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志燕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
伍志燕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过程和实践活动来看,马克思主义具有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主要表现为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党派性,彻底的实践和批判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基本原理;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在广泛吸取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创立起来的科学体系,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理论。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来看,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引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的科学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对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
马克思主义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它创立之初就公开声明,它是革命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实现了阶级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它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实际出发,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不仅符合无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和根本利益,而且也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体现。
从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理论活动的全部过程看,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1841)中,高度评价了无神论思想,批判力图证明上帝存在的各种错误理论,并就个别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能动性,论证了自由的个人在对周围现实的关系上应采取的积极态度。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1842)和《摩赛尔记者的辩护》(1843)中,更进一步站在维护被压迫劳动人民的权利和利益的立场上,对当时国家制度法令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做了深刻揭露,看到了统治阶级的法和其他观念的本质是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马克思在1843-1844年所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一方面通过对旧社会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形成和表达了全新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另一方面冷静地考察了异化和人的价值问题。恩格斯1845年所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则以大量的现实材料和深入的分析,揭露和控诉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论证了共产主义价值观念的社会基础。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1846年间所做的清算费尔巴哈哲学的工作,科学地阐述了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高度的革命性和阶级性。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中,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是新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新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中,马克思采用了“意识形态”这一术语,通过对抽象的、唯心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揭露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欺骗性。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具有两个不同层次的含义:一是唯心史观的旧意识形态,包括黑格尔、费尔巴哈、蒲鲁东等人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二是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是指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思想体系,马克思称之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在社会地位上,这种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总体上属于统治阶级意识的范畴,或虽不属于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但对统治阶级的统治自觉或不自觉地起着维护和辩护的作用。而且,在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合作的《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完整而系统的阐述,它的问世标志着无产阶级的独立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形成。其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资本论》第一卷(1867)、《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以及1861-1863年)等著作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予了全面的考察和把握,他在区分物的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基础上,立足于对交换价值及其内在尺度的考察,揭示了商品生产的秘密,从而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另一方面,马克思也通过对经济利益、经济价值的具体分析,在广泛的意义上考察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现象和价值关系,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的根源和实质,同时也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动力。另外,从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也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他在其著作《反杜林论》(1878)、《自然辩证法》(1873-188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中,批判了黑格尔、杜林等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史观的各种错误表现,并就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军事、国家与法等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大量考察和论述,充分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
从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看,马克思主义也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马克思、恩格斯从年轻时代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大量地接触穷苦的工人群众。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斗争,投身于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他们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从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马克思、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开始,一直到90年代前半期恩格斯晚年领导第二国际的活动,关注欧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政党的发展为止,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处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斗争的前沿,积极参与并领导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所具有的这种紧密联系,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成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总之,任何哲学社会科学从总体上、本质上都属于一定的意识形态,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它直接或间接地受着阶级利益的影响。这是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自觉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因而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
二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呢?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首先表现为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党派性。由于社会是划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的,任何人看问题都会站在一定的立场上,相应地,任何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都不可能达到价值的中立性,都会受到党性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并且从工人阶级那里得到了同情。……德国的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1]列宁也指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作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2]因此,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理论,要保持绝对的“价值中立”只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而在实际上根本做不到。从认识论意义上说,接受什么样的世界观的指导会对认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是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的强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就坚持了认识达到客观性和公正性的正确方向。
同时,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也体现在它彻底的实践精神。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61在马克思看来,以往的哲学家都是沉浸在意识形态的幻想中,把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看成是历史的起源,不去研究观念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而是从永恒的理念出发,因而不能真正理解历史;并且,以往的哲学家也没有把观念看成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忽视了思想观念的历史选择和实践基础,不能解释观念被传播和认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因而不能找到实践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和群体,不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马克思那里,马克思主义所体现出的意识形态性主要是它立足于无产阶级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的行动,并在群众的实践中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所体现出的意识形态性与其他意识形态有着本质区别,即它所借以立足的无产阶级实践,实际上是当代人类进步的实践形式,因而没有需要特别掩盖或加以辩护的既得利益,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意识形态的封闭性,而使之向实践开放。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阐明了意识形态(即观念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正如其言:“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3]72上述观点足以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在人们的物质活动实践中产生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斗争的结果,在这一层面上,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体现在它彻底的实践精神。
