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形象的伟化与儒化

2011-08-15 00:43
关键词:三国志诸葛亮儒家

熊 梅

(西华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诸葛亮形象的伟化与儒化

熊 梅

(西华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三国以降,在历代统治者的倡导下,士大夫阶层与文人墨客不断对诸葛亮形象进行着包装。通过讴歌诸葛亮其人其事、美化其政治素养与伦理道德、重塑完美的仁义新造型、不断追封加冕各种称号等多种方式,最终将诸葛亮改造成儒家圣贤中的极品代言人。诸葛亮形象被伟化、儒化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与历代重视的“宗本之心”密不可分。

诸葛亮;原始形象;崇圣;儒化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意义的杰出人物,随着时间的流转,诸葛亮的原始形象在各阶层人士的需求中逐渐脱离了原有的模样。可以这么说,历朝历代,不管什么派别,尽管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都依据自己的喜好通过文学作品、民间传奇、舞台艺术等形式最终将诸葛亮打造成不同时期文化背景下反映时代特征的多面角色,甚至形成了独有的“诸葛亮文化”现象。在梳理诸葛亮原始形象发生异化的过程中,若先由信史入手、从历代统治阶级的层面探索,可在源远流长的孔明崇拜中找到诸葛亮形象演变的一种基调——崇圣思想,即人们力求将诸葛亮的原始形象朝着伟化、儒化的方向发展,把诸葛亮打造成儒家圣贤并作为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图腾,是人们精神寄托的一种体现,代表着国人朝圣崇儒的价值取向,值得深入研究。

自古以来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有缺点,尽管如此,诸葛亮卓越的治蜀才能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受到了历代王朝的赞颂,在民间也深得黎民百姓的爱戴与怀念。“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①,这种“百姓巷祭,戎夷野祀”的纪念活动越发广泛深入,朝廷被迫在沔阳为其立庙。由于诸葛亮极受敬仰,魏晋以降,君主王臣及文人志士对诸葛亮的讴歌、以诸葛亮自喻或喻人的事例从来不曾间断。各朝各代的统治阶层不断地将诸葛亮塑造得更符合他们的道德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理想都寄托于亮一身,由此,诸葛亮头上的儒性光环变得越发耀眼。

一 诸葛亮形象伟化、儒化的演进

历史人物诸葛亮“声烈震于遐迩”②,治蜀二十年称誉“自秦汉以来未之有也”③。史载,晋武帝问诸葛亮之治国于樊建,樊以“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认,足感神明”对,武帝叹道:“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④君臣对答之间流露出对诸葛“善治”的敬慕。武帝还在诏令中称赞“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⑤。晋人上自桓温、习凿齿等将帅,下至王富、李雄等起义领袖无不对诸葛亮肃然起敬:习凿齿修史撰文,对诸葛亮推崇备至,称为“堂堂伟匠”,且借隆中抒发个人抱负;“李雄始为庙于少城内,桓温平蜀,夷少城,独存孔明庙”⑥;王富反晋,假冒武侯之子瞻⑦。诸葛亮在南北朝各国的影响也是非常突出。西凉武昭王推崇诸葛亮治国之道,言:“览诸葛亮训励,应璩奏谏,寻其终始,周、孔之教,尽在中矣。”⑧前秦苻坚在位时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曾以刘备与诸葛亮喻自己与丞相王猛之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中上层对诸葛亮的歌颂基本上立足于一定的历史事实,还没有摆脱原始形象的束缚。

