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论语》中的“义”

2011-08-15 00:49闫建利
关键词:仁者子路朱熹

闫建利

浅谈《论语》中的“义”

闫建利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中的“义”历来未得到人们的重视。从三个方面对《论语》中所体现出的“义”的思想内容进行分析,以便后人对其有进一步的认识。

《论语》;“义”;“智”;“仁”

《论语》一书主要谈论的是“仁”的思想,因为“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目前学术界对《论语》中“仁”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目了然了。当然《论语》中的其他思想,如“礼”、“乐”等,学术人士也给予了大量的研究,而且成果显著。但“义”的思想却未得到如此的重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研究它的文章比较少。而当谈到“义”时,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孟子》一书,这就是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影响的结果,以为到了孟子时才有真正意义上“义”。当然,这一观点从哲学史的角度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此而忽略《论语》中的“义”,这是不科学的。我们可以从《论语》中看到,其实“义”是由“知”(智)过度到“仁”的一座桥梁。可以确信地说,孔子在论“仁”和“智”的同时,必然会涉及到“义”的内容,只是谈论的次数相对较少而已。

一、对“义”的诠释

对于“义”,孔子是将它作为一个已有的概念所运用的,没有对之像“仁”那样作扩大化的描述,而是从各个侧面对其论证。即使这样,孔子对“义”的描述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简言之,“义”源于两个字,一个是与它形同的“义”字。该义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威仪,如《诗经·邶风·柏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1];第二种是指神圣的准则或法度,如《尚书·洪范》:“无偏五无彼,遵王之义”[2]。 后来,威仪中的“义”演变为“仪”,意思引申为仪式、礼仪,如《仪礼·士冠礼》:“前三日筮宾,如求日之仪。”[3]而被理解为准则、适宜意义的“义”写成与其形同的“义”,其意思引申为名分、善等含义,如《诗经·大雅》:“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 ”[1]489另一个则是“宜”字,“宜”字在历代文献中多次出现,像甲骨文、金文中等,最初是指杀牲、杀俘以祭祀的意思。此种仪式,后世儒家经典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此处不再列举。从以上所举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宜”字从其原始意义中就带有杀戮和血衅的气氛,这种杀戮表面上看是残酷的、无人性的,但是这是用来祭祀神灵的,是应该的,实现了应有的人生价值,是比较符合道义的,所以,“宜”字最初被引申为一种崇高的道义。

据统计,“义”字在《论语》中共出现了24次,其中有18次是由孔子亲口说出的,如:

子曰:“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4]21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 ”(《里仁》)[4]3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4]38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素,其使民也义。 ”(《公治长》)[4]46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4]60

而另外6次,则分别出自有子、公明贾、子路等弟子之口,即: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学而》)[4]8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宪问》)[4]148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微子》)[4]194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4]197

以上事例中所涉及到的“义”字,虽然它们的用法有所不同,但其含义都是由“宜”引申而来的,可以理解为一种崇高的道义,而这种被引申为“宜”之义,在《礼记·中庸》里就提到过:“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5]28《中庸》的作者于此不仅指出“义”是“宜”的意思,还进一步强调“礼”源自于“仁”与“义”。从此处,我们就可以初见“义”之重要性了。此处“宜”字,朱熹注云:“分别事理,各有所宜也。”[5]虽然朱熹没有明确地说出“各有所宜”中的“宜”是指什么,但如果将它和朱熹对《论语》中“义”的解释结合在一起来看的话,基本可以断定此处的“宜”字不外乎是“天理”或“人道”这两种意思。例如他对《论语》中“义”的解释:

“信近于义”中的“义”释为“义者,事事宜也。”

(《论语·学而》)[5]52

“君子喻于义”中的“义”释为“义者,天理之所宜。”(《论语·里仁》)[5]73

“务民之义”中的“义”释为“专力于人道之所宜。”

(《论语·雍也》)[5]89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中的“义”释为“好义,则事合宜。 ”(《论语·子路》)[5]142

