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人文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的重新审视

2011-08-15 00:43张树俊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郑板桥人文思想

张树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 泰州 225300)

郑板桥的人文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的重新审视

张树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 泰州 225300)

郑板桥不仅其艺术思想受到人们的重视,他倡导人的主体精神,畅行简易之道,提倡人人平等,主张仁和之政等一系列人文思想也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郑板桥的人文思想既体现在他的家书和诗词中,也体现在他的社会实践中。郑板桥不只是我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准确地说,他应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特别是他的人文思想在我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人文思想;历史地位;郑板桥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板桥是其号,泰州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卒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终年七十三岁。郑板桥乃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做过十二年七品县官,在县令任上政绩卓著,颇受人民群众所喜爱。郑板桥也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艺术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尤其是他的人文思想近年来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所以我们看他的历史地位,不能只看他的艺术成就,还要注意和研究他的思想贡献。

一、郑板桥不只是个艺术家

郑板桥的先祖世居苏州,明洪武年间迁至兴化县城东的汪头定居。郑板桥的曾祖父郑新万,字长卿,庠生;祖父郑湜,字清之,未仕;父亲郑之本,字立庵,号梦阳,廪生。郑板桥的叔父郑之标,字省庵;堂弟郑墨,字五桥。郑板桥的外祖父汪翊文,奇才博学,隐居不任;生母汪夫人,端庄聪慧。郑板桥在仪征教过书,在镇江读过书,在扬州卖过画,在河南、山东做过官,在长安、江西、杭州、南京等许多地方游历过。事实上,郑板桥的足迹遍及全国许多城市。郑板桥的许多故事,男女老少几乎耳熟能详。郑板桥之后,对于郑板桥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研究的成果也很多。关于郑板桥文集、诗文注释、诗文解读方面的书就有一百多种,写郑板桥的文章,仅从网上就能搜到上千篇,可见郑板桥不只是兴化的历史文化名人,也是我国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人。

郑板桥是我国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文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年轻时就刻苦学习书画,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探求,终于形成了自己的书体风格——“六分半书”。郑板桥还强调处理好学习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主张自立门户,书法绘画风格绝不与人同道。郑板桥的艺术成就是极高的,其创新方法与创新精神,也是值得今人学习的。所以大多数人认为,郑板桥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他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书画大师,所以谈到郑板桥,就谈他到的艺术人生;谈到他的思想,就谈到他的艺术思想。兴化有个“节”,名曰“板桥艺术节”,显然,兴化人也是把郑板桥看着是个“艺人”的。其实,这只是片面理解了郑板桥,因为艺术人生只是郑板桥人生活动的一个方面,艺术思想也只是郑板桥思想的一个部分。郑板桥的诗书画是了不起的,在中国文学史、美术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书画艺术,形神兼备,雅俗共赏,其艺术风格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关于艺术创作方法的观点和见解,都对后人学艺有着很大的启发性。然而,我们必须注意的是,郑板桥的学术思想更深邃、更伟大。

他的书画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思想价值。例如,郑板桥主张文章经世,而郑板桥所说的“文章”又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他把书画也是看着文章之列的。他之所以这样看待“文章”,因为文章是表意的,它向人们传递的是一种思想和感情。郑板桥的艺术特点之一就是他把书法、绘画和诗歌、印章、序跋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全局”。郑板桥几乎每画必题,每画必印,精美的画加上内涵精深的题跋,以及且刚且秀的书法和切人切事的印章,五美并臻,熔铸一体,不仅构成了其艺术的独特风格,而且能完整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思。正如他自己所说,画有不遗者而诗能到之,同样,诗不能尽者印能补之。郑板桥在一幅画卷中常用印五至六方,多则十一至十二方。如“板桥道人”、“十年县令”。“七品官”、“化血为炉,铸古今”、“畏人嫌我真”。 “恨不得填满了普天饥债”、“二十年前旧板桥”、“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青藤门下牛马走”等印章都有其独特的内涵,既妙趣无穷,也发人深思。所以郑板桥画画并不是无聊之作,而是以表达“文”意为主旨的。郑板桥常说诗外之意、画外之意,这诗外之意、画外之意讲的都是一种内涵。为此,对于郑板桥的诗书画印,我们不能用纯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否则,就会失之浅表。只有用思想分析的方法去理解他的诗书画印,才能把握其渗透在艺术之中的深刻内涵。

