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铭仁
(大理学院政法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传统富民思想与邓小平富民思想之比较
许铭仁
(大理学院政法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中国传统富民思想在历史上对治理国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新时期,邓小平也认识到了富民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富民思想主张,与传统富民思想形成鲜明的对比。就此主要从富民的意义、目标、途径几个方面对传统富民思想和邓小平富民思想作一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认识邓小平富民思想的继承性与创新性,从而正确认识和把握邓小平富民思想的精髓。
富民;意义;目标;途径
富民作为一个重要的治国方略,富民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积极内核,富民思想不但出现得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而且一直绵延流传,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富民思想有着深厚的思想源泉,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一概述。
(一)富民的意义
富民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是紧密相连的。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认为,治理国家要注重民心,认为民心向背关系到社稷的安危,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把调整与民众的关系作为治国的核心〔1〕。既然民众是最重要的,那么满足民众的物质需要就成为必然的逻辑。所以历代思想家都致力于阐述富民思想的重要性。
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了“敬天保民”的思想,认为不仅要体察民情,还要使民众安居乐业。齐国政治家管仲特别重视富民的重要性,他指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2〕而富民思想比较系统阐发则始于孔子。孔子认为追求富裕是人的本性之一,他指出:“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孟子也意识到了富民的重要性,他把富民视为治国平天下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要思想。荀子进一步发展了孟子的富民思想,阐述了国富与民富之间的关系,认为民富就有利于生产,而生产越发展,国也会富起来。富国必先富民,民不富国不强,荀子把富民视为治国的前提。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开明而有作为的国君,他吸收并实践了前人的民本思想,在贞观年间,他主张与民休息,发展农业,改善民本,使当时的经济繁荣起来,史称“贞观之治”。他的指导思想便是“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亡”。李世民看到民众的力量,认为不能“刻民”而使君富。否则,会导致政权的垮台。因此,他意识到治国不要对民剥削过重,要藏富于民。民众稳定,国家才能得到充分治理;而使民众生活富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富民思想是偏重于政治意义的。
(二)富民的目标
在传统社会中,虽然也有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在一定程度上关心民众疾苦,主张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但从总体上来说,传统富民思想的目标却很明确,就是维护封建国家的利益,维护帝王集团的统治利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实现统治秩序的稳定。如果民众生活过于贫困,难以生存,必然会对统治集团失去希望,甚至起来反抗。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很常见。
第二,弥补统治集团的统治成本。只有肥羊才能有更多的肥肉,从贫困的农民身上是没有多余的油水搜刮的。因此,只有民众手里的钱多了,才会有更多的油水。
总之,传统富民思想的实质是以封建国家为本位的富民论,它根本上是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物质欲望,是为了实现王天下而提供物质保障。
(三)富民的途径
富民需要一定的措施,历代思想家从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这些见解和主张大都是针对当时社会实际的有感而发,其中有些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实践过,主要如下。
1.以农为本
中国传统社会是农业社会,农业生产是先民们赖以生存、繁衍后代的经济基础,在国家经济中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农业生产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基础,影响到国力的强弱,更直接影响着百姓的温饱、社会的安定。因此,在传统富民思想中,农业总是被视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力量的根本性因素。
2.制民恒产
传统富民思想认为,要富民就必须保证民众能够拥有起码的生活条件,具备基本的生产资料。孟子在其仁政思想中阐述了制民恒产的措施。他主张为民制产,实行井田制,使农民家有百亩之地,百亩之宅,然后种上农作物,让百姓能够拥有基本的生产资料。他还主张“泽深无禁”,主张开放被贵族地主所占领的山泽资源,以有利于民众增加生产资料,获取财富。
3.轻徭薄赋
实行轻徭薄赋,降低对生产者的盘剥程度,减少农民的经济负担,从而保障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发展生产,促使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的重要因素。如果统治者的赋税剥削过于繁重,一方面会直接减少农民手中的财富,造成农民因过于贫困而失去再生产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必然影响农民的生产时间,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导致综合国力的削弱。因而传统富民思想中的一项重要主张就是轻徭薄赋。
邓小平理论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在邓小平理论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富民理论占有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位置,而且邓小平富民理论本身也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是一个从属于邓小平理论的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
(一)富民的意义
1.富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恰恰相反,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样才能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373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判断。邓小平始终非常重视共同富裕对于社会主义的根本意义,他认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3〕364由此可见,富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富民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
我国现在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最大的国情。而现阶段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是当务之急,正如邓小平所说:“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4〕182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呢?对此,邓小平认为,唯一的出路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使人民尽快富裕起来、国家尽快强大起来,因为“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4〕191。因而,富民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5〕。
3.富民是赢得人民群众信赖和拥护的根本保障
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是广大人民群众一直以来孜孜追求的梦想。可见,共同富裕是人民利益的最大愿望。而邓小平提出要带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并且不仅让人民享有富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要让人民在精神享受上更加满足和愉悦,从而实现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这是满足人民利益需要的最大表现,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求,因而必然会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拥护,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造就巨大的生产力,这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和促进国家的富强。可见,邓小平的富民理论不仅仅注重政治方面的意义,而且还真正地注重人民群众本身的发展。
(二)富民的目标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富民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对此,邓小平也作了明确的回答,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及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
1.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始终强调的一个根本思想,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整个体系。邓小平明确地强调,“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的那个样子。由此可见,邓小平所提倡的富民观,就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幸福、富裕的生活,而不是仅让少数人或少数阶层享有富裕的生活。这区别于资本主义以及其他一切剥削制度的致富观。
2.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
邓小平不仅强调要全体人民达到共同富裕,而且还强调“富裕”不仅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方面的富裕,还包括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极大丰富。如邓小平在1979年就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体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208后来,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同时抓好两个文明的建设,不能一手硬一手软。可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二者共同构成了邓小平富民思想的双翼。
