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群
城市贫困人口社会资本重建途径探析
王 群
城市贫困人口是我国社会转型的产物,社会资本理论认为,城市贫困人口的出现不仅与社会宏观背景相关联,也与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相关联,正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资本才会导致部分人陷入贫困状态。分析了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现状并探讨其社会资本缺乏的情况,并试图通过“国家-社区-贫困者自身”三个维度来重建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资本。
城市贫困人口;社会资本;社会转型
社会资本理论(Social capital theory)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学理论。布迪厄最早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他认为,当一个人拥有某种持久性的社会关系网络时,这种社会关系便会成为他实际或潜在拥有的资源。他同时指出,一个人的社会资本的丰富程度,还与其在个人网络中的活跃程度有关。
社会资本概念最终在学术界确定要归功于詹姆斯·科尔曼(James S.Coleman),他以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式对社会资本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社会资本的研究来研究社会结构。科尔曼指出[1],每个自然人一出生就拥有以下三种资本:一是由遗传天赋所形成的人力资本;二是物质性条件,如土地、货币等;三是由自然人所处环境构成的社会资本。所谓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所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社会规范、权威关系、社会组织等。
另外,帕特南也从政治的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研究。在帕特南看来,社会资本是一种团体的甚至国家的财产,而不是个人的财产。帕特南强调,如果认识到社会资本的重要性,那么它的重心不应该放在增加个人的机会上,而必须把注意力放在社群发展上,为各种社会组织的存在留下空间。
综合来说,城市贫困人口的主要类型有:下岗失业人员、因病致贫的职工或者退休人员、因突发性灾祸而导致的贫困人口、历史遗留问题对象、没有养老金的老年人口等。根据社会资本理论,城市贫困人口正是由于其缺乏足够的社会资本,才会陷入贫困状态的。
城市贫困人口是一个处于劣势地位的社会群体,它是我国社会变迁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大量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导致城市贫困人口迅速增加[2]。另外,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化,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都是致使城市贫困人口增加的宏观原因。社会资本理论认为,除开宏观因素,社会资本的缺乏也使得城市贫困人口陷入了贫困状态。
社会网络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构成之一,在社会资本理论中社会网络特指人际关系网络,它是一种多线路的联系,联系中的每个人都共享着多种利益。网络包括了多种多样的联系,例如朋友或者邻居关系、社区主从关系、现代的同族认同以及地方老乡关系、同学、校友等等,既有正式的联系也有非正式的联系,它是每个人开拓自身资源利用社会资源的必然渠道[3]。
在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网络中,亲属关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当问及:假如您需要借一大笔钱,您会向谁借?如果您找工作,您会找谁帮忙?大部分人都表示,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向亲属借,找亲属帮忙,接下来才会找朋友帮忙。由此可见,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关系网络规模比较小,网络趋同性较高,近亲居于绝对的主要地位。
根据社会资本理论,个人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规模越小则表明个人所拥有的可支配资源 (如权利、财富、声望)也越少,个人运用关系网中的资源来获得社会支持的可能性也越小。另外,网络同质性较高表明关系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程度高,在同质性较高的网络中个人所获得的信息往往是自己知道的,重复率高,因此也限制了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无法有效开拓自身资源及价值。
如前所述,城市贫困人口的主要类型有下岗失业人员、因病致贫的职工或退休人员、因突发性灾祸而导致的贫困人口、没有养老金的老年人口等等。这部分群体大多属于老弱病残型,他们的就业状况极不稳定,没有稳定收入。城市贫困人口有的在做小买卖,有的在做临时工,还有的人在打零散工,而对于那些在职人员,他们尽管有收入,但收入微薄,无法应对庞大的生活开支。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个体及私营企业主、外来务工人员以及自由职业人员等都没有相应的养老保障,加上我国医疗保险的发展速度缓慢、覆盖面小,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基本没有参加,看病还得靠自己掏腰包,难以抵挡突发性危险。此外,尽管如今的经济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城市低保金的金额、退休工人的退休金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补助等都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即使有提升,提升的幅度也微不足道。
城市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病致贫的职工或者退休人员。由于我国的医疗保险覆盖面小,城市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都没有加入到医疗保险的范围内,他们看病都得自己掏钱,于是,一些人因支付不了昂贵的医药费用或没有足够的医疗保障而陷入贫困状态,有的甚至不敢再踏入大医院。另外,我国医疗资源的配置也极不合理,优质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社区和一些小城市承担基本医疗的功能严重滞后,居民生了病在基层得不到有效治疗,只好奔赴大医院、大城市看病,因病返贫的状况也因此时有发生。
除医疗支出外,城市贫困人口用于孩子的学杂费、人情费以及生活费上的支出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许多家庭因此欠下许多外债。
信任在社会资本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信任水平越高,社会资本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充分。拥有社会资本的群体都存在着某种信任范围,在这种范围内,合作规范是有效的。如果一个群体的社会资本产生了积极的外部性,那么,其信任范围就可能比群体本身还要大,反之,如果群体内的信任范围过于狭窄,群体内的团结就会削弱群体成员与非群体成员进行合作的能力,而且常常给后者带来消极的外部性[3]。
调查显示,城市贫困人口对外界普遍存在一种不信任感,在被问及“如果有困难,您会向社区居委会寻求帮助吗”这一问题时,有73%的人表示社区居委会对于他们改善目前的贫困状态没有多大帮助,即使有事情也不会向社区表明。此外,由于城市的异质性,社区居民之间缺乏互动,人际关系比较淡漠,社区很少组织居民进行集体活动,这不利于居民间的相互了解以及社区认同感的培养,不利于社会资本的有效发挥。
要使城市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局面,社会资本的重建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只有拥有了足够的社会资本,才能使他们拥有更多的物质支持以及情感支持,并且能对个人职业地位的获得、职业声望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应从“政府—社区—城市贫困者自身”三个维度来重建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资本。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4],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方面,一些个体或者私营企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都没有纳入养老保障的范围;医疗保险方面,我国城市中尚没有建立全民医疗保健制度,并且已经开展的社会医疗保险项目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以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屡屡发生;失业保险金低廉,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社会保障的完善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政府加大社保投入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针对城市贫困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在养老保险方面,拓宽养老保障的范围。