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11-08-15 00:50:26吕慧燕
关键词:淮南子自然界万物

吕慧燕

《淮南子》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吕慧燕

《淮南子》的自然观,以开阔的整体性的眼光,将自然看作生生不息的和谐的系统,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生共源,各有其内在价值,人类不能以优越者自居、主宰者自命,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理性依据。我们必须重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塑造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界,又要采取实际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淮南子》成书于西汉时期,它“虽以道为归,但杂采众家”[1],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其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更是对先秦以降生态保护思想的系统总结,是先哲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重温《淮南子》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于创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淮南子》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内容

(一)“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人与自然万物是有着共同本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各有其内在价值

怎样看待自然的生成与运行,关系着如何定位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淮南子》认为自然有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精神训》将宇宙演化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一是‘惘象无形’的混一阶段;二是‘二神混生’的含气阶段;三是‘别为阴阳,离为八级’的天地生阶段;四是‘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的自然世界阶段;五是‘烦气为虫,精气为人’的动物与人出现阶段”[2],在这个过程中,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本、运行的法则:“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3]原道训,万物都由道所产生,“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3]原道训。山凭藉着道才高耸,渊凭藉着道才深幽,野兽凭藉着道才奔跑,鸟凭藉着道才飞行,日月凭藉着道才光明,星辰凭藉着道才运行,麒麟凭藉着道才出世,凤凰凭藉着道才飞翔,道是万物状态、属性、运动、变化得以实现的总根源。它无相无形又无所不在,“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3]原道训,道覆盖天承载地,拓展至四面八方,高不可及,深不可测,包裹着天地,无形中萌育万物。……所以,它竖直起来能充塞天地,横躺下去能充斥四方,无穷无尽而无盛衰,没有时空的限制,在万物循环,周而复始的过程体现出来。道是至高无上的,“顺之者利,逆之者凶”[3]览冥训,但又“生万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宰”[3]原道训,生育了万物却不占为己有,造就成物象却不自为主宰,也就是说它化生万物是自然而然的,具有非目的性和意志性。因为道的存在,万物虽然在形态和性质上千差万别,但有着共同的本质,遵循着共同的原则,构成了同源共生。同样因为道的存在,万物具有了整体性,“夫道有经纪条贯,得一之道,连千枝万叶”[3]俶真训,道自有它运行的规律,如树木之根本脉络,以少正多,连理万千事物,使得“夫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六合所包,阴阳所呴,雨露所濡,道德所扶,此皆生一父母,而阅一和也”[3]俶真训。天所覆盖的,地所承载的,六合所包容的,阴阳所吐纳的,雨露所滋润的,道德所扶持的,都产生于一个根源,共通着和谐之气。所以 “天地 运而相 通,万 物 总而为一”[3]精神训,天地万物共处于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而人类“处于天下也,亦为一物矣”[3]精神训,也是其中一员,是万千物种之一,源于天地的创造、化育。万物一体,人也就不能与自然泾渭分明,超脱于自然之外了。

《淮南子》不仅认为万物一体,而且指出“物莫无所不用,天雄乌喙,药之凶毒也,良医以活人。侏儒瞽师,人之困慰者也,人主以备乐。是故……,无所不用矣”[3]缪称训,自然万物没有什么是无用的,天雄和乌头是药中的剧毒药,良医却能用它们来救治人的性命。侏儒和盲人,是人中间最困窘的,君主却用他们作乐师。所以万物没有什么可以弃舍不用的,都有其内在价值。万物“各用之于其所适,施之于其所宜,即万物一齐,而无由相过。……由此观之,物无贵贱,因其所贵而贵之,物无不贵也,因其所贱而贱之,物无不贱也”[3]齐俗训。事物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只要将其用在适宜的地方,就能发挥它的内在价值,所以说,万物无所谓贵贱,只看使用它的场合了。难能可贵的是,《淮南子》在强调万物内在价值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万物并不是为了服务于人类而存在的,“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3]说山训,兰草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不会因为无人佩戴而失去芳香,小船停留在江河上,不会因为无人乘坐而不漂浮。“且惟无我而物无不备者乎?”[3]精神训没有人,万物仍各具其特性,各有其内在价值。进一步讲,“夫鸱目大而眎不若鼠,蚈足众而走不若蛇。物固有大不若小,众不若少者,……大小尊卑,未足以论也,唯道之在者为贵”[3]汜论训,猫头鹰眼睛很大,但视力不如老鼠,蚈的脚很多,但行动不如无脚的蛇快,事物本来就有大的不如小的,多的不如少的的情况,价值不在大小尊卑,只有道的存在才是最珍贵的。因而,人类也就不能妄自尊大,以自己的价值标准作为判断万物价值标准的准绳了。