郑板桥人文思想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关研究指出,郑板桥长期接触两种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他的思想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农村贫苦农民的世界,养成他同情农民、重视农民,以及一定程度的农民意识;二是新兴市民的世界,市民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思想,要求个性自由发展,比较解放的婚姻爱情观念等,也都深深注入了板桥的血液之中。[1]7-8此外,郑板桥从小接受了正统的儒学教育。父亲郑之本,是个品学兼优的廪生,先后教授过几百名生徒,郑板桥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从小经受的就是儒家教育。十六岁时郑板桥回到家乡,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陆种园一生淡泊名利,贫而有志气,也是个正宗的儒者,郑板桥受其影响很大。所以郑板桥身上具有深厚的儒学功底。郑板桥步入青年以后,生活的艰难,民众的灾难,又使他更多地对人这一主体本身的关注,并形成了以民为本、忧患天下、造福于民的思想,其“泽加于民”、“去浇存厚”、“农夫第一”等观念都折射出儒学的特质和基本精神。

二、郑板桥的人文思想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郑板桥继承了儒家的优秀传统,一生胸怀济世之志,为通过仕途“入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作出了极其艰苦的努力。但由于郑板桥所处的时代与环境,难以实现他的理想,且官场险恶,处境艰难,以及他寄情山水和追求自由的本性的恢复,他又毅然掷去乌纱,退出官场。郑板桥倡导人的主体精神,注重人的个性,追求人的自由,提出了各适其性,各全率性之天的主张,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他坚持以德为先的原则,倡导德福统一论。他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等题额作为一种处世理念,被许多人奉为至理名言,广为传颂。在郑板桥人生哲学中,那些看似普通的观念得到了理性的升华,“幸福”和“道德”作为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成为紧密联系的一对利益范畴,得到了和谐统一。郑板桥一生非常曲折,既饱尝了家庭生活的艰辛,也经受了社会生活的痛苦,但他能够进行自我调节,自寻其乐,并以“剧终之平”这一哲学理念指导人生,用坚强的意志战胜了一个个困难,化解了一个个心理矛盾,所以他一生安然,苦中自乐,给人仍然是一个风雅快乐、诙谐有趣的名士形象。在郑板桥身上充分体现了自信、自豪、自强的人格特征,同时也体现了尊重他人,敬重他人、爱护他人的仁者之风。

郑板桥的史论较多,他对历史的评价与他的喜怒哀乐是联系在一起的。但其历史观是相对稳定的。郑板桥历史评价的基点是他的天道循环论,他认为社会与人生都是一场大戏,世事总是翻来又复去的;当然,郑板桥也出现了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他认为,人所一切奋斗的结果都会因天道循环而走向缥缈。不过,郑板桥也认为,虽然天道循环是不可抗拒的,但人的因素不可忽视,只要人发挥积极的作用,人与社会就可以延缓这种循环的进程。在天道循环观的基础上,郑板桥进一步指出,社会之人本是同根,所以人人平等,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他主张与人为善,平等对待仆人、贫民、民间知识分子以及和尚道士,主张对弱者和落泊之人进行扶助。郑板桥的禅学思想也受到社会广泛的注意。当然,郑板桥的禅是一种乱禅。他喜游禅林,广泛结交佛道高人,但他并不入佛道;他讲佛理,讲道学又讲儒家之道,所以他既想入世又想出世;他特别崇尚道家的无为思想,但又想经世泽民,干一番英雄事业。

郑板桥畅行简易之道,他主张删繁就简,不搞繁文缛节;他强调为人以善,主张仁和之政。他认为,国与国之间,邻里之间,人与人之间都要有仁善之心,和善相处,为官者更要以推行仁和之政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他反对杀戮,反对用重刑,处事断案主张中庸宽和,少下狠手。郑板桥忧国忧民,关心民瘼,强调民为邦本,主张务实为民,真心实意为民兴利除弊。郑板桥具有很强烈的田耕情结。他认为农民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所以农工商士,农夫第一,应当平等宽厚地对待农民。郑板桥还重视人才的爱护与培养。他的人才思想极其丰富,且涉及到许多方面。当然,他的人才思想除了在他的行动中体现出来以外,主要是通过他的诗词表达出来的。郑板桥喜爱探访古代遗迹,一方面是为了评古,发挥古为今用的历史文化作用,另一方面是出于他对历史文化的爱好。郑板桥注重文物的收藏与保护,注重古建筑的修缮和民间技艺文化的记录,防止历史文化的损害与流失,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郑板桥还认为,人应当懂得感恩。他为官十二年,常怀感恩之心。他感谢老师、族人等家乡父老乡亲给他的福泽,感谢乳母、夫人等给他的育慰,感谢朋友们对他的帮助和支持。郑板桥还从自己亲身的经历中深刻体会到了交友的重要意义,并形成了自己的交友理论。他认为,交友首先要有宽阔的胸怀,能够容纳不同的人群,学会荆兰合处,注重朋友之间的相互搀扶与真诚的合作。

