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规范化的对策研究

2011-08-15 00:50:03
长春大学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构词现代汉语现实

尚 伟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学报编辑部,长春 130012)

1 影响网络语言规范的因素

网络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网络语言的使用。为了保障网络语言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我们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既然是规范就需要有规范标准,而标准的制定又受到影响网络语言规范因素的制约。具体来说,影响网络语言规范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语言因素

从语言因素来看,网络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形式,它也应该符合语言发展、生成、组织与应用规律。首先,从网络语言的外在结构形式来看,我们可以把网络语言分成以下四类:

(1)汉字构词类。如:玉米(李宇春的歌迷),菜鸟(网络新手)等。

(2)数字构词类。如:886(拜拜咯),456(是我了)等。

(3)字母构词类。如:GG(哥哥),JJ(姐姐)等。

(4)形象符号构词类。如:=^-^=(脸红的人儿),Y(^_^)Y(举双手胜利)等。

从上面四种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来看,在现代汉语当中使用最为广泛,且与现代汉语构词形式最为接近的是第一种,其次是第三种与第二种,第四种最为少见,现代汉语当中基本上没有这样的构词形式。因此,从规范的角度来讲,第四种是需要被禁止的,第二与第三种是需要被引导使用的,第一种的使用方式完全可以放开。

其次,从网络语言的构成机理上来看,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以下几类:

(1)用谐音的方式构成。如:杯具(悲剧),9494(就是就是),DD(弟弟)等。

(2)用紧缩加谐音的方式构成。如:海龟(海外留学归来),钢丝(郭德纲的粉丝)等。

(3)用紧缩、谐音加反语的方式构成。如: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天才(天生的蠢材)等。

(4)用形象符号暗示意思构成。如:=^-^=(脸红的人儿),+_+(晕)等。

从上面网络语言生成的机理来看,第一种使用了谐音,第二种、第三种是修辞格的复合应用。它们都是通过修辞格来创造新词或使词临时具有新的意义,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应该引导使用。第四种采用了形象符号组合,给予一定使用者约定俗成的意义,这与传统的语法规范有冲突,应该在禁止使用之列。

1.2 网络因素

网络是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异度生活空间,它比现实世界更加自由,交流更加便捷。首先,人们在网络世界当中使用语言时,展现出极大的创造能力,创造了一些在现实世界中不会使用的语言,从而带来了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的差别。其次,语言交流与沟通的快速性使得许多人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而大量采用省写与缩写,从而造成了网络语言的新颖性。第三,网络当中使用形象符号的便捷性,也使得形象符号构词方式大为盛行。在现实世界中,大量使用形象符号构词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因为它写起来比较麻烦,记起来也比较复杂。

1.3 社会因素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任何一种变化最终能否成为一种语言规则,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不是由少数语言学家左右的。语言有自己的一套规范与约束规律,它会对语言进行加工与规范,从而保证语言的继承性、创新性、规范性与纯洁性。

1.4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不同,造成使用者语言风格的不同。时代、自然及人文环境、教育程度、生活经历、年龄、职业等因素造成了不同的心理结构,这自然会在语言使用中体现出来。如老年人比较保守,他们使用语言时,就比较注意语法规则,很少使用一些新造词与网络词语;而年轻人比较好动、想法多、创造力强,在语言使用时追求新、奇、异的效果。

2 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的标准

由于网络语言规范受到以上几方面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定语言规范标准时要充分加以考虑。

(1)从语言因素来看,我们要坚持符合语言生成、组织、应用与发展规律标准。网络语言属于语言的一种,就需要坚持语言自身的规律,对于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我们就加以鼓励和引导,反之则要给予禁止。从文字的发展趋势来看,大多数是从表意文字向表音文字发展,因而我们对网络语言书写形式进行判断时,也要坚持语言发展的这一规律。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解构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从原先的表意向表音与符号化方向发展。如杯具(悲剧)、鸭梨(压力)、酱紫(这样子)等,即意义已经和书写形式没有关系,而仅仅和音发生联系;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玉米(李宇春的歌迷)等就属于由表意向符号化方向发展,即词语的意思和书写形式本身所要表示的意思以及语音都没有关系,仅仅和这个书写符号发生约定俗成关系。这种由表意向表音与符号化发展的趋势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属于语言发展的积极因素,应该给予鼓励和赞赏。另外一种趋势是由表意性向象形性方向发展。如Y(^_^)Y(举双手胜利)、+_+(晕)等,这种趋势是违反语言发展规律的,是一种复古倾向,无论从语言的自身发展还是从使用的方便程度上讲,这类使用现象在现实世界的语言使用中都是应该被禁止的。