至唐代,诸葛亮被塑造为宰辅的典范和臣子的楷模,并得以封王。唐太宗极为赞赏诸葛亮,称其“宰相之贤者”,号召王公大臣学习亮之公直⑨。天宝年间,政府以“功备优迈”简选历代功臣十六位,三国时期唯诸葛亮一人在列,享有国家春秋祭祀的殊荣⑩。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名将以李靖为代表开始从军事角度敬服诸葛亮,在《问对》之书中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11)。在建武成王庙祀姜尚时,朝廷择选历代“十哲”、“七十二将”从祀,三国人物唯诸葛亮享誉“十哲”(12)。唐代祭祀武成王庙设立诸葛亮的神位象征着官方对其军事地位的肯定,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基于诸葛亮原始形象的评价相比,其美化现象十分明显。到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儒家纲常被践踏,拥兵将帅多有二心,唐政府着力表彰诸葛亮忠勤王事、尽心国家之举。唐昭宗光化三年(公元900年)诏封诸葛亮为武灵王,赐庙隆中,立碑纪其事(13)。至五代,后晋还曾在卧龙岗建有“武灵王学业堂”,时人李光图为之撰记。

由于政治导向的影响,唐代的碑文与诗歌对诸葛亮才能德业和忠勤国事的精神推崇备至。碑文作者孙樵对传统评价提出异议,认为陈寿“以为短于应变,真抑武侯”;而“武侯死殆五百载,讫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14);尚驰反映当时“官书庙食,成不刊典,一山之内,每有风行草动,状带威神,若岁大旱,邦人祷之,能为云为雨,是谓存与没,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15);裴度则在碑文中奉诸葛亮为“事君之节”、“开国之才”、“立身之道”、“治人之术”的贤哲,高度评价了诸葛亮半生操劳的治绩,赞其“权倾一国,声震八方而上下无异词,始终无愧色”(16)。这样一个成功的王师权臣,被塑造成与儒家的“道德、才智、政治三位一体”相应的形象,成为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理想与愿望。而在诗歌方面,从清代彭定求等人修纂的《全唐诗》看,以诸葛亮为主题的诗歌达一百余首,涉及作者五十多位,流传至今的仍有四五十首,其中以杜甫、李白等著名诗人为代表。无论是“诸葛大名垂宇宙”起首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还是“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的《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都在着力颂扬着诸葛亮经世济民的理想和鞠躬尽瘁的精神,足见文人对诸葛亮尊崇的态度。综观唐代风格迥异的诗歌,诗人极力表现诸葛亮千古帝师、一代宗臣的艺术形象,将诸葛亮比于儒家圣贤,视同最高典范周公、孔子之流亚(17)。可以这样说,经过唐代政府的倡导和文学作品的包装,诸葛亮的历史地位日加突出,其形象超出了原有的政治意义,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楷模。

北宋时期,诸葛亮仍以贤佐忠臣的形象激励着时人,苏东坡曾以王巩比诸葛(18),范仲淹敬慕亮任用度外之人(19)。到了南宋,诸葛亮的形象增添了新特色,不仅被捧为“千古第一臣”,还被宋儒奉为上承孔孟、下启二程的儒家道统传人。南宋以前诸葛亮同伊尹、吕望、管仲、乐毅、张良、萧何、曹参并为贤佐名相,在唐代,精选历代忠臣亦有十六名之多,而到南宋时期,古今名相似乎仅有诸葛亮一人。奉亮为“千古第一臣”的首推李季可,在其著作《松窗百说》中曾多处论及诸葛亮,其专条“诸葛事”和“孔明”颇有创见,影响深远:“诸葛事”罗列孔明平生长处十五条,包括了“高卧南阳”到“天人之表”。以为人有其一则足以垂耀后世,而亮兼有十五而有余,故“足为百世师”;在“孔明”条中盛赞孔明贤于伊尹、吕望,在将诸葛亮与张良、萧曹对比之后,以儒家价值观把亮奉为了千古第一臣、第一相。这在当时并非一家之言,时人王十朋、胡寅、朱熹均持此论。王十朋在为《松窗百说》作跋中称其“议论一出于正”,尤对诸葛亮的评议深表赞同;胡寅之作《诸葛武侯论》、朱熹《诸葛武侯全三郡论》中通过汉初和汉季两位良佐的比较,认为孔明非子房比。宋儒评骘历史人物素以苛求完美著称,认为三代以下算得上“真儒”的人寥寥无几,而诸葛亮却是首屈一指,程颢就曾赞“诸葛武侯有儒者气象”(20),能获严苛的大儒此评可谓殊荣。朱熹等人之所以选择诸葛亮作为“千古第一臣”,是因为亮完全符合儒家认定君子的标准,他的治国业绩、非凡才能和高风亮节的道德操守非常完美地满足了儒家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在宋代理学宗师的尊崇下,诸葛亮被披上了儒学的外衣,完全成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典范。宋代程朱理学的鼎盛发展机缘巧合地促成了诸葛亮“仁义君子”儒者形象的确定,为孚众望,南宋将诸葛亮在武成王庙中的地位由“从祀”上升为“配享”,与张良并列为“亚圣”。

