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美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医德信念是人们在一定医德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医德伦理主张及医德理想人格的科学性的坚信不疑的主体精神状态。医学生的医德信念表现为医学生对医学伦理道德的理论原则、发展规律和未来指向的真实性的深思熟虑和确信不疑,从而对其产生真诚的信仰,并愿意在未来实践中追求它,捍卫它,实现它。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核心是协助医学生确立医德信念。只有确立了医德信念,医学生对医德规范教育才能入脑、入心,才会产生对医学道德有亲近感、信任感,才能在实践中践行,从而成就医德医术并重的大医。易言之,医德信念确立与否,关乎医学生的安身、立命、成才,是医学生教育中不能忽视的大事。但在现阶段,医学生医德信念的确立却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是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试从哲学人本学的角度予以探讨。
1.价值观扭曲的挑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使得经济领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被无限放大,它唤醒了人们对个人利益的重视、对个人价值实现的追求,医疗卫生领域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难免受此价值观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医药卫生体制市场化改革中的经济利益取向,使一些医疗机构采取了市场化运作机制,这大大激发了一些医务人员的经济欲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受到了严峻挑战。医疗卫生领域的趋利性辐射到学校,扭曲了医学生对医德的认识,大大降低了医学生树立高尚医德信念的决心和信心。然而,事实证明,医疗事业改革背离社会公益的价值取向,医务人员背离医德,见利忘义,甚至唯利是图势必引发医德水平滑坡,医患关系紧张,因而必须澄清医疗卫生领域的价值取向,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医德信念。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果断放弃了市场化的思路,强调回归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为重新树立正确价值观提供了良好契机。
2.盲目崇拜法律的挑战
现代社会是崇拜法治的社会,人们对法律寄予了莫大的希望。法律的显性作用、刚性作用激起人们对法律正义性的向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伦理道德的信赖度、依赖度,形成了对道德信念合法性的挑战。这从医学生普遍重视法律知识,渴望了解法律规定,特别是刑法之有关“罪”的认定,而轻视、忽视医德认知、修养之行为倾向上可见一斑。然而“法律制度所确立的责任,是作为基准而存在的,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责任”,[1]它只是以底线要求的形式防止和禁止义务人员为恶,但就激发他们从善而言则无济于事,甚至会把医务人员都拉入使他们满足于履行最低限度责任的状态中来,从而失去履行责任的主动性。法律制度所确立的责任是消极的责任,是被动的责任。医务人员面对的是人,是千变万化独具个性的患者,它更需要积极主动的道德责任。医德信念可以使医务人员在充分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感受,在没有较好地履行职责的时候,受到道德良知的谴责,从而使医务人员能够超越法律制度对他的岗位责任的一切规定,使他的治病救人的职责得到最充分的履行,并在这种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补充法律不足,提升法律责任。切实认识法律与道德各自的使命,在知法,守法的基础上,高扬医德信念的旗帜,是非常必要的。
3.过分仰仗技术的挑战
医疗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在诊断和治疗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医务人员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技术诊断”、“技术治疗”,甚至有人抽离了医疗卫生事业中人的地位和作用,错误地将医疗卫生事业视为纯技术操作的领域。对医疗技术的过分依赖,冲击着医学生树立医德信念的决心。但是技术的应用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造恶于人类,“累积科学和技术上的进步”,并不会“自然地累积精神上的进步。”“科学技术力量对人类的影响,取决于使用这种力量的人的伦理水平。”[2]事实上,大部分的医疗纠纷不是由技术引起,而是由医者的道德素质引起。改变医学生对“技术”至上的盲目崇拜,坚持技术与道德齐头并进,技能与品德既专又红,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所有这些挑战都集中在一点:它们冲击着医德信念的树立,同时在理论的浅表层面上又与医学生的自发想法不谋而合。由此,要攻破这些思想障碍,非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利剑坚炮不可。
1.确立医德信念是医学生类本质的必然规定