(三)富民的途径
怎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邓小平提出了多方面的创见,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富民途径论,构成了邓小平富民思想的核心内容。
1.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认为要使全民共同富裕,最根本的途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3〕137-138然而要使人民富裕,不单是发展生产力,还要解放生产力,因为如果不解放生产力,就不能有效地发展生产力。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3〕370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提出把“三个有利于”作为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判断标准,为人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但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具体地做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呢?对此,邓小平不仅带领人民大刀阔斧地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实践,而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①确立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②主张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③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提倡科技致富;④实行改革开放;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国家综合国力得到不断地增强,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也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的决策是正确的、科学的。同时,难能可贵的是,邓小平还深深懂得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只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于是,邓小平制定了“三步走”的科学发展战略,以此统筹经济的发展。
2.先富带动后富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并且各地发展不均衡。因此,在走向富裕的进程中,很难企求大家一起富、同步富。另外,过去我们吃了搞平均主义导致实际上的“共同落后、共同贫穷”这个亏,因此,必须打破平均主义思想。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独特的富民策略: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依法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富,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大政策”。实践证明,他的这一构想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和现状,极大的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邓小平富民理论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历史继承性,二是理论创新性。这不仅显示了邓小平富民理论的中国特色,而且更加体现出邓小平实事求是、大胆实践的思想风格。
(一)富民意义上的继承与超越
传统富民思想把民众看作国家的基础,认为只有实行富民政策,才能求得国家的长治久安;同时,也有一些思想家把富民与富国联系起来,认为只有实现了民富,才会求得国家的强盛。应当说,这些思想是很可贵的,不过也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就表现在富民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邓小平当然也曾多次论述富民对于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重大意义,就此而言,邓小平富民思想具有继承传统富民思想的一面,但邓小平富民思想并不局限于此,邓小平的富民思想在新时代下,相对于传统的富民思想,有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富民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这体现了邓小平富民思想的创新性。
(二)富民目标的继承与超越
如前所述,传统富民思想的最终目标是为统治阶级服务,是巩固他们的统治基础。富民只是他们的手段,邓小平的富民思想则是以富民为最终目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了最大程度上实现人民的富裕。邓小平的富民思想超越了传统的只为一部分人服务的狭隘性,将最终目的回归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富裕。此外,邓小平的富民目标也多了一项内容,就是精神文明,这突破了传统富民思想只注重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的局限性。
(三)富民途径的继承与超越
如前文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传统的富民方式相对比较单调,主要集中于发展农业生产、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等,这是传统富民步骤的局限性。而邓小平富民思想所设想并采取的途径,在许多方面超越了传统农业思维:其一是突破了传统经营体制,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其二是突破了“以粮为纲”的单一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其三是突破了传统经营理念,将市场经济引入了农村经济。此外邓小平还特别强调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作用。更为明显的是,邓小平的富民步骤是很明确的,有计划的,又是渐进的,这体现在邓小平制定的“三步走”的科学发展战略当中。在“三步走”发展战略中,邓小平还借用了传统的“温饱”、“小康”这些老百姓所熟知的词语,并赋予了新内容,更加体现了邓小平富民思想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另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明确反对平均主义思想,主张允许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从而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主张很好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使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而让我们摆脱了“一穷二白”的局面。这体现出邓小平富民思想对传统平均思想的超越。
中国传统富民思想虽然具有积极的历史进步意义,但统治者只是把富民当作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和权宜之计,因此具有内在的局限性和虚伪性,最终避免不了被民众推翻的命运。而邓小平在吸取中国传统富民思想的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狭隘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富民思想,真正立足于人民群众这一历史活动的主体,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最终的目标,因此能够真正地得到了人民的拥护,逐步地实现了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的理想追求。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虽然在邓小平富民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各个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目前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城乡差别问题也愈益突出。因此,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真正把握和理解邓小平富民思想的精髓,紧紧抓住共同富裕这个大原则,避免两极分化的扩大化,否则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
〔1〕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2〕管仲.管子:治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27-13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杨泽宇.试论邓小平的“富民观”〔J〕.思想战线,1999(1):9.
(责任编辑 袁登学)
Comparison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f Enriching People
XU Mingren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Dali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of enriching people,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governing in history,has become a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In New Period,Deng Xiaoping had also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rich people 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views of enriching people,shaping distinct contrast with the traditional ones.This article compares traditional thought of enriching people with that of Deng Xiaoping in terms of the significance,goal,and approaches of enriching people.Based on the comparison,it analyzes the inheritance and creativity of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f enriching people,trying to get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its essence.
enriching people;significance;goal;approaches
C912.6
B
1672-2345(2011)01-0035-04
2010-11-11
许铭仁,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