元末明初,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演义》诞生。在这部家喻户晓的作品中,罗贯中以陈寿《三国志》为框架,吸收裴松之等注,借鉴《平话三国志》等说唱文学及民间传说,极力表彰诸葛乃“经纶济世之士”,是具备德性贤良、才能卓越、安治天下、流芳百世的“君子之儒”,奠定了诸葛亮在全书中的核心地位,进而塑造了诸葛亮在文学史上的儒家经典形象。“自《三国志演义》风行,世俗几不知有陈寿《三国志》”(21),而“士夫以至舆台,莫不人手一篇”(22),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形象在社会各阶层间深入而广泛地流传开来。至清代毛宗岗父子评改《三国志演义》,通过细节的修改和文字的增删,使诸葛亮的言行更加符合封建伦常的要求和儒家标榜的政治理想,成为最通行的《三国志演义》改定本。毛氏对诸葛亮无以复加的美化使孔明的形象成为“一绝”,最终被打造成“古往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成为儒家圣贤中的极品。

据统计,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在给诸葛亮升官晋爵,赐庙加号:蜀汉追封武侯;唐赐武灵王;宋封忠惠仁济显应王;元封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洪武二十一年 (公元1388年),定帝王庙,崇祀名臣风后三十七人,忠武武乡侯之位在其内;至清世宗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特旨以侯从祀孔庙,诚旷典也(23)。正如朱璘所言:“予以为孔孟之学,发明之者,宋先儒也;身体力行之者,诸葛武侯也。”(24)宋代以后,元、明、清各代的哲学思想以朱熹理学为主流,随着官方对诸葛亮的认可和极力渲染,士大夫阶层无不以诸葛亮德行为处世坐标,世人对诸葛亮的推崇亦有增无减,终使诸葛亮原始形象中的儒性日趋扩大,最后以“圣贤”的定位举世著称。

二 诸葛亮形象伟化、儒化的原因

诸葛亮之所以受历朝历代的推崇,是因为亮身上具有中国传统的忠、孝、节、义等精神,他勤劳王事,忠贞不贰,“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25),为“帝王师”而绝不自立。他的高尚品德及非凡的治国成就,对于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都充满了积极的意义。历代君主正是看中了诸葛亮才干卓越却无二心的品质,进一步将诸葛亮塑造成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忠臣”形象加以宣扬,用以教化满朝文武,奴化黎民百姓。在封建社会,官方提倡的价值取向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但通常也将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思想。诸葛亮能够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和推崇正是当时文化风潮的一种体现,

受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作为人生奋斗的不同境界加以自勉。诸葛亮高风亮节、内圣外王,契合了中国士阶层的心理意愿和精神追求,因而成为封建知识分子极力推崇的对象。此外,诸葛亮与刘备的鱼水际遇亦为封建知识分子所羡慕,三顾草庐、永安托孤均成为史上佳话。文人笔墨的广泛传播是诸葛亮形象逐步伟化、儒化的重要保障。