“君臣之义,如之何废之?”中的“义”释为“然谓之义,则事之可否、事之去就,亦自有不可苟者。”(《论语·微子》)[5]185

由于人对人以及人对天的“事理”都“各有所宜”,那么人们所做的事情就自然能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因此,“义”又可用来指各种“恰当”、“合理”或“善良”的行为本质。朱熹在解释《论语·卫灵公》中“君子以义为质”中的“义”说:“义者,制事之本,故以为质干。”[5]164而程颢也说:此四句(即义以为质,礼义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只是一事,以义为本[4]。 显而易见,用这种意思来解释《论语》中的各个“义”字,都是可以行得通的。

二、义与知(智)

“知”在论语中共出现116次,主要有三种解释:

一为智力,指见闻或领悟的能力,如《论语·阳货》中:“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4]179何晏注此为:孔(安国)曰:“上知不可使为恶,下愚不可使强贤。 ”[6]233而朱熹认为:此承上章(即“性相近,习相远也”)而言,人之气质相近之中,又有美恶一定,而习之所能移者[5]52。从以上例子中不难看出,这里的“知”指的是人先天的智力,同时孔子指出了不受后天习性所影响的两类人:其一为上智之人,此类人习于善而不移于恶,所以《汉书·古今人表》中说:“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智。”[7]861其二为下愚之人,这类人习于恶而不迁于善,所以《汉书·古今人表》中说:“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 ”[4]这两类人之所以能这样“不移”,主要是受到先天资质的影响。《论语·季氏篇》云:“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斯为下矣。”[1]175这里提到的“上也“、“下矣”,其实指的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上智”和“下愚”。而“次也”、“又其次也”,则指的是“中人”,这种人就是“可与为善,可与为恶”之人(《汉书·古今人表》)。不过,习性是可以改变的,孔子说:“中上之人,可以语上也。”(《雍也》)但这是专针对特定的人群所说的。陈大齐解释说:“生而知之者”一章的要旨在于阐述先天智力的等级,并附带述及后天教养的有无,以于同一智力等级内在分别其高下。“生而知之者”是先天智力最高的人,“学而知之者”是先天智力较次的人。“困而学之”和“困而不学”的“困”字,注释家或解释为“穷”字,或解释为“有所不通”,亦系就先天的智力而言,言其力有穷或有所不通,亦即言其智力甚低[8]。这种解释相对来讲比较明确、具体。

二为知识或求知,指见闻或领悟的过程或结果,如《论语·为政篇》云: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这段文字,邢昺疏云:此诲辞也,言汝实知之事,则为知之;实不知之事,则为不知,此时真知也[6]20。而朱熹注云:我教汝以知之之道乎!但所知者则以为知,所不知者以为不知,如此虽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弊,亦不害其为知矣。况由此而求之,又有可知之理乎![5]58从上述注解中可以看出,知道孔子在本章重点教子路不可强不知以为知,从而背离学业上的道义,以至于不宜。

三为智慧,指增加并提升见闻或领悟的层面所收到的内在成效。这类“知”(智),孔子提到的很多,如: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4]34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4]61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4]60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宪问》)[7]153

上面所提到的“知”,用的都是“智慧”的意思。这种智慧可以说是从正确的知识中提炼出来的,可凭此对某些事物从根源上辨别是非、真伪,从而掌握真正的“义”。 朱熹注《中庸》:“义者,宜也。 ”时说:“分别事理,各有所宜。”要做到这一点,那就得拥有这种智慧。从以上举的“樊迟问知”章来说,孔子本人把“务民之义”视为“知”(智),就是在说明“知”与“义”的关系。并且从陈大齐《孔子学说论集》中“孔子学说中的知”一章来看,孔子是极力主张由好学来发挥智力,从而去求得正确的知识。也唯有这样,才能明辨是非、真伪,掌握并做到真正的“义”,进而创造一番事业。所以孔子重视“知”以实现“义”的举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义与仁

“仁”是孔子学说中的核心内容,当然谈到它的次数也就最多。在《论语》中论仁的篇章里,有的“仁”指的是“仁”的一部分内容,而有的则指“仁”的全部内容。下面就分别予以论述:

(一)涉及“仁”的部分内容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子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颜渊》)[4]1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4]12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子夷狄,不可弃也。 ”(《子路》)[4]138