同样,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彻底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不仅对事物、现实,而且对自己的学说都是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一方面,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封建主义的残余,进而强调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有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积极和消极之分,并对此要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才能揭示其本质;另一方面,马克思也将马克思主义自身看作是接受实践批判的对象,而并不是无需加以证明的当然前提,这种自我批判的内在机制也就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意识形态的独断论,使之免于成为僵化教条。因此,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在对现实历史的总体性批判中,特别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反思中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并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本质所在。
此外,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用阶级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者经常用无产阶级立场、方法去阐述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3]230,“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种斗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引者注)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3]211。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学说,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必须在工人中重视这种意识形态的灌输。任何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轻视和脱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做法,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加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4],具有高度的革命性和意识形态性,因此,“只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工人阶级运动的旗帜”[5]。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者在方法论上更强调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批判时所使用的方法,特别是阶级分析的方法。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必然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推翻和批判一个旧世界,旨在建立一个新世界。邓小平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维护功能和建设功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6]。可见,马克思主义是为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所必不可缺的思想武器,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所必不可缺的特性。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没有意识形态性的科学理论只能是“解释世界”,不能成为改变世界的武器。同样,没有意识形态性的马克思主义无法指导无产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
三
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的象征,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为维护无产阶级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而服务的,因而在当代中国,我们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仅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更主要的是因为它是科学的知识体系,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防止用多元化、边缘化挑战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正如他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98不仅社会主义国家,而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都要竭力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还指出:“毫不奇怪,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形式中运动的,也就是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3]292-293这就告诉我们,一切社会意识,不论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还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思想,都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以维护该阶级的利益,所谓超阶级关系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目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这在客观上也增加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乘虚而入的机会。加上以集中鼓吹“私有化”、“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流派为代表的西方经济理论一度在我国相当范围内大行其道,试图影响和误导我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使得一些与马克思主义相左的理论观点、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一些干部尤其是年轻一代那里颇有市场。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学说)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实际生活中,出现了意识形态多元化现象不可避免。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一元论的指导作用。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必须使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列宁曾经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7]所谓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最新理论成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观紧密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局限于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理论工作者、大学生、研究生等狭小的圈子或者少数人的认同,而要和人民大众的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民大众所理解、认同,成为人民大众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作为一种系统化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必须要让人民大众自觉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去增强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信仰,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前提条件。
此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必须要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将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统一起来。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两个主要特征,意识形态取向和科学、学术取向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被无产阶级运用,并能成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因为它是真理,具有科学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任意歪曲、肢解马克思主义,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永葆马克思主义的勃勃生机。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应该说,成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它的具体结论,而是它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即它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当然,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也有历史阶段性,但无论何时,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来源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理论来自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科学的根本区别。总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有机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必然逻辑,更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内在要求。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8.
[2] 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363.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5]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71.
[6] 葛瑶.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3-26.
[7] 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9:467.
How to Understand the Ideology of Marxism
WU Zhi-yan
(School ofHistory and Politics,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550001,China)
Ideology is the salient feature of Marxism.In view of the process to create Marxism and practice of Marxism,Marxism’s ideology is mainly expressed as a partisa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radical practice,critical spirit and class position,viewpoint and method of Marxism.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Marxism’s ideology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ideology.
Marxism;ideology;basic principle;feature
A81
A
1673-8268(2011)01-0013-04
(编辑:刘仲秋)
2010-07-06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09SKGHZC07)
伍志燕(1975-),男,湖南东安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10.3969/j.issn.1673-8268.2011.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