郑板桥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孩子的学习成功与否,既取决于老师,也取决于家庭成员的影响。在郑板桥看来,家长爱孩子是必要的,但必须注意理智地对待孩子,特别要把做“好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在教育方法方面,要注意根据孩子的成长特点,解除对孩子的束缚,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在读书问题上郑板桥强调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特别是他强调读书要精选精读,要寻找贯穿串,读有特识。郑板桥主张慎言慎行。他认为事物的变化是从细微之处开始的,所以要注意“小”的作用,小处不可随便。同时郑板桥还认为,社会是复杂的,世事难料,人心难测,所以要慎言慎行,快意之处要防失言,行动之前要防失策,特别要常怀不安之心,时时提高警惕,并注重束脩自好,守身防污,以内在的操持抵挡住各种各样的攻击。在修养方面,郑板桥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大力赞颂田园之美。他不与人同流合污,主张洁身自好、安享隐闲之乐。他欣赏桃花源式的生活,主张心思旷远,常怀止足之欲,控制名利和欲望。他一生清贫,年轻时,长期饱受苦难生活的磨炼,并以己资解脱民难,从来没有过高的生活要求。他为政廉洁,为官十二年,留的是两袖清风;他以公自约,以廉自律;严于自律,公私分明;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贪不沾,甘守清贫;他时警他人,勿忘寒士家风,教育人洁身自好,安于清贫。同时他提出为官者向好官学习的主张。

郑板桥的成就不仅归结于他的文化艺术水平,更归结于他的思维创新。郑板桥善于进行联想思维,由此及彼、睹物思人、思前想后是他思维的首要特征;他提出乱丑为妙、宜少宜短、兰不排棘等辩证观念;他还倡导开放思维、动态思维、多位思维等系统思维方式,并运用于文学与艺术的创作实践。郑板桥主张师法自然,强调向生活学习。他认为,艺术的根基在生活,作诗书画功夫都在平时的训练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悟之中,所以要感受社会,反映生活,高于生活。即在尊重自然与社会规律的基础上对生活进行提炼、揣摩、概括,使诗词书画更“切于日用”。郑板桥的文学主张与他的书画一样标新立异,他心系国计民生,倡导文必切用,主张写经世文章。他认为文章最高境界是“沉着痛快”,所以写文章应该一针见血、酣畅淋漓。他还要求,作文当“自出己意”,“自树其帜”,“作主子文章”而不作“奴才文章”。 郑板桥对于诗歌写作的要求也是直抒胸臆,命题为高,同时注意精修精改。郑板桥书画强调意的主宰作用,他的“六分半书”就是自创之体,他画竹胸无成竹,画兰胸无成兰,不立一格,也不留一格,绝不与人同道。郑板桥还喜欢综合艺术,他的构图内容简单,但构思精巧。他特别强调全局之构,诗书画印题跋熔于一炉。当然,郑板桥也主张遵循章法,符合美的规律。

三、郑板桥的人文思想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郑板桥的人文思想首先表现在他的家书中。有人说,郑板桥《家书》内容丰富,谈时事则风云变幻都来笔底,论学问则亲躬行知弥足珍贵,述起居则言简意赅具见哲理,说交游则阅尽沧桑洞悉世态,教子弟则告诫劝勉尽显真情;这一评价是非常准确的。郑板桥自己也曾在《板桥自叙》中说过:“板桥十六通家书,绝不谈天说地,而日用家常,颇有言近旨远之处。”[2]253郑板桥的《家书》是写给自己的舍弟,因而情真意切,生动感人,被前人誉为“不可磨灭的文字”。李鸿渊先生在《论郑板桥家书的人文思想及其意义》一文中说,郑板桥超脱世俗,追求人格平等、个性自由,融尊重、同情和关爱于日常生活之中,毫无矫饰之情,确实难能可贵,因而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赞其家书“曲尽人情,多见道语”;“语语真挚,肝肺槎牙,跃然纸上,非骚人墨客比也”。《清史列传·郑燮传》评曰:“所为家书忠厚恳挚,有光禄《庭诰》、《颜氏家训》遗意。”徐悲鸿先生在题板桥《竹兰石图》时也称道:“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代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3]所以我们切勿将其视为一般家书泛泛涉猎,而应作为治家格言、做人之道,认真加以琢磨,仔细进行剔抉,在治家、做人、处事诸方面汲取些有益的东西。

