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娟
(重庆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54)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及对策分析
刘智娟
(重庆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54)
高等学校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是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校四年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理论及实践成果的综合体现。论文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学校教学管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效率和合理性,是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通过分析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不足,试图找到相关对策,优化论文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本科生在毕业前撰写的学士学位论文。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专业基本技能进行科研的初步训练,也是进一步强化训练学生语言逻辑、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是对学生在四年语言学习中的知识、架构、能力技能以及综合专业素养的一次全方位呈现。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体现了一所学校在这个专业上的办学能力及办学水平,是学校教学管理必须高度重视并需切实采取相应措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目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不高,这既有课程设置等客观原因,也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欠缺的主观因素有关。
英语类本科毕业论文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作为学术论文,毕业论文应具有学术性、科学性以及创新性三个基本属性[1]。学术性即要求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所选论题及其研究结论应该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及学术价值;科学性即要求学生本着科学的态度,认真查找论题已有的研究资料及研究成果,并对这些资料及研究成果加以科学的分析论证,从而找到全新的研究方向及角度;创新性即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有所创新,得到新的研究结论或成果,这也是学术论文学术价值之所在和最终目的。
由学术论文的三个属性来看,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存在一些硬伤,这是符合逻辑及实践经验的反馈结果的。就学术性而言,目前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注重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因而存在课程设置中重实践轻学术的倾向,体现在教学上更多地注重听、说、读、写、译各种技能的训练。《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训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2]虽然明确指出了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承担研究性、学术性工作的能力,但多数高校英语专业出于生源、就业等种种客观原因,都是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而弱化了理论性、学术性的培养,毕竟这与本科阶段主要立足于培养实用型而非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大体是一致的。理论性、学术性的课程设置不足,而这往往是本科生知识结构中本就薄弱的一项,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语言能力的养成,制约了对较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削弱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力。而理论性、学术性课程本身必须依靠过硬的语言能力为基础,只有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才能用这种语言去研究、探讨其蕴含的语言、文化现象。理论性、学术性课程设置不足,对学生写作高质量毕业论文造成很大的困难。
就论文的科学性而言,学生应该对毕业论文所选研究题目有充分的了解并拥有较为详尽的资料,以科学的态度对这些庞杂的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和归纳,从而找到新的研究方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要求全英文写作,因此英文资料丰富与否与论文质量紧密相关。但作为非语言类、非教育类院校来说,英语专业相关的馆藏文献相对有限,且更新速度慢,与前沿、最新的专业资讯有较大差距。这就造成学生的研究资料不足、缺乏新意,资料权威性差。英语专业学生转向网络资源,但资料的学术性、专业性深度不够。部分学生选择英美文学为研究方向,却面临原著难觅、英文批评资料匮乏的困境。
由于理论性、学术性的先天不足,以及科学性的欠缺,英语专业本科生对于论题的研究流于表面,缺乏深度,没有新意,这也导致论文的创新性大打折扣。
主观上来说,学生在知识储备、语言能力上的不足同样导致论文写作出现一系列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本科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选题过窄,题目雷同。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平时阅读不够,甚至缺乏和学科相关的必不可少的延伸阅读,欠缺人文知识方面的积累,这就造成论文选题视野不够开阔,难以挖掘作品新意[3]。以我校学生为例,过去几年的英美文学研究论文中,大量选题局限于勃朗特姐妹的《简爱》《呼啸山庄》、玛格丽特的《飘》、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菲兹杰拉尔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德莱赛的《嘉丽妹妹》、霍桑的《红字》以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梭罗的《瓦尔登湖》等传统的经典作品,而对汗牛充栋的英美文学作品特别是近年来的大量经典之作熟视无睹,其实英美文学作品中不乏亟待重新解读的经典及新作。
