正是在激发法国大革命的同一思潮影响下最终形成。
当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登上哲学舞台之时,正是经验论与唯理论在认识论方面的争论陷入僵局,科学理性与自由发生冲突,形而上学名存实亡的时候。这些就构成了德国哲学家们所面对的问题。面对这一困境,康德经过了两次思想转折:从牛顿那走出了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唯心主义唯理论,企图通过从经验获得的概念来与现实及其规律建立联系,休谟让这“独断论的迷梦”惊醒,到彻底觉悟,为了挽救和改进形而上学,经验主义的道路走不通,当务之急,要走一条依稀可见的“批判之路”。
众所周知,近代哲学的启蒙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在它的理性主义上,不过它所理解的理性实际上主要是作为认识能力的“科学理性”。近代哲学之初,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哲学为科学提供认识论上的证明,科学则为哲学的理性主义提供证明。然而,由于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关于认识问题的争论最终陷入了困境,康德不得不谨慎地思考滋养他的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形而上学和牛顿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前者的形而上学建立在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和无条件地相信纯逻辑的概念思维与现实的存在及其规律间的一致性的独断论之上,而后者的自然哲学建立在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无条件相信通过经验获得的概念与现实的存在及其规律之间的一致性的独断论上。面对两者的对立与矛盾,康德却抱着形而上学的幻象试图调和莱布尼茨与牛顿。结果不仅未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而且使理性自身发生了动摇,因为理性在证明科学知识的活动中显得无能为力。于是,18世纪哲学表现出了浓厚的经验主义、怀疑主义的色彩和反形而上学的倾向。康德则与唯理论形而上学告别,焦点由牛顿的“自然的本性”转向卢梭“人的本性”。这个时候,更严重的问题是理性与自由的冲突,康德进一步走向他的批判王国。
理性与自由是启蒙主义的主要内容,其中理性是奠基,自由是目标。而卢梭却洞见出启蒙主义内在的危机,那就是理性的发展所带来的科学的进步和推进,却使人们陷入科学、文明所带来的自由与道德的困境。康德发出感叹:“卢梭纠正了我,我意想的优点消失了,我学会了来尊重人,认为自己远不如寻常劳动者有用,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学能替代一切人恢复其为人的权利。”[2]而休谟在这里起了一个激发的作用,使他从独断论迷梦中惊醒。启蒙运动让人们理解的理性,更接近一种科学理性,从而理性至上的后果是,自然因果律成了人们对于世界普遍认识的规律。这样,近代的哲学家普遍的接受严格的决定论,认为必然性更为优先于自由,乃至自由丧失了立足之地。18世纪的法国哲学界更为严重。在一定意义上,这有着反对宗教神学,然而在代价上却得不偿失:人和人的自由没有自身的价值和尊严。更重要的是,他们与自然物相提并论了。
与此相应,18世纪是形而上学衰落的时期,一方面是休谟的怀疑论,另一方面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如同无神的庙宇一样失去了神性的光晕。
形而上学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它以超验的东西作为认识的对象,康德经过漫长的思考过程,于1781年出版《纯粹理性批判》。在这个巨著中,康德严格区分了“先验”与“超验”,彻底倾空了超验运用能获得知识,强调唯有思辨理性运用于感性经验范围内才具有客观有效性,才是真理。他在1770年的教授就职论文《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中,就彰显了新的认识论体系端倪,严格区分了感性和知性。
尽管形而上学企图成为科学而且自认为是科学甚至是科学之科学,然而从形而上学诞生之日起,它就从来也没有具备科学知识应该具备的普遍必然性。对于以科学作为衡量知识的有效性的18世纪哲学来说,形而上学不是科学这一事实无疑宣判了形而上学的死刑。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反衬出形而上学的困境:科学越来越进步,而自称是科学之科学的形而上学却始终无法证明自己是科学。
然而,当德国哲学登上哲学的舞台之时,古典哲学的潜力似乎还没有完全耗尽,德国哲学家们建立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形而上学体系,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哲学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形而上学问题,康德采取了批判的立场,亦即对理性进行分析和考察,通过揭示我们的认识能力能够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来解决形而上学究竟是不是可能的问题。他建立了庞大的批判哲学体系——《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回答了“我能知道什么”“我应作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人是什么”四个命题。新的哲学原则在崛起,他开启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原则。
通过对理性的批判,康德以划界的方式将科学归于可以获得知识的领域,而将形而上学转移到了伦理学的领域,随后出现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将这两个领域统一起来,构成统一的哲学体系。而后,德国哲学家们都在哲学体系的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最终,黑格尔以辩证法的形式,建立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的形而上学体系,实现了使形而上学成为科学之科学的理想。于是,以形而上学为核心的古典哲学走向了终结。
[1]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8.
[2]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句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B516.31
A
1673-1999(2011)22-0033-02
纪锡垕(1984-),男,福建尤溪人,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610041)硕士研究生;张澜(1987-),女,四川苍溪人,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
201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