郑板桥的人文思想还表现在他的文艺作品中。从文学的角度看,郑板桥是以诗表意的。除《家书》外,郑板桥的诗词数百首,乾隆七年所刻《诗钞》就有一百三十六题二百零六首,这还只是一部分。他在范县和潍县就作有诗歌一百一十五首。此外他还作有《词钞》、《道情》、《小曲》等等。郑板桥大多数诗词反映的主题都是比较深刻的。郑板桥反对“小儒”之作,他认为“小儒之文何所长,抄经摘史馒订强。玩其词华颇赫烁,寻其义味无毫芒。”(《偶然作》)[2]46如上所述,郑板桥强调文必切于日用,主张写“经济”文章。在郑板桥看来,文章必须关系民生痛痒,他认为“文章有大乘法,有小乘法。”“大乘法”是积极入世、兼济天下,关心国事、体恤民情;“小乘法”是钻研技巧、锤炼形式,其末流则一味追求声韵谐协,格律工稳,辞藻华丽,趋于形式主义、唯美主义。郑板桥主要讲“大乘法”。所以他在“文章”中能够尽情地表达他对人的精神和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郑板桥在他的文艺作品中对腐朽的封建制度和思想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对民众受苦受难的悲惨生活,表现了深刻的同情与关注。如他的《悍吏》、《私刑恶》、《姑恶》等诗对无人性的叔叔、婆婆、岳父,以及贪酷的恶吏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他的《逃荒行》、《还家行》、《思归行》等诗,也都是描写人民悲惨生活的史诗。从艺术的角度看,郑板桥的诗书画印处处也折射出他人文思想的光辉。郑板桥的不少画所表达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如他在一首画竹诗中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2]7听到风吹竹林,就联想到黎民百姓的呻吟,竹子一枝一叶就如受苦受难的百姓的一苦一难,所以他画的竹子不只是供人赏玩的艺术品,更是关切与同情人民的好“文章”。郑板桥的艺术作品,用郑板桥的话来说,都是有血性,有灵魂的。如他画一竿冲天以表示人的一种主体精神;他画山中之竹,表示自己的坚贞不屈;他以减笔画兰画竹,以倡导简易之道;他画容荆成兰,提倡的是人人平等;他画卧石,所要表达的是与民生息;等等。

郑板桥的人文思想更表现在他的社会实践中。郑板桥立下“达则兼济天下”的宏伟志愿,并希望通过仕宦之路,去实现自己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伟大抱负。经过他的努力,四十岁中举人,四十四岁中进士,五十岁任山东范县知县,五十四岁调任潍县知县。郑板桥的为政理念就是以民为本。郑板桥的民本思想首先体现为忧国忧民、以民为重的为政理念。郑板桥希望所有的为政者都能关注民生,从而使天下百姓个个平安幸福。郑板桥为官十二年,以民为本、爱惜民力,课育生民。其重民精神深为世人所叹服。郑板桥十分关心民瘼,他深感森严的等级制度,使得民间下情不能上达,民与官之间产生了梗阻和裂痕。为了消除官民之间的梗阻,郑板桥常常穿着褐衣芒鞋,微服出行,到农村,到集市,访贫问俗,查访幽隐。郑板桥在范县、潍县任职期间,主张务实,兴利除弊。他深刻认识到了善待民众、与民生息的道理,轻徭薄赋,讼简刑轻。为了能减轻百姓负担,他当众把百姓的借条烧掉;由于粮食价钱昂贵,穷人买不起粮食,郑板桥就将自己的“养廉银”捐献出来,以补充粮食买卖的差价。在灾荒时期,郑板桥除开仓发赈以外,还能采取多种措施拯救灾民,如大兴工役,修城凿池,招徕远近的饥民,就食赴工,以工代赈,并且还发动全县的士绅出资修城,令大户豪绅轮流开厂煮粥等。在日常生活中,郑板桥对于不能养老、生活艰难的老人,极为重视,格外抚慰。他寻访孤儿,并且倾力相助。比如县学里的孩子放学若遇雨不能回家,他就派人去给孩子送饭送鞋。他还经常资助寒门学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郑板桥卖画所得银两,也大多用于救助困难穷人。此外,郑板桥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很重视调查研究,真心实意为百姓主持公道。由于他秉公执法,从不徇私枉法,敢于为贫苦百姓伸张正义,深得百姓拥戴,潍县百姓称他为“郑青天”。 郑板桥的一系列务实为民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关心民生疾苦、救百姓于水深火热的崇高风范,也折射出他为以民为本,兼济天下的人文思想与精神。

[1]王锡荣.名家讲解郑板桥诗文[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

[2]郑燮.郑板桥文集[C].刘光乾 郭振英,编注.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3]李鸿渊.论郑板桥家书的人文思想及其意义[J].中国家庭教育,2009(2):57-61.

[编辑:张雪梅]

J 203

A

1671-4806(2011)02-0102-04

2010-12-19

张树俊(1957— ),男,江苏姜堰人,历史学研究员、政治学教授,副校长,研究方向为历史文化。

猜你喜欢
郑板桥人文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郑板桥:挣脱“小人儒” 回归“君子儒”
人文绍兴
郑板桥劝学
及时雨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