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探索

2011-08-15 00:49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人才

张 瑾

中医药院校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探索

张 瑾

中医药复合型翻译人才严重匮乏,中医药院校应克服困难,发挥培养优势,从学生、教师、教材、课程方面着手努力研究、实践,探索出一条培养中医药复合型翻译人才的新途径。

中医药;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

一、翻译市场急需复合型翻译人才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与交往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

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务往来,语言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翻译的作用日益凸显,促使我国的翻译市场越来越繁荣,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泛。

翻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多元文化沟通的桥梁。在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信息传播迅速快捷的现代社会里,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应当重视翻译这一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手段,努力培养大量高素质的,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的的翻译人才,肩负起向世界宣传、彰显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重任。

新的经济,新的发展使翻译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的,只具备外语知识的,单一技能的翻译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新的形势对翻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一大批既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各种技能,懂得该门外国语基本知识,擅长该门外国语言的运用,又具有其它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翻译人才。所以我们要大力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的需要,实现我国与世界的对话与交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华传播出去,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二、中医药翻译人才严重匮乏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加速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医药文化的魅力与神奇,需要大量既能熟练运用英语语言,又熟悉、擅长中医药专业知识的人才,将中医药文化翻译,传播,发扬光大。

但鉴于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医药学既具有高度灵活的哲学思想,又具有中国文化的鲜明特色,包含了丰富的自然、哲学、文学、历史、地理等内容,具有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所以翻译起来难度很大。对于英语专业人士来说,没有深厚的中医药专业功底,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理解中医药知识的深刻内涵,将其内化、加工、转换成译入国所能接受的语言信息;而对于中医药专业人士而言,专业知识得心应手,但又不能很好地驾驭英语语言。所以在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医药翻译人才极度匮乏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

国内很多高校都已认识到了这一点,选择各种途径,尝试各种方法,有意识地开始培养中医药方面的翻译人才。但中医药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起步晚,培养时间长,培养过程中没有太多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是一个艰辛的、漫长的,需要国内外相关高校一起致力解决的难题。

中医药院校的复合型翻译人才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外语+翻译+中医药专业知识。

三、中医药院校应肩负起中医药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的重任

英语专业院校对学生们的培养,目标多放在学生语言基础是否夯实,语言技能是否精湛,文字表述是否优美等方面。培养出来的学生擅长表达,擅长运用,但缺少专业知识。而非英语专业学生,他们有自己雄厚的专业背景,相对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加之系统的翻译方面的训练,发展前景非常乐观,较英语专业学生更容易发展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翻译人才。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在着力培养非英语专业的复合型翻译人才,但如果想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培养效果,其过程也是非常漫长而艰难的,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笔者所在的中医药院校在校生,多为中医、中药、针灸等极具中国特色专业的学生,如果能将他们培养成专业、英语、翻译皆精通的复合型人才,将来肯定会为我国中医药发展,中医药国际化做出巨大的贡献,所以我们要勇敢地肩负起这一重任,大胆地进行尝试,利用中医药专业院校优势和优秀的外语教师资源,培养一批中医药复合型翻译人才,以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和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需要。可这样重大的培养任务,培养过程的艰辛可想而知。

四、中医药院校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办法

1.中医药专业学生学习任务重,专业学习与英语学习差异很大,英语学习对于很多中医药专业学生来说并非出于喜欢、爱好,很多学生英语基础很差,对英语学习非常抵触,视它为一个沉重的负担,避之唯恐不及,若非考级、择业压力所迫,很多学生不愿学习英语。所以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需慎重选择培养对象。需选择英语基础好,学习兴趣浓厚,专业成绩优秀,并有志从事中医药翻译工作的优秀学生参与学习。

2.中医药专业学生多为理科考生,人文社科类学习相对较少,对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知之甚少,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不能将译出语和译入语很好地转换再加工。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而深厚,没有坚实的中文语言功底或没有良好的英语功底都很难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翻译作品会晦涩难懂,词不达意。为此在选择培养对象的时候还要选择一些对中国文化、历史,特别是中医文化,同时对英语国家文化、历史、社会都有一定了解,并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学生参与学习,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3.中医药专业学生对翻译理论,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等知之甚少,翻译实践成了无源之水,翻译作品少有上乘之作。翻译理论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们更多地了解翻译行业的发展和变化,指导学生们明确翻译的目的,选择更好的,更适用的翻译策略,实施恰当的翻译技巧,保证翻译作品的质量。所以对中医药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翻译理论、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的讲授,保证充足的课时需求。