《淮南子》这种有机的自然观,以开阔的整体性的眼光,将自然看作生生不息的和谐的系统,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生共源,各有其内在价值,人类不能以优越者自居、主宰者自命,就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理性依据。

(二)“不先物为……因物之所为”——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良好结合,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

《淮南子》认为,人是由自然中之精气演化而来,“孔窍肢体,皆通于天”,所以,“蚑行喙息,莫贵于人”[3]天文训,用脚行走用嘴呼吸的动物中,没有比人类更高贵的。这是否意味着人类可以任意而为呢?当然不是。因为自然界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天致其高,地致其厚,月照其夜,日照其昼,阴阳化,列星朗,非其道而物自然”[3]泰族训,天达到它的高度,地达到它的厚度,月亮夜间发光,太阳白昼照明,阴阳化生,众星明亮,都是遵循自然规律的结果,“夫萍树根于水,木树根于土;鸟排虚而飞,兽蹠实而走;蛟龙水居,虎豹山处,天地之性也。两木相摩而然,金火相守而流;员者常转,窾者主浮,自然之势也”[3]原道训,浮萍生于水面,树木扎根土中,鸟凌空而飞,兽踩地而跑,蛟龙居于水中,虎豹生于山中,这些均是天地自然本性。两木互相摩擦就会起火,金与火厮守就会熔化,圆的物件容易转动,空的器具容易飘浮,这也都是自然之势,非人力可以决定。自然万物总是相辅相成,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转,达到一种平衡,那么,面对着这样的一个自然界,人类该如何自处?《淮南子》旗帜鲜明地批评了“或曰: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如此者乃得道之像”[3]修务训的消极思想,明确指出人类对待自然积极的态度应该是无为、无不为,既“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3]原道训,无为,就是不违背事物的本性人为地去做,无不为,就是只要顺应事物的本性去做,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人类要积极探索、发现自然规律,并将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因势利导的开发、利用自然,才能成为自然的改造者与展现者:“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3]修务训。江河依西高东低的地势入海,也需人的治理疏导才能使水顺着河道向东奔流,禾苗春季生长,需人耕耘管理,秋天才能五谷丰登,若任水自流,禾苗自长,那鲧和禹的功绩就无从建立,后稷的智能也无所用了。在广袤的自然面前,人只有“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才能使“群生遂长,五谷蕃殖”[3]主术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不贵难得之货,不器无用之物”——节制人类欲望,避免过度勒索自然

