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自治管理运行机制的思考

2011-08-15 00:49吴大兵孟翔
关键词:运行机制公民民主

吴大兵,孟翔

构建社会自治管理运行机制的思考

吴大兵,孟翔

社会的有序运行,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我国公民政治文化水平显著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意识逐步增强,参与的方式和手段逐渐多样化,这些为社会自治化管理条件。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该看到由于历史和我国公民自身的因素及其客观社会条件的制约,我国社会管理依然面临诸多的问题和矛盾。因此,积极构建社会自治管理运行机制,这对于推进我国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自治;社会和谐;公民;政治参与

一、构建社会自治管理运行机制的含义

“机制”包括以下要素:具有相互联动和影响的结构部分;遵循一定方式作相对运动;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相对运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构成部分的数量及其联系或影响方式。因此对机制的含义可作这样的理解,所谓机制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各相关因素(包括内部结构与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所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基于此,社会自治管理运行机制显然属于这样的范畴,即它是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各项要素、结构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良性互动,将积极推动我国社会管理的健康发展。那么作为独立个性的社会自治管理运行机制,其客观对象和背景环境是什么呢?

二、构建社会自治管理运行机制的环境

社会自治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是必然性和可能性的使然。因此,要构建社会自治管理运行机制,首要的问题是要搞清楚社会自治管理运行机制的客观对象和运行环境。

从社会主体来看,它包括执政党、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但从社会自治管理角度来看,最为关键的是公众,即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因素的增长,为社会自治管理的进程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一是经济的增长为我国民主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在西方民主化进程中,人民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就越强。应该说此观点有着广泛的适用性。自改革开始以来,我国经济已经摆脱了传统经营模式、管理机制的束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经济制度下的多种经济发展形式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富裕起来的人们会对政治参与意识更加强烈,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行厂务公开、村务公开是公众对民主管理的必然要求。二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民的思想由于经济地位的相对独立而逐渐多样化了,尤其是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倡导,等价交换、平等交易的思想成为人们处事的内在标准,这种平等、竞争的思潮渗透到政治层面就会产生政治参与意识,而这种意识又要求平等、公开地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决策。三是现代科技手段及先进的传播媒介,为民主化思想的推进发挥着巨大的导向性作用。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社会工具,它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以及电脑互联网络等手段,兼具超时空性、迅速性和大众性的特点,深入千家万户。由此,它一方面传播信息,尤其是传播媒介的政治倾向和政治价值的判断标准,对人们的政治观念与态度产生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传播来诱发和提高人们的政治兴趣,并以此为社会成员进行政治问题的讨论提供了场所和手段。总之,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大众传播媒介,缩小了世界的时空,促进网络化社会形成,这种前所未有的信息交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时代背景,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必然给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从社会自治管理的运行环境来看,体制的转变、政府的推动使我国社会自治管理的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我们从村民自治即可见一斑,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持续20多年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束缚了农民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造成农村经济长期的低迷徘徊以及普遍的贫困化,因而对农村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需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生产资料成为以户为单位的拥有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传统的集体生产经营的管理体制。加之在乡村公社体制日益解体的同时,生产队、生产大队也日益失去它原有的地位,村民及村干部也将自己的精力一心转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这样使得水利设施、道路、桥梁的维护,社会治安的整理、社区和谐环境的构建等公益事业、公共事务出现管理真空或断裂。作为国家在乡村社会基层的代理人——乡镇政府要完成一定的国家任务,执行党和国家的一些政策;作为农村主体的村民为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协调邻里关系等,都需要有相应的组织、人员承担这一职责,由此,社会这一急需迫使变革村级治理方式成为必然和可能。在这种背景下,村委会、村管会这样的自治性组织承担起公共事务、公共事业的管理,村民自治跃上历史舞台并犹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和生长起来。

三、社会自治管理运行机制的基本构架

基于上述主客观条件和环境背景分析,社会自治管理运行机制构建理应结合公众、地方政府以及制度建设实际予以展开,即要着眼于提高民主意识、维护民主权利、激发参与热情、推进自我管理、深化体制改革、畅通参与渠道和促进健康发展等方面着力考虑。

一是着眼于提高民主意识,建立学习教育机制。公众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就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公民所受的文化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加之传统封建意识及外来落后思潮的侵蚀仍然严重影响着我国公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社会管理的水平。同时由于工作竞争、生活压力加大,加之受经济文化的落后和民主观念传统的缺乏的影响,许多人对民主、自由、行使民主权利等的理解尚停留于个人言论、行动的自由外表层面上。这突出表现为民主的参与意识淡薄,认为社会建设和管理与自己没多大干系,自己的参与与否并不重要。如:严重的臣民心态、服从意识、被支配意识思想,不敢大胆追求自己在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平等地位。因此,应通过教育和培训,强化公民的主体意识,增强对政治的信任感,从而提高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使公民表达的方式和手段制度化、规范化,表达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力度,促进社会管理健康发展。

