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物性结构分析与作者写作意图之把握
——以《与人对着干》为例

2011-08-15 00:49蓝小燕
关键词:物性参与者短文

蓝小燕

及物性结构分析与作者写作意图之把握
——以《与人对着干》为例

蓝小燕

进行及物性结构分析是把握作者写作意图的有效途径。分析短文《与人对着干》作及物性,发现短文中涉及人与无生命产品两个参与者的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都具有特异性;这种特异及物性结构帮助作者实现其概念目标和人际目标。

及物性结构;概念目标;人际目标

《与人对着干》(The Plot Against People) 是一篇幽默短文,文章主要描写三种无生命产品(突然坏掉的、丢失的、不工作的)给人类带来的不方便、挫折和愤怒。在对短文进行传统意义上的分析后,我们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有了清晰的了解,然而却很难真正把握短文的深刻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本文拟以此为例,分析短文的及物性结构及其为作者达成其概念目标和人际目标所做出的贡献。

一、及物性理论和及物性研究简述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有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 (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1][2]。 概念功能指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各种经历的表达。概念功能在语言中主要通过及物性(transitivity)系统得以体现。及物性系统是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和所作所为在语言中表达成若干种过程并指明过程的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 及物性系统主要包括六种过程:物质过程 (materi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iton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r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物质过程表示做某事的过程,参与者主要包括动作者(actor)和目标(goal),其中动作者为必须,有时也包括另外的参与者,如受益者(beneficiary)和范围(range)。 心理过程指表示感觉(perception)、反应(reaction)和认知(cognition)等心理活动的过程,主要包括感觉者(senser)和被感知现象(phenomenon)两个参与者。 关系过程指反映两个事物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归属(attributive)和识别(identifying)两类。 行为过程指生理活动过程,一般只有一个参与者,即行为者(behaver)。言语过程指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参与者包括讲话者(sayer)、受话者(receiver)、讲话内容(verbiage)和目标(target)。 存在过程指表示有事物存在的过程,其必要的参与者为存在者(existent)。环境成分主要包括时间、空间、方式、程度、因果、伴随、身份等信息。及物性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过程、参与者的类型来发现语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二、短文的及物性结构分析

(一)两个参与者的典型及物性结构

在对《与人对着干》这篇短文进行全文及物性分析后,笔者发现文章中多数过程都涉及到两个参与者,分别是无生命产品和人。通常,当我们谈论以上两个参与者时,典型的及物性结构是如下所示的三种及物性结构:

A.Man(动作者:生产者)produces(过程:物质)inanimate objects(目标:产品).

B.Man(动作者:消费者)buys and uses(过程:物质)inanimate objects(目标:商品).

C.Man(感觉者)likes(过程:心理)inanimate objects(现象).

以上及物性结构反映出涉及人与无生命产品两个参与者的典型及物性结构应主要为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人在物质过程中通常是具有主动性的动作者(或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而无生命产品则是不具主动性,只能对一切被动接受的目标。在心理过程中,人应该是感觉者,而且对无生命产品这样的被感知现象所具有的心理感受应是喜欢、满意这样的正面情感。毕竟,人生产、消费无生命产品的目的是希望它能给自己带来方便和愉悦的感受。

(二)两个参与者的特异及物性结构

下文例a-f是对短文中涉及人与无生命产品两个参与者的及物性结构分析:

a.The goal of all inanimate objects is to resist man and ultimately defeat him.

此句表面看是一个关系过程小句,但这种关系过程小句实际可改为如下所示的物质过程:

All inanimate objects(动作者)intend to resist(过程:物质)man(目标)and ultimately defeat(过程:物质)him(目标).

b.Thus it(inanimate object)(动作者)creates (过程:物质)maximum inconvenience,frustration,and irritability,thereby reducing(过程:物质)its owner’s(consumer’s)lifespan(目标).

c.It is not uncommon for a pair of pliers(动作者)to climb(过程:物质)all the way from the cellar to the attic in its single-minded determination to raise(过程:物质)its owner’s blood pressure(目标).

d.They(inanimate objects) (动作者)have truly defeated(过程:物质)man(consumer)(目标)by conditioning (过程:物质)him(consumer)(目标)never to expect anything of them.

e.Objects that don’t work(动作者)have given(过程:物质)man(consumer)(受益者)the only peace(目标)he receives from inanimate society.