关于人的类本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但万斌和张应杭教授经过研究,揭示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另一个人的本质论观点,即拥有理想信念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人从本质上讲还是一种拥有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孜孜实践的存在物”,因为“人类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无论从事任何一项事业,对自己活动对象的未来状态都在观念中有一个自觉意识建构。”这样一种对事物未来状态的自觉意识建构,源于“人类的意识具有建构一种指向未来的观念的能力,”并且是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和动物界分野、揖别的一个内在标志。[4]人类在活动时会以观念的形式就“预定的目的”设想、建构事物的未来状态,即形成对事物未来的理想并在追求这种未来的理想中实现自己的类价值。在医学生来说,他们进入医学院校学习时自然地就会在心目中勾画未来的职业势态,自觉建构理想的医生状态、名医模型,并且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地修正完善这一建构。这是作为一名医学生的人必然具有的人的本质规定。关键的问题在于医学生在自己的意识中建构的未来状态是怎样的,是否是正确的和合符医学职业规律的。如果不能有正确的理想建构,就必然会有不正确的理想。众所周知,名医的成就取决于“精诚医德、精湛医术和精良医器”,而精诚医德则是其灵魂。对于教育者来说关键在于引导医学生形成正确健康向上的“名医”信念,为医学生的以高尚的医德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提供现实可能性的论证帮助,坚定他们精诚医德的信心,鼓足他们实践医德信念的勇气,帮助他们把理想建立在科学的职业基础之上,从而形成他们的意志、决心等决定性的情感品质,生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再与精湛的医术,精良的医器结合,使理想向现实的转化得以顺利的进行。
2.确立医德信念是医学生未来职业活动社会性的应然要求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一个著名的命题,揭示了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人注定是社会存在物,究其根据就在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活动本身是合作的互助的活动,从而是社会的活动。”[5]因此,人的社会性首先是活动的合作性、互助性,而这种社会性作为一种最本质的人性,便使维护社会关系的道德成为了可能,从而也使人的德性的造就成为可能。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人员,他们面临的医疗职业活动也是一种社会的活动,其合作性、互助性的特点十分突出。如果缺乏指导、调节、维护其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医德规范的修养,必然会给他们带来工作上的被动和生活上的孤立,陷入寸步难行的境地。
中国古代哲人告之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东西也。”(《孟子·告子上》)人的先天之性并无善恶之分,人性作为可能性既有向善的可能,也有向恶的可能。人性后天之善与恶,高尚与卑劣,取决于自我德性的不同造就。道德规范的目的就是要规范人性向善的可能性方向发展。因而,德性造就的根据无疑就存在于道德规范之中。医德作为医学领域的道德规范,其目的在于调整医际关系,规范医务人员人性向善的方向发展,造就医德高尚的人。只要医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人的社会性,人必须以德性锻造自己的本性,他们就能够自愿自觉地接受医德规范的哺育并以它们来限制自我本性,达到良好的医德境界。医德作为规范人性,完善人性的软科学,应该成为医学生必要且重要的内在欲求。
3.确立医德信念是医学职业责任履行的必要保证
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是形成不同的职业。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们总从事不同的职业,因而我们的人格、德性更多地体现在各种职业的劳动和工作中。医德是从事医疗职业的人们在他们特定工作和劳动中的行为规范,也可以说是在别人不能或无法参与的知识和技能的施行过程中医务人员所应当遵守的规则。换言之,医务人员遵守医德规范是他们承担他们应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方式。然而,任何医德责任都不是一种纯粹的外部性设置,任何医德责任都只有通过具体的医务人员的信念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确切的履行。如果医德责任不能转化成医务人员的信念,他们就自然而然地会尽一切可能地回避这种责任。张康之教授认为,信念往往同人们认为“应当”抱有的态度和“应当”采取的行动有关。[5]医德信念是医学生未来忠实履行责任成才成就发内推力。
医学生只有树立医德信念,才能在将来的职业生活中,抱有正直廉洁的态度,成就医风正派;抱有满腔热情的态度,成就医行端庄;抱有刻苦钻研的决心,成就医术精湛;抱有忠于职守的决心,成就医志坚定。迫切需要教育者触及医学生心灵,引发他们深思的深层次引导,只有帮助医学生自觉自愿地高举医德信念的旗帜并坚定不移地依照自己确定的信念去选择行为和进行活动,去鉴别、评判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善恶,才能轻松地粉碎所遇到的各种挑战。