解决上述问题,应从多方面、多角度着手。首先,制定更具针对性、实践性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更合理的设置课程。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在低年级阶段开设依托西方文化、文学的阅读类课程,学生在开始进行专业学习时,就能进行大量专业延伸阅读,有利于拓宽学生专业领域视野,培养学生英语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为撰写毕业论文做好长期的、深厚的、全面的知识储备[4]。在高年级阶段应强化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开设作品分析、高级写作、学术写作等课程。尤其是学术写作,让学生积累撰写学术论文的经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学术论文的理解,了解学术论文从选题,资料收集、细化、吸收到写作论文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和要求。其次,就教学层面而言,教师应加强在教学中的引导,尤其在高年级开设的语言、文学作品选读等适宜做学术研究的课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讲解或讨论时拓宽学生思路,针对一些理论性、学术性较强的专题,提供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此为示范;布置相应的研究性专题讨论或小论文作业,将平时的学习与学术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学术研究的相关思路和方法,形成一定的学术思维能力。最后,就学校层面而言,应尽快充实、完善英语研究方面的资料、文献,拓宽网上数字资源运用的途径。
本科阶段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中,不乏《夏洛特·勃朗特的创作观》《莎士比亚作品赏析》这种类似学术专著一样的庞大选题。这样宽泛的大论题反映出学生缺乏对论文主题的了解以及准确呈现这个主题内涵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不能确定毕业论文的篇幅与其能承载的论题分量是否匹配,一篇3 000~5 000字的毕业论文适合多大题材的题目。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学生缺乏专业写作训练,缺乏用精确的语言阐明问题的逻辑思辨能力。《夏洛特·勃朗特的创作观》应该作为一部学术专著的题目,本科毕业论文无论是篇幅,或是研究深度都无法承载这样的题目。建议将这个题目细化为《从〈简爱〉看勃朗特的女性主义创作观》,这样就将“创作观”这个大论题首先细化到某一方面——例如女性主义这样的角度,再具体到一个特定范围——例如以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这部作品为例来对她的女性主义创作观进行剖析。这样无论从可行性、操作性以及论文的学术研究价值、研究深度上都有所保证。同理,莎士比亚研究已经成为“莎学”这样专门的学科,无数大家都有等身著作对其作品的透彻解读。重新诠释经典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既要求对作品文本了如指掌,又要对既往研究成果纯熟于心,更要熟稔层出不穷的新派文学理论,拥有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储备,才能融会贯通解出经典的新意,这种题目对研究者的自身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如果有强烈的研究兴趣和充分的准备,宜锁定莎士比亚一部具体的作品,如对《李尔王》《麦克佩思》《暴风雨》等做文本解析或相关的微观研究。
如前所述,一些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确实存在检索文献的实际困难,但这并不是写不好论文的理由。部分学生过分依赖校内的纸质馆藏文献,不会采取多种手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上其他机构的现有馆藏文献,导致论文资料来源单一、缺乏学术深度和说服力。其实,在网络和数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收集资料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本校的馆藏无法满足论文资料收集的需要,可以在网上数字图书馆或在线图书查询。首先,作为亚洲馆藏最丰富的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就设有在线图书馆查询,通过互联网可以直接在网上获取相关论题的全部资料简介从而锁定研究方向,进而通过全文复印的方式保留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备研究、撰写论文之用。北图的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的英文研究资料可说是国内同类资源中最齐、最新的。其次,资料收集也可采用就近原则,尤其注重当地专业院校的馆藏。对于就读于重庆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四川外语学院无疑是收集英文资料的最佳选择。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外语类专业院校,四川外语学院的英语类藏书颇为丰富,且数字化图书馆的资源也日渐丰富,其定期从国外引进的最新外语类全英文研究期刊、专著及数字资料,极大地丰富了英文资料的来源。另外城市综合性图书馆可以作为有效补充,其中文馆藏及数字资源相对丰富。尽管英语类毕业论文要求用英文撰写,但仍然可以借助中文资料更为高效地把握所选论题的研究基础从而准确锁定论题。
论文提纲是论文的总体构架,能一目了然地反映出是否选题得当、资料齐全、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提纲的质量很大程度决定了论文最终的质量。大部分学生的论文提纲常常是论题不明,论点不清,论述层次结构混乱,把所有收集到的庞杂的资料一股脑塞在提纲中,让指导老师去甄别、选择,甚至将提纲与摘要混为一谈。下面以学生的文化类研究题目——“奥斯卡精髓”为例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思路。原文提纲如下:
1.Introduction
2.The Combination of Hollywood Culture in Hollywood Movie
2.1 Definition of Hollywood Culture
2.2 American Literature in Hollywood Movies
2.3 New Trend of Movie Culture
2.4 Soul of Oscar: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2.4.1 The Relation between Hollywood Culture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2.4.2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Hollywood Culture and the“Movie Renaissance”
2.4.3 The Relation betwee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the“Movie Renaissance”
3.Conclusion.