以上列举的章节中的“仁”全都指的是“仁”的部分内容,这些“仁”只是包含了“讱”以及“恭、敬、忠”等内容,是片面的仁。正如朱熹注“司马牛问仁”章说:仁者心存而不放,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发,盖其德之一端也[5]133。这里所提到的“德之一端也”,正说出了孔子在此处谈到的“仁”只是“片面”的仁而已。这种“仁”对掌握“义”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还是有待于上升为全部的“仁”。

(二)涉及到“仁”的全部内容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来带立于朝,可使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治长》)[4]43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公治长》)[4]42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榖;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宪问》)[4]143

在此处,孔子认为尹子文虽然做到了“忠”,但仍未做到 “仁”;陈子文做到了 “清”而同样也未达到“仁”,至于谈到仲马、子路、冉求等都视为“不知其仁”;而且指出他们即使没有“克、伐、怨、欲”等毛病,也一样达不到“仁”的境界,所以邢昺在注“孟武伯问子路仁乎”这一章时引孔安国云:“仁道至大,不可全名。 ”[6]58可见孔子这里谈到的“仁”是全部的“仁”,全部的德。例如朱熹在注“或曰:‘雍也仁而不佞’”这一章时说:“或疑仲马之贤,而夫子不许其仁,何也?曰:‘仁道至大,非全体而不息者,不足以当之。如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况仲弓虽贤,未及颜子,圣人固不得而轻许之也。 ’”[5]76

从以上二人注中的“仁道至大,不可全名”以及“非全体而不息者,不足也当之”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到“全仁”的特点,从而也就明白孔子为何从不轻易许人以“仁”了。

总的来说,孔子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是以“偏仁”来教育他的弟子以及其他人,希望他们慢慢地学习积累,由“偏仁”走向“全仁”的崇高境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义”开始着手。当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我们可以从《论语》中的部分篇章里获得证据。如《里仁》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38朱熹解释为:“义者,天理之所宜”,的确只有在深知“天理之所宜”的前提下,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合乎“仁”的要求。再如《季氏》篇:孔子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4]175这里所谓的“其道”,实际上指的就是孔子常说的“仁道”。

再看《里仁》篇中:“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35这里所提到的“其道”同样指的是“仁道”,因此后面才有“去仁”和“违仁”的说法。所以陈大齐在解释“行义以违其道”时说:“行义所违的,只是道,不是其他事情,此所云道,当然系指仁道而言,故“行义以违其道”,意即行义以违其仁,又可见义之不能有离于仁了。”[8]177

由此可见,“义”与“仁”是有密切关系的,就像《中庸》中提到的“三行”,“勉强而行之”和“利而行之”是“义”,而“安而行之”则为“仁”,其实,如前面提到的生知、困知和学知三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这种转化过程中,“仁”和“智”在“义”的带动下最终合二为一,所以后来才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熟语了。

综上所述,《论语》中所说的 “义”,其实是介于“知”(智)与“仁”之间的,具有桥梁和制约的作用,处于枢纽的地位。“知(智)”是“义”的基础,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才能认识到“义”,进而去行义,而“义”与“仁”又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水乳交融的关系,即“仁中有义,义中有仁”,一个人想要达到“仁义智”俱全的崇高境界,是不能舍弃其中任何一个的。孔子的人生理想是把“义”作为其伦理思想的起点,进而过渡到“仁”以及“智”,最终实现三者集于一身的完美人性。唯有这样的人,其精神财富才会有极大的提升,才能够充分地认识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为社会贡献力量,达到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的目的。

[1]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杨天宇.仪礼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李学勤.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班固.汉书·古今人表:第三册卷二十[M].北京:中华书局,1964.

[8]陈大齐.孔子学说[M].台北:正中书局,1936.

B211

A

1673-1999(2011)12-0043-03

闫建利(1987-),男,内蒙古丰镇人,西南大学(重庆400715)2010级古代文学研究生,从事元明清方向研究。

2011-03-30

猜你喜欢
仁者子路朱熹
仁者爱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仁者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朱子深衣”与朱熹
『仁者爱之理』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