医德信念是现实导向的,只有面对现实,应对挑战,才能纠正医学生对医德信念的偏见。对医学生而言,医德信念不仅要借助课堂的平台,更要诉诸他们耳濡目染的校园文化和社会风气的熏陶。
1.发挥教学扬善主阵地作用
医学生医德信念的确立离不开全体教师的谆谆教导,特别是专司医学生医德信念培养的“医学伦理学”的教师的透彻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医德价值的揭示以警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医德学知识,知道“应然”的理论、原则、规范,而且还要重在揭示这些医德学理论、原则、规范的价值意义,揭示它们对提高医疗质量,避免医疗纠纷,医疗过错乃至医疗事故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能性,揭示它们对医学生成才、成名、成家的潜在价值及现实意义,仔细剖析技术主义,单纯崇尚法律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及消极影响,给学生的心灵、思想以警策,让医德信念烙在他们的脑海里。同时充分利用医德评价这一医学生品质形成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生共同探讨、分析和批判正反两面的医德事例,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讨论、辩论的基础上分清是非善恶,引起学生内心深处良心的共鸣,引发他们的光荣与羞耻心,激发他们的医德正义感,让医德信念在不知不觉中走近他们的心灵,成为他们的自觉选择。而医德高尚理想境界的描绘则是给学生以目标指引。对理想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心灵主题。“拥有真、善、美的理想追求是人的类本质与特性”。[6]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会激发行为主体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在教学中注意正面宣扬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事迹,树立医德高尚的医生楷模,指引给医学生医德高尚与医术高明两相辉映的光明前景,激发学生肯定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与愿望,让医德信念伴随他们成长、成才。
2.加强学校崇德文化氛围的营造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学生的重要保障。校园文化是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精神文化处于核心地位。加强崇尚道德的校园文化的营造,使医学生医德信念确立于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地。学校的文化走廊,宣传园地,文艺活动,学校的自然环境,名医园,名医事迹展览馆,学校的校训,学校的楼堂会所的命名,甚至学校的道路名称等都在向学生默示着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观,因而必须精心设计,仔细斟酌,以体现医学院校崇尚医德医术医理并重的追求理念,给学生心灵以文化的滋养和启迪,让医学生时刻沐浴在医德信念的春风里,于不知不觉间受到崇高的医德信念感染和熏陶。
3.促进社会崇尚正气风气的培育
现代的大学校园再不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而是与社会时刻互动的统一体。坚定医学生医德信念离不开社会崇尚正气风气的形成。社会是学生的另一重要课堂,他们往往将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进行印证,若相符,则提高了他们对理论的信心,否则,所有的医德教育都将被视为与现实脱节而被抛弃,因此,浓厚的社会正气是坚定医学生医德信念的重要合力,不然则会抵消来自学校的正面教育效果,无益于医德信念的确立。国家公益优先的医疗体制建构,社会对医德高尚者的崇敬与尊重,医疗战线广大工作者以身作则的榜样带动等,都是崇善正气的重要组成部份,这些鲜活的例子所起到的作用要比单纯的理论教育更加有效。对医学生而言,社会风气更像是一个风向标,它指引了他们的行为导向。整个社会都形成崇尚正气的氛围,为医学生坚定医德信念提供了强大舆情支持。
[1] 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59
[2] 杜治政.医学伦理学探新.[M].河南: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4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4] 万斌,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探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4
[5] 万斌,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探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2
[6] 万斌,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探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