政府可根据城市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制定保障措施,建立严格的养老保障申请、审核、公示、年度复核制度,实行动态监督管理;根据享受养老保障个人的收入、家庭等情况的变化,及时对享受养老保障的资格、金额等进行调整,切实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对陷入生活困境的城市贫困人口提供适当的养老补助,提供各种福利补贴,将非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及自由职业者等群体纳入养老保障的范围,让他们缴纳部分养老费用,真正使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其次,在医疗保险方面,加强对医疗服务体系的干预,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社区及小城市的医疗投入,防止医疗资源过分向特定地域集中,确保贫困人口能够得到及时和便捷的医疗服务。另外,对城市非就业人员、低保人员及少年儿童,可参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措施,采取政府补助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保险,强化政府责任,逐步实现卫生费用主要由政府负担的措施,使低收入人群也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逐步扭转政府卫生投入比例过低、居民个人负担过高的状况,解除贫困群体“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
2.鼓励就业和再就业。如前所述,城市贫困人口主要以成年劳动力居多,这部分人大多没有丧失劳动能力,只是由于宏观原因导致其没有稳定的工作,陷入贫困状态。对于那些有就业意愿的人来说,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小额贷款的方式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针对那些家庭生活困难、就业愿望迫切但再就业条件差的贫困人口,政府可以通过搭建就业渠道的方式,安排这部分群体进入公益性劳动组织就业,给予他们收入补贴、特困补助以及医疗费补助等等。
3.积极扶持非政府组织。在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发展中,非政府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从立法、资金、政策等多个方面支持和鼓励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通过向非政府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来缓解政府的服务压力,避免仅靠政府管理机构来专职行使社会服务带来的成本增大、效率不高和服务机制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弊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也开始由直接管理转向宏观调控,非政府组织在许多领域也开始出现,但就目前而言,其发展程度还远低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发展水平,并且在规章制度方面也受到很大的限制。积极扶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通过减免财产税、营业税以及提供资金支持的方式使其能够更好更快地满足居民的需求,针对不同的服务需求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如针对低收入者的房屋中介、就业培训、抚养贫困儿童、照看老幼等等,给予城市贫困人口更多的物质支持与精神鼓励。
1.坚持社区服务的福利性质,培养居民社区认同感。目前,我国社区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社区服务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低下,居委会干部素质不高,得不到居民的信任与拥护,社区资源投入不足等等。面对社区认同感的缺失,只有通过向居民提供良好的社区服务,为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让居民在享受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加大对社区的信任与认同感,也才能让社会资本发挥更加充分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的社区服务体系主要有政府化的社区服务体系、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和商业化的服务体系三种,其中商业化的服务体系(即付费服务)在社区服务中占据着较大比重。但总的来说,社区服务就其本意而言应该仅指社区福利性、公益性 (非营利性)服务,不应包括商业性服务。我们应坚持社区服务的福利性质,通过各类非政府组织向社区内的老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以及优抚对象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向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等来促使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从而培养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及归属感。
2.以社区为单位,倡导邻里互助。社区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两者的结合,它既为社区中人们的活动提供了组织空间网,也为其提供了地理上的活动区域。社区中的人们由于生活在共同的地理区域,具有共同的需要,因此与其他群体相比,同一社区内人们交往的频率也更为频繁。另外,由于社区内人们的异质性较高,因此也更能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比亲属关系更多的物质支持、情感支持以及更多的就业机会。
3.建立社区贫困人口档案。建立社区贫困人口档案,针对那些文化水平较低、劳动技能差、年龄又偏大的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免费的就业培训,为他们提供充分、及时的就业信息,通过再就业摆脱贫困现状。针对那些已经离异或是丧偶的人员提供婚介服务,帮助他们完善家庭结构,获取更多的情感支持。
1.培养社区参与意识。社会资源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往之中,必须与他人发生交往才能获得。也就是说,提高个人参与性是社会资本投资的最直接的形式,个人只有通过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乐于助人,才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与支持,也才能够将自身的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但目前,我国的社区发展还存在着居民参与程度不高的情况,因此许多社区资源都没能够得到有效地发挥。居民只有通过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公民权,协助社区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使社区资源能够为自身服务,提高自身的价值,也可以避免社区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的信息失灵,提高各项社区服务的有效性。
2.提高个人自我脱贫能力。调查显示,受教育水平与个人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呈现出高度相关的态势。因此,要想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收入水平,文化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城市贫困者应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教育以及培训课程,积极响应政府及社区的号召,提高自身脱贫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另外,城市贫困人口应摆脱各种依赖心理,自力更生,积极主动地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早日摆脱贫困状态。
[1]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何汇江.城市贫困人口的群体认同与社会融合[J].中州学刊,2003(5).
[3]栾绍兴,郭雅芬.社会资本理论探析[J].行政论坛,2009(3).
[4]周海旺.城市贫困人口的现状和解困政策研究[J].人口研究,2001(3).
C913.7
A
1673-1999(2011)12-0081-03
王群(1987-),女,陕西汉中人,西北大学(陕西西安 710127)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问题、社区工作。
201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