二是着眼于维护民主权利,建立权益保障机制。有史以来,政治观察家都认为人们从事政治活动都是某种需要的驱使,即利益的驱动,而所谓利益就“是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各种需要的总和”。随着政治文化的发展,我国公民政治心理的日趋成熟和完善,增强了公民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权利,在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完备,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为争取、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成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动因。如当前在农村,围绕着农村基本政策,特别是土地承包问题,所引发的工农之争,非理性、非制度化下的土地之争;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落实,集体资产问题;不尊重农民意愿,不重视农民利益,导致农民群众对干部不信任,干群关系紧张等,维护切身利益的实现成为农民政治参与的动力和核心内容。这些都亟待从实现、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建立可行的权益保障机制。

三是着眼于激发参与热情,建立参与动力机制。政治透明度不够、投票选举不明朗,加上残存的封建等级观念及特权思想的影响等诸多因素势必造成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冷漠心态。政治参与主体是公民,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少人认为政治和政府不是生活的中心,而是生活的边缘。因此,要想激发公民的参政热情,发展民主政治,就应创造能够有效地影响政治决策和执行过程的条件和氛围。当前最主要的是,一方面,要培育人民群众成熟的民主政治心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让群众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管理的主角,增强参与社会管理的信心。另一方面,要扩大人民参与民主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资源,使群众充分掌握政治信息、畅通参政渠道、提高参政能力,在民主过程中切实发挥“话语权”,并能够科学地对基层民主结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四是着眼于推进自我管理,建立群众自治机制。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层民主的主要载体。党的十七大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开启了发展基层民主新的一页。从形式上看,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体系,人民群众对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继续拓展基层群众自治的广度和深度,着力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发展基层民主的必经之路。因此,面向未来,一是要加强基层干部专业化建设。二是要完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在村民自治中,健全村民自治的功能和民主机制,促进农村地区走向善治。规范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关系。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协调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强化村民自治意识。通过各种载体平台,推动和引导农民自主地、有效地参与民主、进行监督等。三是要实现村民自治与社区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互相促进。通过城乡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城乡和谐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五是着眼于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协调互动机制。就制度设计来看,目前,我国在农民政治参与上已建立了诸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民主自治制度等等,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这些制度在具体的贯彻执行的实践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矛盾凸显的时期,急需建立一个各方利益表达的畅通渠道,使各种利益群体的诉求、意见、要求和建议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到党和政府那里。我国的改革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展开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迫切需要政治体制也应进行相应改革。但是政治体制改革本身具有的渐进性特点决定了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状态不仅影响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且也制约着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的拓展、法制的健全、权力的制衡、良好社会风气的养成,以致加剧了干群关系的矛盾,削弱了人民群众同党和政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人们对政治参与的冷漠。因此,促进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急需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协调互动机制。

六是着眼于畅通参与渠道,建立载体平台机制。社会管理自治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种参与渠道是否畅通。当前,除选举外,有组织的政治参与渠道只向“民主党派”等民团体开放,老百姓没有经常性的政治参与渠道和参与方式。虽然各级地方政府为畅通渠道,表达民意,纷纷开设诸如“热线电话”、设立地方行政“首长接待日”等方式,以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社也都开设了 “热线电话”,帮助政府收集群众意见。但是,“热线电话”和“接待日”常常仅仅是老百姓“反映意见”的渠道,至于其要求能否得到满足、意见能否得到采纳,完全取决于政府的态度。近年来,“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等各种公开化的民主形式,虽然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依然存在着不够明朗的地方。如此,我们不难理解,当通过正常渠道或正常方式无法解决问题时,老百姓为什么会采取“极端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要求。所以,要健全各项民主制度,通过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发挥工会作用、健全社会组织等途径,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畅通农民政治参与渠道,建立载体平台,使公民参与民主,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以充分实现。

七是着眼于促进健康发展,建立工作创新机制。追求工作过程的有序和结果的长效,必须借助完备的工作保障制度。所谓工作保障制度是指贯穿于工作全过程,保证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标准化、规范化、责任制化等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社会自治管理运行机制,是新形势下推进社会管理和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从工作过程环节来看,一是要加强对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领导。即要通过搞好宣传发动,通过抓好不同行业特点,勇于创新工作形式,通过加强协调沟通,注意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二是加强工作过程控制。使社会自治管理的发展有理有序。三是要注意工作制度创新。就是通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时期社会自治管理运行的规律,形成一套开展社会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要解决制度不尽完善的问题,使制度具有完整性;解决制度原则化的问题,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解决有章不循的问题,使制度的执行具有严肃性。

不难看出上述七个机制不是简单的拼凑或随机组合,各机制之间是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学习教育机制是前提,权益保障机制是基础,参与动力机制是引擎,群众自治机制是核心,协调互动机制是关键,载体平台机制是手段,工作创新机制是支撑,这样七大机制构成了一个严密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同时,这些机制综合起来看又体现出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实践性,它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生活的伟大创造;二是整体性,它们共同的指向在于通过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使社会管理的发展始终置于有效的机制调节和控制中,七个机制相互协调、内在统一;三是开放性,实践无止境,创新亦无止境,社会自治管理运行机制必将随着实践的推进不断发展和丰富。

D26

A

1673-1999(2011)06-0037-03

吴大兵(1969-),男,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400020)哲学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社会学。

2011-01-08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公民民主
论公民美育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