(2)从网络因素来看,我们应该坚持网络与现实空间区别对待标准。我们对网络语言的规范,是指对网络语言在现实世界中使用的一种规范,而不是对网络语言在网络中使用的规范。因为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是不同的,网络世界本身在语言使用中没有专门的规范者,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创造新词,使用现实世界中没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果在网络上被大家争相模仿,就可以成为网络流行用语,只要它不进入现实世界语言应用的范畴,我们就没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网络世界的创造力极强,词汇的更替也非常频繁,每天都有可能产生网络新词,每天都有大量网络旧词灭亡,所以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这需要网络世界对网络语言进行自我淘汰与规范,而外部介入性的规范标准很难实施。但当网络上的某种词语经过长期使用,逐渐被大家接受并稳固下来,并从网络渗入到现实语言中时,就需要我们对它进行规范。

(3)从社会因素来看,我们应该坚持约定俗成标准。网络词汇是否能够被大家普遍接受,就要看它在现实世界中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有,自然就会被接受,成为现实语言的组成部分,反之就会被淘汰。如“玉米”(李宇春的歌迷),虽然在当下现实世界中很是流行,但从长远来看,这个词很难有长久的生命力,一旦李宇春淡出演艺圈,“玉米”所具有的“李宇春的歌迷”这个义项自然就会消失掉。但有些网络词语,如“菜鸟”,比喻新手,由于它的使用具有广泛意义,并被大家普遍接受,它就已经成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一部分。

(4)从心理因素来看,要坚持文明与创新标准。我们说网络语言反映了上网者的心理状态,对于那些积极的、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我们要加以鼓励,并支持这种语言进入到现实语言当中来,从而促进现代汉语的发展。对于反映阴暗、不健康、消极心理的网络语言,我们要坚决加以制止。如“网页”、“下载”、“上传”等词汇都源自网络,但符合现代汉语词汇、语法规范和汉语造词规律,具有时代气息,已被我们熟知和使用;而像用“太平公主”来形容胸部不够丰满的女性,用“绝代佳人”来形容丁克家庭,TMD(他妈的)等带有侮辱性、不文明的词语,我们要坚决加以制止。

3 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的具体措施

有了网络语言规范标准,就需要我们制定具体措施把这些标准贯彻下去,引导网络语言的使用者正确使用语言,保持现代汉语的纯洁性与活力。

(1)深入研究网络语言的形成机制,为网络语言规范标准的调适与具体实施打下良好基础。这就需要语言专家和学者对网络语言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要弄明白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运行的机制,网络语言的语法规律、特点、与现实语言差别,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的相互影响等内容,从而为网络语言规范标准的调适提供参考,使得网络语言规范工作科学、规范、长期地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而发展,而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如要定期出版《网络新词词典》,并时刻关注网络语言语法变化。

(2)建立网络语言规范机构与机制,保证网络语言规范工作顺利进行。网络语言规范需要巨大的人力与物力投入,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需要有专门网络语言规范机构,并形成规范机制。可以由国家相关部委共同组建一个网络语言规范机构,如可以由教育部、国家语委、财政部等部门共同组建国家语言规范办公室,可以把这个办公室长设在国家语委的下面,负责全面的网络语言规范工作,领导全国的网络语言的规范。并由这个机构对网络语言的使用,现实语言中网络语言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制定出相应的网络语言的规范办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并在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设立派出机构,负责具体条例的实施。

(3)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保证网络语言规范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由立法部门加强网络监控和网络语言使用的立法工作,对网络上使用的带有污蔑性、不良思想和倾向的网络语言进行删除,保持网络语言健康与积极向上。对进入现实世界的网络语言设立标准,禁止不符合汉语语法要求和规范标准的语言进入现代汉语。上海市就对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世界的相关要求进行了立法。上海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草案)》中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国家机关公文、学校教育教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

(4)提高网络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素质与修养,保持网络语言规范工作的有效进行。网络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的素质与修养决定了他们在网络上使用语言的方式,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学校教育,专门的使用语言规则的教育,提高他们对语言规律性的认识,使得他们在网络上进行语言创新时也会不自觉地去遵循语言的规范。

[1] 邓红莲.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探究[J].文学教育,2006(18).

[2] 沈艺虹.网络语言规范化问题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3] 陈文钦.网络语言的兴起成因分析及其网络语言规范化问题[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S1).

[4] 董宪臣.从网络词汇的衍生机制谈其对语言规范化的影响[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4 下旬).

猜你喜欢
构词现代汉语现实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外语学刊(2021年1期)2021-11-04 08:08:24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20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认知视野下“好”、“坏”构词的对称性研究
华中学术(2017年1期)2018-01-03 07:25:01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长江学术(2016年3期)2016-08-23 01:29:30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8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杭州科技(2014年4期)2014-02-27 15: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