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2011-08-15 00:42陆高群
文教资料 2011年35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探究语文

陆高群

(邳州市陈楼中学,江苏 邳州 221325)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新课改关注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养成,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师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安排充足的时间,给学生以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自主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保证学好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其他的都免谈,对学生尤其如此。兴趣是稳定的、能体现人的管理倾向、发展倾向的心智特点,因而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更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对一门学科的兴趣既是掌握这门学科的一个原因,又是掌握这门学科的一个结果。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

1.激发和培养兴趣应从展示语文的美入手。

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人类语言文字的瑰宝。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承载着炎黄子孙的悠久历史和伟大精神,它的伟大神奇令世人惊叹。教师要用自己生动的语言,昂扬的激情,以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去激发和感染学生,使之内心的智慧、思考力、想象力、判断力、创造力等逐渐激发出来。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的语文实践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完全自主地进入语文学习,与文中的主角同悲同喜,同挣扎共命运,定能够达到“我”与语文融为一体的状态,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冲动。

2.培养兴趣要让“情”贯穿语文课的始末。

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似乎更强调情感。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尽管也有表象运动和抽象思维,但不能离开情感活动,而情感活动往往对作品的质量至关重要。情感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动力。语文教学中的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因此,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实施过程如下。

1.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合作学习的全过程,是引导教师设计和开展合作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最终归宿。我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低效或者是无效的原因大多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关。因此,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之前,要引导学生对合作学习目标有清晰的理解。

2.选择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主要是围绕一定的内容来展开的,初中语文课堂合教学作学习的内容一般是讨论或者探究的问题。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同时注意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并且难度应该适中,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合作、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7]。合作学习问题过于简单,往往浪费学生的时间;太难,又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情绪,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3.分配学习任务。

在语文合作学习中个人任务的明确有利于避免不劳而获的学生的“搭车”行为,同时也是对部分能力差的学生的鼓励,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感到自身对于集体的价值。在合作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部分学生代替全组完成了学习任务,其他的同学也乐于依赖个别能力强的同学。合作学习活动的评价主要是考虑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这也造成了能力强的学生不希望能力弱的学生拖累,自己包办了所有的任务,能力弱的学生得不到锻炼机会。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对于任务的分配,除了教师制定可以分配的学习任务以外,小组同学需要根据各人能力合理的分配任务,使小组每个成员都可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1.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激发探究切口。

只有蕴含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探究兴趣。如向学生呈现生活中的相关事例或自然界中的现象,让学生分析并用理论加以解释;让学生对比已知事实和新事实,并独立做出概括,等等。此外,问题的设置要多一些创造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在力求问题准确性的基础上,更要兼顾探究问题的创造性,提问要注意延伸、拓展新知识,启发学生再发现,提出更多的问题,使学生在质疑和释疑中,走进探究性学习的新天地,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歌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还归’,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能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活跃。原著固然有无穷魅力,而假设的情节又激发了学生对原著的解读,使其进一步体验到了语文创新活动的乐趣。

2.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创设问题情境是为提出问题奠定基础的,提出问题又为主动探究明确了方向。主动探究是问题解决的开始。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施瓦布说:“探究学习指这样一种学习活动: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可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是多么的重要。

3.集思广益,合作探究。

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产生疑问,这是完全可能的。这表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这一步开始时给学生5—10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应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而应当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解疑。

合作探究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以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道共同解决疑问,或者在关键处加以点拨,学生可以从合作探究中获得问题的结论。因此,师生合作探究从本质上说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成为问题的发现者、解决者。

4.激励评价,拓展探究。

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是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这一步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教师在评价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探究态度、探究方法与能力、探究行为习惯的激励评价。另外,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探究,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精神、探究态度、探究方法与能力和、探究行为。拓展探究一般有主题拓展和延伸拓展。

[1]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学科教育,2009,(2).

[2]柯政.论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8,(9).

[3]王升.小组合作与主体参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探究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