诸葛亮文武兼备,其安邦定国的才能为百姓顶礼膜拜。诸葛亮治蜀,使益州保持了一个相对安定生活的环境。以后各朝逢及动乱、割据、兵灾,民间便会对诸葛亮治下之世产生向往之情,这是封建社会广大百姓渴望安宁生活、期盼明君治国的直接反映。统治阶级倡导对诸葛亮的崇拜符合了劳苦大众对安生立命最基本的生活向往,而文人墨客附加在诸葛亮身上的“雅”文化进一步提升了平民百姓心中的诸葛亮形象,他们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将其改造成为传奇色彩浓厚的“民间形象”,并使其通过口碑传说、歇后语等通俗文化的形式进一步在社会下层传播开来。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诸葛亮匡扶汉室的“宗本之心”是各朝各代伟化、儒化诸葛亮的根本原因。在中国悠久历史上有以统治中原者为正宗的传统,而在西晋时,正统论还没有形成风气。就在西晋分崩离析,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发动叛乱,东晋建立伊始,以习凿齿为代表的史学家提出“帝蜀寇魏”论,首倡以“血统”来定夺正统,恰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言:“盖凿齿时一晋已南渡,其事有类乎蜀,为偏安者争正统,此孚于当代之论者也。”因广大汉民族不愿承认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为正宗,这种“尊刘抑曹”的观点便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上溯到三国历史中,人们在心理上就偏向了蜀汉政权,自然而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26)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蜀汉“忠臣”诸葛亮被突显出来。亮扶保刘氏两代君主的忠心在正史和文人的笔墨中日渐厚重,而民间所附会的传说更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孔明之忠,昭如日星,古今仰之。”(27)随着朝代的更替,时间的推移,治世良佐诸葛亮不仅没有被淡化,而且形象更加光辉高大。在统一时期,他是护保天下安定,追求贤明政治的一面旗帜;而在分裂时期,他是偏安求生存、角逐求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千百年来,历史人物诸葛亮被尊为克己奉公、尽忠国家的宗臣楷模,备受历代统治阶级和封建知识分子的推崇。将诸葛亮塑造为儒家圣贤使其地位无法超越,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圣情结是分不开的。历代对诸葛亮精心维护和塑造的结果,终于使诸葛亮的原始形象超于现实,以完美的儒家典型代表高奉于祭台。诸葛亮成为儒家圣贤并影响深远,是人们不断维护、推崇和精心塑造的结果,而这个闪耀着光辉的诸葛亮形象与三国时期真实的历史人物是有差距的。

注:

①《三国志》卷三五《诸葛亮传》注引习凿齿《襄阳记》。

②《艺文类聚》卷二二《张辅·名士优劣论》。

③《三国志》卷四十《李严传》注引。

④《三国志》卷三五《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⑤《三国志》卷三五《诸葛亮传》附《上诸葛亮集表》注。

⑥《大清一统志》卷三八四《成都府一》。

⑦《华阳国志》卷八《大同志》。

⑧《晋书》卷八十七《凉武昭王传》。

⑨《全唐文》卷十《诸葛亮高鶡为相公直论》。

⑩《唐会要》卷二十二《前代帝王》。

(11)《龙川文集》卷七《酌古论》。

(12)《唐会要》卷二十三《武成王庙》。

(13)王象之:《改封诸葛亮武灵王庙记》,《舆地碑记目》。

4

1○《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五《孙樵·刻武侯碑阴》。

(15)《全唐文》卷九百五十八《尚驰·诸葛武侯庙碑铭》。6

1○《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八《裴度·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并序》。

(17)参见杜甫《诸葛庙》、《晚登瀼上堂》;赵嘏《述怀上令狐相公》;罗隐《淮南送李司空朝觐》等。

(18)苏轼:《仇池笔记》卷下《孔北海》。

(19)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五。

(20)程颐,程颢:《二程集》卷十八。

(12)《老圃丛谈》。

(22)吴沃尧:《两晋演义序》。

(23)李复心:《忠武侯爵谥暨历代追封考》,《忠武侯祠墓志》。

(24)张鹏翮:《诸葛忠武志》卷八,四部丛刊本。

(25)《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袁子》。

(26)《清实录》卷三OO康熙《遗诏》。

(27)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

K236

A

1004-342(2011)02-60-03

2010-07-31

2009年度四川省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诸葛亮历史形象的变迁”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 XBZX0909)。

熊梅(1981-),女,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三国志诸葛亮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大话三国志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
《三国志》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