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珂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作为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和实践,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人类纪元初期。早在公元1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受益。夸美纽斯在确立班级授课制之时,便明确提出班级教学的一个优点是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1806年合作学习小组的观念从英国传入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家帕克(Park)、杜威(Dewey)等人的推崇并被广为应用,最终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了现代的合作学习理论。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我国近十几年来借鉴反思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经过探索与尝试,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但大多数的尝试是在中小学进行的。从理论上讲,大学教学中涉及的许多知识是没有定论的前沿科学知识,适合于小组讨论、分工合作进行研究,同时,大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沟通与社交技能,因此,大学阶段更适合于合作学习。本文将简论合作学习策略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现。
尽管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认同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一些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把握,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使合作学习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目前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合作学习所设定的教学模式应是一种较为宽松的框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因而较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合作学习所花的时间较多,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有所创新,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目标地去学,但很多教师拘泥于分组学习模式,影响了合作式教学优越性的发挥。
这些教师过于讲究形式主义,以为将课桌摆成一定的合作学习形式如马蹄形、丁字形、波浪形就是合作学习,讲究场面的热闹,但并没有深入、实质性的内容,对合作学习的有效价值和途径研究较少。把小组“合作学习”错误理解为座位形式的变更、讨论方式的变化。这些倾向对于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
合作学习的理念之一是通过合作学习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并从中体会到成功感,建立起自信心。合作学习要求小组各成员之间必须互动,如果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不均等,就会使学生产生相互依赖的情绪。那些性格外向,表现欲强的成员常常在合作学习中主动承担了大部分甚至是所有的工作。这些学生占据了小组的主动权,往往争着最先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意见,学习主动性高,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也很高。而另一些成员尤其是那些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则缺乏主动性,由于性格内向不爱表现甚至不会表现,使这些学生不敢轻易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充当责任程度高的学生的“听众”,即使发表自己意见也往往得不到重视。久而久之,一些依赖心理较强的学生便将以往对教师的依赖转变为对同伴的依赖,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结论。这种小组成员参与度不均等的合作学习,使好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的机会较多,导致学习困难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参与讨论的机会少,主体参与意识受到压抑,很难获得成功感,从而渐渐对小组活动也失去了信心与兴趣。这样的学习已经失去了合作学习的用意,对于改变学习困难学生的现状难度较大,效果不明显。大多数课堂主要还是能力强的同学在积极参与,而在热闹的场面下,差生却有了极好的掩护伞,不动脑筋参与,在其中滥竽充数。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性工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否科学、合理,对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合作学习所倡导和强调的分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分组形式是自由分组,许多老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都采用这样的分组方式,而往往忽视异质分组的原则。教师们错误地认为划分学习小组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只要将几个学生分在一起进行学习和讨论,学生就会在小组中自然而然地进行合作,来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达到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求。这样的分组方法没有把握合作学习所倡导的“异质”分组原则,最终使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但是,如何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策略的作用,我们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合作学习运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主要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而展开的,主题如果具有挑战性,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主题的选择要既源于教材,又与实际紧密结合,同时确定的研究主题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贴近学生认识的最近发展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从教学实践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题确定可以以下三个方面寻找:
首先,从教材内容向纵深挖掘主题。现行的大一新生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结论固定。教师可以在对教材有效挖掘的基础上,找寻促进学生发展的亮点,纵深挖掘,“激活”教材,拓展合作学习的主题。比如“法律思维”这个教学点,教材上是从“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4个角度来谈的,而在小组学习时,教师可以给出具体案例,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法官、当事人、行政机关、旁观者,模拟案例的解决过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社会中,不同角色的法律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从而更好地理解法律思维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其次,整合教材内容横向综合主题。教材只是学习的资源和工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在需要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从而综合挖掘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重新整合的方式包括结构模块重组和内容模块重组。结构模块重组是指教材对具体概念、观点、原理、规律的论述都是先结论后事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颠倒顺序,引导学生先置疑结论,就事例开展小组讨论或交流实践,然后总结概括,得出结论。内容模块重组是指思想政治理论类的每门课程都是由若干内容模块(一个模块可能包含若干单元章节)组成,可以就模块内部各单元章节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甚至课程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进行重新整合,选择综合性的主题。比如以“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为专题进行小组讨论,可启发和引导学生对“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和“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这2个知识点的内容展开融会贯通地学习交流;又如以“爱国统一战线”为主题,就可以整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三门课程的相关内容。