4.中医药学生课业任务重,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完成中医药专业的学习,又要兼顾翻译技能的培养,势必会挤占大量的翻译实践时间。翻译是一个技能型的专业,没有足够的实践保障,难以提高学生们的翻译应变能力,积累足够的翻译实践经验。所以培养过程中要想方设法提供大量的翻译实践时间,保证有充分的实践机会。

五、培养策略

(一)学生

作为授课对象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学生的选择至关重要。我校目前是以培养本科学生为主体的本科院校,从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来看,近年来我院四级考试合格率达到70%以上,六级考试合格率接近50%,大多数学生能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全国水平考试。但真正英语基础良好,具备一定的英语意识、英语思维,能够灵活应用这门语言,且对该种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充满热情,积极投入的学生却少之又少,凤毛麟角。而我们的培养目标正是这样的学生。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我们选择的培养对象是2009级七年制的学生。七年制的学生入校成绩普遍高于其它专业的学生,英语成绩和学习热情也明显高于其它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七年制学生对复合型翻译这一职业非常憧憬和期待,有很高的参与热情,有充足的学习动力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与学成功的保障,是培养计划顺利进行的良好基础。

(二)教师

中医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会涉及到跨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此种人才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专业知识+英语语言+翻译技能。复合型知识结构必然需要复合型教师结构与之相匹配。考虑到这些特点,觉得本院公共课教学部英语教研室的教师们更适合挑战这一任务。

英语教研室的教师们全部英语专业出身,英语基础扎实,语言的运用能力很强。有几位教师研究生学习期间学习的正是翻译专业,还有几位教师参加过中医药专业的进修。更值得提出的是,本院每隔两三年会举行一次中医药专业的国际学术会议,大多数英语教师都参加过国际中医药学术大会的翻译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中医药翻译经验和材料,还有很多教师曾参加过中医药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研究与创新实践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研究和教学经验,这些都将成为培养计划实施的保障和我们前进的动力。相信在培养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他们会有的放矢,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积极乐观地应对、解决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发挥他们的潜力和优势,圆满而出色地完成培养任务。

(三)教材

教材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依据,是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实施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了完善和成熟实用的教材,才能很好地指导教学模式,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公开出版的中医药翻译教材为数不多,我们尚未选到特别合适的教材。由于本院常年承办中医药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英语教师参与大会稿件的翻译和审校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中医药翻译材料,而且很多材料英语教师都是亲自参与翻译的,积累了很多的翻译体会和翻译经验,正好可以用在中医药翻译教学中,所以在目前没有更合适的中医药翻译教程,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尚处于起始阶段的时候,我们就准备先利用积累下来的这些翻译材料,按类别优化选择,用在翻译教学中。在课程进展的过程中随时调整,随时优化。

(四)课程

学生入校后的前两年学习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全方位提高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能力。

学生入校后第三年,通过自愿报名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在七年制学生中招募有志从事中医药翻译工作,且英语基础很好的学生25名,参加中医药翻译课程的学习。

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不影响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陆续开设中国语言文化、外国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翻译概论、翻译批评与赏析、笔译等相关课程,丰富学生们对母语和目的语国家的了解,教授翻译技巧,增强翻译意识,提高翻译技能。

笔者所在院校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的常务理事,每隔两三年会举行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所以能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为学生们搭建翻译训练和实践的平台,提供翻译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崭露头角,施展他们的翻译才能。

六、结束语

随着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任务越来越紧迫,越来越艰巨,构建“中医药+外语+翻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最优化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培养出既符合学校定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又受社会欢迎的复合型、应用型的创新翻译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加速中医药国际化进程贡献力量。

[1]韦健,陈世卿,黄飞,韦琼软.对广西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

[2]林丽霞.应用型本科院校复合型外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

[3]张瑾.医患交流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民康医学,2010(19).

G640

A

1673-1999(2011)06-0196-03

张瑾(1972-),女,天津人,天津中医药大学公共课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

2011-02-23

猜你喜欢
中医药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