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梅
(中国药科大学 外语系,江苏 南京 211100)
从目的论谈The Job Search Handbook的翻译
何青梅
(中国药科大学 外语系,江苏 南京 211100)
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学派极其重要的理论,它认为决定一切翻译过程的首要准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The Job Search Handbook一书旨在帮助求职者获得他们理想的工作。由于该书是以读者为导向的,并具有信息功能文本和呼语文本的特点,因此,可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对该书进行翻译。
翻译目的论;以读者为导向;The Job Search Handbook
随着中国的高校扩招,每年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工作职位并没有相应地增加。同时,很多已经就业的人也希望通过换份工作来获得多方面的工作经验,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因此,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激烈。考虑到求职者的需求,许多相关书籍面世了。它们告诉求职者应该如何准备面试,如何写简历、求职信,等等。余威廉编写的The Job Search Handook[1]就是其一。笔者完成了这本书的英汉翻译,而本文则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应用翻译目的论探讨了该书的翻译。
在翻译领域,直译与意译、动态对等与形式对等之间的争议长期存在。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很难完全遵从某一特定的翻译策略。而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ie)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Skopos在希腊语中的意义是目标或目的。翻译目的论认为,决定一切翻译过程的首要准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即skopos法则。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不能不考虑翻译的具体要求、翻译目的以及译文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和接受程度[2]。把翻译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突破了传统的“等值”观,是对翻译理论的一个重大补充。
彼得·纽马克认为语言有五种功能,即表述功能、信息功能、呼语功能、美学功能和交际功能[3](P39)。求职类书籍一方面具有信息功能文本的特点,即主要关注的是语言之外的事实,其功能在于告知读者在求职过程中应采取的应聘程序和技巧。另一方面,它们一般采用第二人称,因而具有呼语文本的特点。The Job Search Handbook就兼具这两种文本的特点。全书都采用第二人称来讲述,就像一位富有经验的长者在耐心地讲述他的求职经历,希望能对初次求职的读者有所帮助。
由于求职类书籍主要针对那些忙于找工作的人,因此一般是短小精悍的。其语言简洁明了,口吻风趣大胆,这样读者可以很快获得一些好的建议并应用于求职中。既然决定翻译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读者群,即翻译文本的受众的期望和交流需求[4](P12),那么,这一简单明快的风格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保存下来。
(一)直译
由于The Job Search Handbook是以读者为导向的,书中所采用的语言是简单明快的,语气是平和友好的,而内容即求职程序和技巧是切合现实的,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直译是最好的翻译策略。以原文中的一段话及其译文为例。
Now you have found a job opening thatinterests you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ext?You have to send in you resume and application letter.Since the letter is a means for you to introduce yourself to the employer,you have to make an impact with a strong opening statement.Do not spend hours putting together a flawless resume and throw it all away by spending only a few minutes on an application letter.[1](P55)
译文:现在你终于找到了你感兴趣的职位空缺,下一步该怎么走呢?首先要投递你的简历和求职信。因为求职信是向雇主介绍自己的一种方式,所以你的这个开场白务必要给他留下好印象。千万不要只为简历费尽思量,而对求职信却草草了事。
(二)改译
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直译就可以很好地翻译出原文,但其他的一些翻译技巧仍然是必要的。以本书的标题The Job Search Handbook为例,若翻译为“求职手册”,则听起来枯燥乏味。根据奈达的理论,一篇文章可以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翻译的好坏取决于每篇译文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地实现了翻译目的[5](P64)。因此笔者将本书的标题翻译成“面试﹑履历一点通”,不仅比翻译成“求职手册”更能吸引读者,而且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本书的主要内容。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本书的语言比较直白。如果能在翻译时利用一些修辞手法则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如采用同音字和夸张。例如,将扉页上的一句话“How You can Win Your Dream Job”翻译为“掌握诀窍让你笑傲职场,梦想成真”;关于薪水的这一章节的标题译为“‘薪’事谁人知”。在指导简历写作的这一章节,作者提供了一些简历的范本,所以这一节的标题就译为“范例大公开”而不是“履历范文”。翻译目的论认为,译者要翻译的是功能而不是字词,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译文更为活泼有趣。
对等理论是翻译界的一个基本理论。例如,卡特福德认为,翻译就是用译语中对等的文本来替代源语中的文本材料[6](P20)。奈达认为,翻译在于找到译语中最接近源语的自然对等物[7](P12)。但在翻译The Job Search Handbook时,由于中英文化差异,坚持对等翻译的理论会导致误译。
例如,在求职信这一章节,作者不仅讲述了如何写求职信,还提供了一些范文。众所周知,中文信函和英文信函在格式和内容上有很大差异。一封正式的英文商务信函由六部分组成:信头、收信人地址、称呼语、正文、结尾敬语和签名。一般来讲,在正式信函中,信头和收信人地址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信头告诉我们写信人的地址和写信日期,位于信纸的左上角或右上角,接下来是收信人地址。而中文信函则没有这两部分,直接从称呼语开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逐字逐句地翻译,就会误导读者。如果他们在写中文求职信时,也加上信头和信内地址,雇主甚至会认为他们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必须根据中文的书信格式进行改动,并在最后加注释,甚至可以保留一封英文信函以帮助说明中英文信函的差别。此外,在英文信函中,齐头式的格式非常普遍;而中文信函尽管在很多时候也是打印的,但格式仍旧采用缩进式。英文中根据格式是齐头式还是缩进式,而将敬语分别置于左边和右边;而在中文中我们只能把敬语放在右边。总而言之,译者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中英文信函格式的差异并做相应的改动,还需在最后加注,说明二者的区别。
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行为的目的性和译语文本的功能,它认为译语的功能合适性是评判译文好坏的唯一标准。鉴于The Job Search Handbook是一本以读者为导向的求职类书籍,翻译该书时可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
[1]Yu,William.The Job Search Handbook[M].Hong Kong:Williams International Inc.Ltd.,2002.
[2]袁琼.翻译目的论与旅游翻译实践[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1).
[3]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1988.
[4]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7.
[5]Nida,Eugene A.A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ories of Translation[A].Richard W.Brislin.Translation.Application and Research[C].New York:Gardner Press,1976.
[6]Cat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7]Nida,Eugene A.,Charles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Brill,1969.
H315.9
A
1673-1395(2011)11-0090-02
2011-09 -12
何青梅(1976-),女,湖北钟祥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语言文学翻译研究。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