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敏孙山
(四川理工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学分制下应用型个性化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基于地方工科院校的视角
龚敏孙山
(四川理工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学分制下应用型个性化人才培养路径主要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构建适应学分制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等。应用型个性化人才培养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重点实验室+学校”模式、分段培养模式、“学校+基地”模式、“普教+技能培训”模式、“学校+企业”订单培养模式、“专业+方向”培养模式、“双极强化”培养模式、“自修+辅导”培养模式、“4+1”培养模式等。
学分制;应用型;个性化;人才培养
作为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根本任务;作为学分制,培养个性化人才是其基本要求。地方工科院校实施学分制,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应用型的个性化人才。
首先,确立大众化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地方工科院校吸纳的学生人数最多,规模扩充速度最快,成为高校“扩招”的主体。因此,大众化的教育理念,首先就应在地方工科院校生根发芽。对地方高校而言,大众化教育理念的最直接体现就在于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即不同层次的高校应该具有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大众化下地方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积极引导教职工树立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个性化人才是市场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是学分制的内在要求。其基本内涵为:其一,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其二,尊重学生学习意愿,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与话语权,尊重学生的就业意愿;其三,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支持、促进学生展现个性、弘扬个性。
“双师”型教师是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但由于多种原因,“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均不能完全满足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地方工科院校来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有三种途径:其一,将本校教师送进工厂与企业锻炼半年,让其获得直接的“生产”经验;其二,直接从工厂企业引进高素质、高职称的高级人才;其三,聘请企业工厂的高级人才来校任教。
对“双师”型教师,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尤其要发挥其在实践教学环节、技能训练方面的独特作用,要鼓励其多开选修课。
从宏观看,地方工科院校所处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水平与特色,既是地方工科院校办学的基础与依据,也是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立足点与着力点。地方工科院校必须始终依托所处地区的经济优势与产业优势,坚持学校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坚持办学与所在地区支柱产业紧密结合,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才可能获得永久性发展“动力”。
从中观讲,地方工科院校必须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依据所处地域的产业结构,尤其要针对当地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地方工科院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发展与这些产业相适应、相联系的学科专业,并力争将这些专业培育为学校的特色与优势专业。
从微观看,地方工科院校必须走出校门,积极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积极探索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和就业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主要途径有:其一,与所处地域的大、特大型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其二,与所处地域企业构建产学研合作框架。学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培训企业职工,为企业提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流程等。其三,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在所处地域企业中广泛建立真正的实践教学基地,让企业成为学校之外的“学校”,让企业成为学生“真刀真枪”“干活”的“阵地”。
地方工科院校要结合自身具体实际,通过调整、合并、重组、综合等,打破学科课程间壁垒,加强文、理、工渗透,加强课程间的逻辑联系,加强课程结构的整体性和科学性,不断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进一步调整各课程之间的比例,形成紧密结合、浑然一体的课程体系,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差异的课程体系。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弹性学制是学分制的重要特点之一。地方高校要适应弹性学制的客观要求,树立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指导思想,构建“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开设足够多的选修课。地方高校必须减少必修课的数量、学时与学分,在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专业课以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板块中大量增加选修课,要逐步克服“开不出足够多的选修课”的困难,不断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保证学生能够选到适应自己个性的选修课程。
课程设置模块化。无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地方高校最好以“课程模块”的方式设置,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课程模块中自由选学不同的课程。在设置课程模块时,要注意加强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模块内部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突出课程模块的系统性,要形成结构完整且优化的课程体系。
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通过选拔优秀的本科生,专人专门对其进行辅导,师生共同进行科学研究,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地方工科院校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一般拥有相对丰富的资源与相对先进的设施,其“教师资源”也相对“优质”。利用重点实验室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注重三点:其一,注重将优秀本科生吸纳进入重点实验室;其二,注重学科、专业的交叉与融合,促进学生相互合作,将重点实验室作为学科、专业融合的“助推器”;其三,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学生要有相对独立的学习与科研任务,要具有独立的“操作”空间,要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与自由性。
主要有两种:其一,“3+1”培养模式。大学四年,前3年在校集中进行理论学习,最后1年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教育。其二,“2+1+1”的培养模式。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到企业接受实践教育,第四年又回校学习。无论“3+1”模式还是“2+1+1”模式,其主要目的均为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
地方工科院校在各企事业单位广泛建立的大学生实践实习基地,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较好的阵地支持,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爱好,采用不同的实践方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效果。地方工科院校要精心选择实践实习基地,逐步实现实践实习基地功能的多样化,强化学校与基地的日常交往。
主要与具有职业资格鉴定的中职、高职院校或职业鉴定机构合作,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让学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也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实际上,这种模式就是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并将其贯穿于学历教育全过程。
即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双方共同培养学生的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确定课程设置、共同确立人才培养规格、共同选拔考核学生等。学生学习场所主要集中于学校与用人企业。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基础实训;用人企业以技能培训为主。
即在高年级,为同一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的专业方向,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就业需要。就某个专业而言,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就业趋向,这就要求学校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设置灵活多样的专业方向模块,满足同一专业不同学生的多样需求。专业分向一般在三年级或四年级进行,由学校根据学科发展趋势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及社会的实际需求,在同一专业下开设不同的若干方向,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与就业需求自由选择。
学分制实施后,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优秀学生更加“优秀”,学习落后学生愈发“落后”。针对这些特点,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地方工科院校可以采取“双极强化”培养模式,对出类拔萃的“尖子生”与“相对落后”的“后进生”,为其配备专门指导教师,开展“一对一”教育,使“尖子生”的潜力进一步发挥,使“后进生”的学习不断进步。
对学习基础好、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地方工科院校可以采取“自修+辅导”的培养模式,对其进行个性化培养。“自修+辅导”的培养模式既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其向更高更广的领域挺进。
为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地方工科院校可采取“4+1”人才培养模式。所谓“4+1”培养模式,就是在训练与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素质”的基础之上,根据不同兴趣、爱好与个性品质,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发展一项与众不同或优势明显的“能力”,从而使每位学生各有所长。“4+1”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1”,难点在于如何准确地为每一位学生找到与众不同的“1”,核心在于不断发展、提高“1”并使之“优势凸现”。
上述教学模式,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着内在逻辑联系。在进行应用型个性化人才模式的探索中,一方面,地方工科院校要根据自身校情与办学指导思想及人才培养目标,选择最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要将多种培养模式有机整合,系统运用,既充分发挥其各自功用,又促进彼此交融,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力求构建较为合理、完善、系统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1] 汪梅臻.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理论界,2008,(7).
[2] 徐波.构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思考-论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J].嘉兴学院学报,2006,(9).
[3] 郑凯.试论学分制与个性化人才培养[J].成才教育学院学报2006,(08).
[4] 韩响玲,等.以人为本、目标多样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6).
2010-09-02)
龚 敏 (1964-),女,教授。
四川省2009-2012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