由此提纲可以看出,尽管学生经过相关课程的训练,也做了前期的资料收集、分析、归纳工作,确立了选题——探讨奥斯卡电影精髓。且不论这个题目是否过于宽泛,但就提纲本身已经反映出论文思绪不清,论文架构不合理,论述重点模糊,论证层次较为混乱等问题。如果认为奥斯卡电影文化的精髓就是好莱坞文化(Hollywood culture)及美国文化(American culture)的二元融合,那么这两个元素应该分别以两个章节来单独阐述。提纲却用一个章节覆盖两个焦点,造成论文架构不合理。另外,除了上述的两个元素,“奥斯卡精髓”如何与电影复兴(movie Renaissance)关联在一起?并且,如果“奥斯卡精髓”是论文主题及论述中心,放置在第二章第四节临近全文结尾是否合理?与此同时,作者又试图叠加分析好莱坞文化、美国文化以及电影复兴之间的关系。其实每一个方面都是一个专题,足以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对于5 000字左右的论文,这样小船重载的提纲比比皆是。在尽量利用已有文献基础上,建议修改提纲如下:
1.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Oscar Award
可以包括:Definition and History,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1.2 Masterpieces(此处建议学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奥斯卡获奖影片,能够折射出奥斯卡奖近年的趣味,以点概面阐明论题,深度挖掘、探索奥斯卡蕴含的文化精髓)
1.3 Introduction to the Spirit of Oscar.(The spir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American literature,Hollywood culture and Movie Renaissance.)
要求学生在此部分点明奥斯卡精髓即是美国文化、好莱坞电影文化以及当下社会流行文化(或思潮)三要素在电影(或影像世界)中的融合,以此总领后续章节。简介只需点到即止,后面章节再详尽论述每一要素对奥斯卡的影响。
1.4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建议学生在这部分强调奥斯卡精髓对了解美国当代社会的积极意义,是透视美国文化的镜子,解密美国梦的钥匙。综上所述,第一章作为简介应凸显全文主题,对论点高度概括及简洁阐明。作为统领全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论文的要点必须在这部分的框架结构上得到体现。
2.American Literature—the Source/Origin for the Oscar Movies.
这部分可以细化结构、分层论述。但所有论述必须指向一点:美国文学作品是奥斯卡影片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丰富了影片的题材,深度挖掘了人性的奥秘,使一些影片更有使命感,增添了影片的厚重感。
3.Hollywood Culture—New Refreshments and Inspiration for Oscar
同理,这部分也采取分层论述的方式,阐明好莱坞文化从哪几个方面影响奥斯卡影片的取向。要求学生注意论述层次分明,相互关联,指向这一章节的要点,最终凸显全文主题。
4.AmericanMovieCulture/MovieRenaissance’s Influence on Oscar.
与前几章论述同理,分层阐明电影复兴运动从哪几个方面影响奥斯卡影片的创作。
5.Conclusion
修改后的提纲主题更清晰,论述层次更分明,各章节环环相扣,共同指向论文的主题——奥斯卡精髓的三个要素,论文的主题得以凸显。
如果说提纲反映出论证架构是否合理、论证层次是否清晰的问题,那么论文本身更多反映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从听、说、读、写、译等五方面语言技能的复杂程度上来说,写作是仅次于翻译的一种高级语言能力。相对于其他技能,学生写作训练偏少,尤其缺乏学术性写作训练。另外学生很少阅读学术批评文章,缺乏借鉴、学习的途径,导致论文学术性不强,语言选择较为随意,常有口语化的倾向,论文缺乏理论性。语言之间的逻辑连贯性不强,论述语言之间有大量信息空白,论证跳跃、缺乏力度,常有辞不达意之感。换言之,学生缺乏对英语语言的驾驭能力,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阐明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没有很好地掌握这门语言。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四年学习中强化阅读英文论证性文章,这不仅能够扩大阅读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撰写论文的逻辑思维能力、学术语言措辞及用语方式。同时,教学中加强训练学生的学术性表达,通过“阅读-接受-反馈-表达”模式的不断重复深化[5],让学生熟练掌握英文学术文章的范式,并且通过潜移默化在学术性语言表达方式中,最终加强英语表达的逻辑性,从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本科阶段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面对这种情况,相关高校可以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加强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强化对学生知识结构、语言能力、逻辑思辨能力等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和综合语言能力。
[1]James D L.Writing Research Papers[M].Scott:Faresmsn and company,1987.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马韵梅,周莉.高校学生阅读状况分析——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86-189.
[4]李柯.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英语专业阅读“零课时”建设[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77-181.
[5]刘智娟.层叠之魅——从汉英词汇衔接差异析汉语重叠修辞现象[J].外国语文,2010(增刊):49-51.
Reflections on Quality and Respective Strategies of English Major’s Paper for Bachelor Degree
LIU Zhi-j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ong 400054,China)
The paper for bachelor degree of English majors is an overall reflection of the four-year study.Also the paper’s quality to a great extent is a judgment on the proficiency of an university’s administration and teaching strategies.The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he paper for bachelor offers some effectiv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paper’s quality and enhance the proficiency in language of students.
English majors;paper for bachelor degree;quality
G642
A
1674-8425(2011)12-0114-05
2011-09-22
刘智娟(1970—),女,重庆人,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育、对外汉语教学。
(责任编辑 魏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