在先秦以至西汉时期,虽然人口规模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人们对自然开发利用的范围也很有限,所以,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逸周书·五权篇》所说:“人庶则匮,匮乃匿。”就是对这种状况的描述。而人类之所以消耗自然资源,除了维持生存的必需外,更大部分是因为人类物欲的膨胀,贪欲越大,消耗的自然资源就越多。《淮南子》看到了这种消耗的危害:人们“镌山石,锲金玉,摘蚌唇,消铜铁”[3]本经训,开凿山石,雕刻金玉做饰品,剖挖蚌蛤以获取珍珠,熔铸铜铁铸造器具,结果是使得“万物不滋”,而“刳胎杀夭”、“覆巢毁卵”、“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等过度开发的行为,导致“万物不繁兆”,“萌芽卵胎而不成者,处之太半矣”的荒凉景象[3]本经训,为了满足人的欲望而对自然过度勒索,必然使人与自然的和谐荡然无存。不仅如此,《淮南子》还敏锐地发现了由此所带来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指出人与自然的疏离,资源的匮乏,必然会“兵戈兴而纷争生。民之灭抑夭隐,虐杀不辜,而刑诛无罪,于是生矣”[3]本经训,战乱迭起,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即使人自身,“目悦五色,口嚼滋味,耳淫五声,七窍交争以害其性,日引邪欲而浇其身”[3]泰族训,眼睛看五色,嘴巴贪美味,耳朵溺五音,各种器官争着享受,也会损伤人的自然本性,滋生邪念,毁坏身体健康。所以它告诫人们,“有余者,非多财也,欲节事寡也。不足者,非无货也,民躁而费多也”[3]齐俗训,觉得有余的,不是财富特别多,而是人们的欲望有节制、浪费少,感到不足的,不是财物匮乏,而是人们的欲望大而浪费多。反复警示人们,“患生于多欲,害生于无备”[3]缪称训,必须“不贵难得之货,不器无用之物”[3]齐俗训,不将难得之物看得珍贵,不器重无用的奢侈品,日常生活满足于“食足以接气,衣足以盖形”[3]精神训,才能“安乐无事,而天下均平”[3]齐俗训。反之,任欲望膨胀,过度勒索自然,则“焚林而猎,欲多得兽,后必无兽”[3]人间训,结果只能是自然资源的枯竭,自然的供给与人的需求的矛盾的持续激化。长此以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无异于痴人说梦。

二、《淮南子》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

我们必须重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塑造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界。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人们的生存状况受到天时地利等自然条件的深刻影响和制约,对自然节律的变化高度依赖,在这种农业文明的条件下,先哲们直观把握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形成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生态伦理观。然而,近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强势发展,西方主客二分的人与自然观点占据了统治地位,“这种对象观长期以来把自然界看做是相对于人类的自然,而不是人类生存于其中并与之具有血肉联系的自然”[4]。它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宰,具有统治和支配一切自然物的权利,自然界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宣扬对自然的征服,以一种掠夺性的方式开发自然界。时至今日,这种掠夺性开发的恶果已经显示出来: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枯竭,水土流失,生态结构失衡,生态功能退化,人类生存的基础被严重破坏了,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人类自身!西方主客二分的自然观现在到了非摒弃不可的时候了。我们要清楚,“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5],“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6],我们在为了自身利益改变自然的同时,也使自然界呈现了一种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反过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发展的轨迹。自然界作为人类社会的外部环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为人类提供安身立命之所,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载体,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反观人类对于自然界,只是自然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使人类崩溃,“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7]。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标准,要改变人们对自然的行为模式,就要重温先哲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教诲,对自然怀有感激之意、感恩之心,对已因为人类的肆意妄为而伤痕累累的自然,更要有忏悔之情,体贴之念,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变为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根植于人们心灵深处的信念,而不是解决目前危机的权宜之计。不能忘记,自然界是一个自我产生、自我维持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自然万物都是世界运行的积极参与者。它们的存在,主要不在于其工具价值,而在于其内在价值,是值得我们关爱和注意的。退一步讲,即便人类相对而言拥有更为重要的价值,伴随着这种重要性的也是人对自然负有特殊的责任,我们应该主动的承担起这种责任,并对过去没有正确地承担起这种责任进行反思,这样,才能真正珍惜自然,自觉的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努力。

节制人类的欲望,建立合理的消费模式,努力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个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8]。人类的发展不能不考虑环境支撑和资源有限性问题,不能无视生物圈的承受极限,一旦生态失衡无法逆转,也就敲响了人类的丧钟。我们既要在理论上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又要采取实际的行动。这实际的行动,不仅体现在进行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时尊重自然规律,而且体现在主观上节制人类的欲望,减少对自然和其他生命的索取,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67.

[2]孙纪文.淮南子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70.

[3]刘安,等.高诱,注.淮南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4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8-3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0.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赵 红]

A

1001-6201(2011)02-0215-03

2010-11-15

猜你喜欢
淮南子自然界万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今古文创(2022年33期)2022-08-19 10:20:12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军事文摘(2021年20期)2021-11-10 01:58:44
自然界的一秒钟
嫦娥奔月
例说“自然界的水”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0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哲思2.0(2017年5期)2017-09-03 10:35:42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
学生天地(2016年24期)2016-05-17 05:47:30
传承与转化:《淮南子》核心价值理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