f.A furnace(现象)could infuriate(过程:心理)a man(感觉者)even more thoroughly by getting lost than by breaking down,just as a glove (现象)could upset(过程:心理)him (感觉者)far more by breaking down than by getting lost.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涉及此两个参与者的过程中,物质过程占了绝大多数。而与如前文A、B例所示的涉及这两个参与者的典型物质过程不同的是,在文中如例a-e所示的物质过程小句中,无生命产品变成了动作者,被赋予生命、意志以及依其意志行动的能力;而人作为生产者完全未被提及。本应作为消费者的人却变成了被动的被无生命产品实施过程的目标(或者有时候成为受益者)。同样,文中出现的如例f所示的心理过程也与前文C例所示的典型心理过程不同。在例f中,作为感觉者的人没有出现在主语位置,这不符合Halliday所谈的英语对人称代词作主语的偏爱。在讨论心理过程时,Halliday认为心理过程有两种类型,即“like 型”和“please 型”[1]。 在涉及人与无生命产品的心理过程中,除了前文C例所示的典型心理过程“like型”以外,其实还可构建出概念意义近似的“please 型”:Inanimate objects please man。 在文中,作者没有选择典型的人称词作主语的“like型”,而是选择了无生命产品作主语这样的“please型”,并且表示心理过程的词语也没有选择please这样的正面词,而是选择了infuriate和upset这样的负面词。这和文中的特异物质过程选择一样,其实都可帮助作者实现其概念目标和人际目标。换句话说,这也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他是如何利用特异小句过程的构建来达成其概念和人际目标、实现其写作意图的。

四、短文及物性结构所反映的写作意图

(一)及物性结构与作者的概念目标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概念功能通常由及物性系统来实现。在短文中,及物性结构的有技巧使用也帮助作者很好地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实现了其概念目标。

在文中,通过特异的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的选用,作者重新界定了人与无生命产品的关系。人和无生命产品的关系不再是人生产、购买和使用无生命产品的人作为动作者(生产者或消费者),无生命产品作为目标(产品或商品)的物质过程关系;也不再是人作为感觉者,占据主语位置去喜欢、满意无生命产品的被感知现象的心理过程关系。这种人占据主动、控制一切的主导位置在文中似乎完全被颠倒了过来。在文中,无生命产品成了完全的主动者,把人类当作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的动作:抗拒人类并且要击败人类(例a);尽力缩短其主人,即人类的寿命(例b);使其主人血压升高(意为使之发怒)(例c);通过让人类不敢对之再有奢望来彻底击败人类(例d);施舍给人类唯一获得的平静(此句其实具有非常大的讽刺意味(例e)。除了作为完全主动的动作者外,无生命产品作为被感知现象也并未出现在前文C例所示的无标记位置,而是出现在主语(主位)的位置上,这赋予了它一种特有的主动性。并且,无生命产品没有带给它的主人(人作为感觉者)应有的愉悦感受,而是令之愤怒、沮丧(例f)。

通过对人与无生命产品关系的重新界定,作者非常成功地达成了其概念目标,即深刻地传达给读者其写作的主要目的。实际上,通过把无生命产品描绘成象人一样有生命、有意志的存在物,它们有目的并且成功地抗拒人类,击败人类,令人类愤怒和沮丧,作者间接地讽刺了当前社会中商品的低劣质量,并且进一步指出应该对此后果负责的其实是人类自己。因为正是人类对批量生产(mass production)的依赖,对高额利润的追求,以及对产品质量的无动于衷,才使人类社会变成了如文中描述的那样为无生命产品所控制的社会。对此,毫无疑问,作为消费者的人类只能自食其果。

(二)及物性结构与作者的人际目标

及物性系统通常被认为是语言实现其概念功能的主要形式。然而笔者认为,除了实现概念功能以外,及物性结构其实还有着重要的人际功能。

简单地说,通过把无生命产品描绘成有生命并且有能力依其意愿自由行动的动作者,短文作者实际上有目的地违反了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中的质量准则(maxim of quality),即不要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维护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和反讽原则(Irony Principle)[3]。

把无生命产品描绘成为人类(消费者)所遭受磨难负责的动作者表面看来是荒谬、不真实的,似乎违反了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则,然而正是这种表面上的荒谬和不真实,才降低了对低劣产品的讽刺和对人类作为自己磨难制造者的批评的不礼貌性。

当然,这种对质量准则的违反(无生命产品作为动作者的不真实性)只是表面上的,因为在仔细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会毫不困难地得出以下结论:作者所描绘的对无生命产品所控制社会的恐惧表面看来是可笑的、没有必要的,而实际上,如果人类不作出改变的话,那种令人恐惧的社会的到来是完全可能的,并且后果非常严重。文中特异及物性结构的构建,使作者在遵守礼貌原则的基础上也遵守了合作原则,达到了有礼貌地说真话的人际目标。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mold,1994.

[2]朱永生,严世清,苗兴伟.功能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51-169,211-225.

I106

A

1673-1999(2011)14-0120-02

蓝小燕(1971-),女,硕士,四川外语学院(重庆400031)应用外语学院讲师。

2011-03-18

猜你喜欢
物性参与者短文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台胞陈浩翔:大陆繁荣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中韩天气预报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KEYS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Keys
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及其适用性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