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兰芳 何崇军 项 中
(广东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创业初探
赵兰芳 何崇军 项 中
(广东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在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解决就业市场两难局面,化解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正成为全社会积极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提出解决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一些对策建议。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对策研究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的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包括中小城镇、艰苦行业地区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如何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这种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结构性矛盾,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正成为高校积极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611万人。就业目标区域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极少有毕业生愿意主动到基层去工作。经国家、社会、高校各方的努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积极效果。据统计,毕业生就业流向单位主要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目前,大城市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基本饱和,中小城市和基层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广阔天地。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要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大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加大基层公共服务岗位的供给,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从事社区工作,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由于基层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困农村工作条件艰苦、人文环境较差以及毕业生及其家长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等原因,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仍然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调查显示,74.6%的应届毕业生知道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这一毕业选择,18.48%的应届毕业生了解相关政策,半数以上的学生只不过对政策略有耳闻,不了解具体的措施和内容。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63.12%的学生将基层就业作为就业选择之一,但其中78.61%是贫困生,84.23%是农村生源,76.18%是三本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我校是医学类本科院校,学生就业单位多为基层类卫生院、防疫站、药店、医药公司等,为了解影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制约因素,笔者特向本校2010届1462名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其中41%的毕业生认为现有的劳动制度、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毕业生就业形势需要;32%的毕业生认为基层工资待遇较低,流动受限;15%的毕业生认为自身能力不能满足基层的需要;8%为家庭反对;4%为其他原因。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今后一个时期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核心工作。影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首先,一些地方关于国家优惠政策的落实还需时间。由于基层、西部等地区工资待遇较差、生活条件较苦,与东部相比差距较大,为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国家已初步建立相应的政策框架体系,但政策落实还需时间。在一些地方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尚未落实,毕业生普遍反映现有的劳动制度、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毕业生就业形势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到民营、私企等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其次,基层受财力、编制所限,难以吸纳更多的毕业生。基层特别是县级以下企事业单位工资待遇较低,与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相比有一定差距,据有关部门统计,在珠三角、长三角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月收入一般在1500元以上,而到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一般月收入仅在400~800元之间。
再次,基层本身宣传不到位,对高校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另外,近年来,国家机关“精兵简政”,压缩机构、编制和人员,国有企业实施减员增效,事业单位因历史原因拥有大量人员,难以承接大量的高校毕业生。
最后,毕业生的自身能力以及传统的就业观念影响着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一些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毕业生的自身能力不能满足基层的需要,如一些高校的毕业生没有过硬的知识技能,缺乏实践经验和吃苦耐劳精神,个人能力和社会需求有差异。再之,近年来,虽然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变化很大,但仍有不少人就业期望值偏高、急于回报,与社会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如一些毕业生及家长对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发展缺乏正确认识,对岗位的选择视野比较狭窄,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动力不足,多数家长也希望子女留在大城市工作,对自主创业、到基层就业往往持反对意见。还有不少毕业生担心到基层下去容易上来难,过高的城乡转换成本等现实问题,阻碍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
首先,国家层面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和舆论宣传。国家应尽快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出科学、多样、有效的激励机制,并且能够适应不同学生需求和特点来调整相关优惠政策。政府要加强舆论宣传功能,大力宣传政党和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避免负面炒作和渲染,唤起全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政府要拓宽渠道,努力营造宽松的基层就业环境。
其次,学校层面需要加强职业指导,发挥高校思想教育作用。在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中下功夫,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多渠道就业、多渠道回报社会的意识。在基层建立就业实习基地,通过组织、安排大学生到基层单位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实训、“三支一扶”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加与基层单位的接触机会。
学生层面需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多元化就业理念。大学生要正确分析形势,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合理地调整就业期望值。已经在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要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继续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本领。
基层单位应落实好国家、省各项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政策,抓住契机,一方面加强自我宣传,吸引毕业生;另一方面完善对已在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管理机制,留好用好人才。
高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招生规模的决定因素。加强和企业合作,尤其是与基层企业合作,培养适合基层需要、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从政策倾斜、就业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提供多功能就业指导服务等多方面多渠道,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创业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1] 张立波.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9期
[2] 修新路.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及对策.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第8期
[3] 曾琼芳.实行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就业的对策研究.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4期
[4] 孙彦彬.关于高校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5期
[5] 张宏伟.新形势下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思考.江苏商论,2007.7
[6] 曾建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人才,2009.12(55)
[7] 陈希宁.关于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思考.教育探索,2006年第9期
[8] 陈晓明.等.广东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3月
[9] 赵兰芳.等.浅析如何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2
Discussing on Basic Employment Entrepreneurship of Graduates
Zhao Lanfang,He Chongjun,Xiang Zhong
(Guangdong Pharmaceution University,Guang Zhou 510006 China)
In the current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graduates,how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dilemma the job market,graduates to resolve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guide and encourage students for skilled jobs,is becoming a society of positive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new topic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college graduates,graduates to the grass-roots employment propose solutions to some of countermeasures.
University graduates;Primary employment;Strategy
2010-10-11)
赵兰芳 (1978-),女,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