第三,结合教材从生活中寻找主题。“生活即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主题。如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时,可以结合学生在书本教材、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和生活中亲身经历或感受的正反事例开展“雷锋精神过时了吗”、“从杨利伟看献身科学的精神”、“假冒伪商品离我们多远”等一系列小组专题活动或社会实践。教学中也可以创设各种主题活动情景,提供各种体验引导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产生兴趣、感动和疑问,并从中迸发思想的火花,最终明确学习的内容与实质。
合理进行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小组构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合作学习活动开展得是否成功。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实行混合编组,所谓混合编组就是指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应当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即小组成员是异质的、互补的。对学生进行混合编组,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合作学习需要多样性。混合编组保证了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从而使小组活动中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因此在分组时要尽可能达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指各小组之间各方面都比较均衡,为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创造条件;组内异质指小组成员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性格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奠定基础。在异质小组内,不同能力的学生会产生互补性,有更多的表达自己观点和倾听他人观点的机会,从而提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合作学习中常见的分组方式有固定分组、按类分组、自由分组等。固定分组指针对班级授课制学生座位比较固定的特点,把前后相邻的几个学生分为一组,这种分组方法是课堂上最常用的,有一定的稳定性,便于操作,形式上也更符合绝大多数学校班级容量比较大的现状,而且节约时间、易于组织,学生也能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很好地交流,但在安排学生固定座位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不同能力和层次的学生的搭配;按类分组指根据所承担的不同的任务,按收集、处理信息的不同类别分组;自由分组指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层次分组指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能力和以往的学习情况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一组。在合作学习中,具体采用什么样的分组策略,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决定,即根据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授课环境等因素来考虑,本着注重实效的原则进行。
从教学的具体内容来看,如果是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可采取层次分组的方式,即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把同一层次的学生组成一组,通过学生之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果是就某一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按类分组,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如果需要体现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例如根据课本知识表演小品、短剧等,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采取自由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从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看,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的分组方式可以多样化,高年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更适合采取层次分组。因为高年级学生中两极分化比较大,优差生搭配必然造成较大的心理问题,使交流发生障碍,造成合作的低效,而能力、水平、兴趣相近的学生更容易心理亲和,容易产生共同语言,有利于共同研讨问题。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与水平相近的同学共同学习竞争,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分层指导,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从合作学习时间长短的情况来看,如果是整个学期连续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可采取按类分组、自由分组、层次分组;如果是在一堂课中间临时进行合作学习的方式,受时间和教学条件等的限制,可采取固定分组。学习小组的人数一般4—6人为宜,如果面对的是大一新生,以前没有或很少接触过合作学习,缺乏一定的合作技能,也可以分为2—4人小组,这样便于控制,应该允许跨组的合作交流,这样可以进一步扩大学生的交流面。每个小组最好设有组长、记录员、协调员和代言人(代表全组发表意见),每个角色都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由小组内的成员轮流担任,他们共同构成一个协作团体,形成大家责任共担,义务共尽,同舟共济的局面。
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促进性互动主要体现在合作学习小组内部或小组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互动的内容包括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包括学生的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信息;合作互动的过程最终以实现学生学业成绩、合作意识与技能等的提高为目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指导。
首先,帮助小组成员明确目标。既然是合作学习,就会有小组的目标和分工的目标,小组成员们目标互赖、结果互赖,促使他们贡献自己所拥有的观点、信息、资源,为小组成员共享,从而增加小组完成目标任务的能力。合作学习的开始,教师可以指定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目标,然后指导小组各成员分别承担一定的小目标,分工合作。到了学期的中后段,各类学习目标的确定和小目标的分配,就可以由小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甚至个别责任意识强的小组长已经可以根据组内成员的个性自行确定目标的分配。
其次,指导学生相互支持与帮助。成功的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通力合作的结果,但是其中总会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既不为小组其他成员提供帮助,也不请别人帮助自己,在小组中属于语言、行动上的“缄默者”。他们之所以保持缄默,原因不尽相同。存在以下几种可能:第一,能独立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不需要外界的帮助,也不想帮助别人,宁可自学也不想浪费时间在小组交流上;第二,存在一些问题,但希望通过观察小组成员的互动,倾听同伴的讨论,将其他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同化其他小组成员提供的自己不了解的信息等;第三,存在困难,需要帮助,但害怕同学嘲笑自己“笨”,也可能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寻求帮助。
对于教师而言,对合作学习小组中的“缄默者”要特别关注,因为他们的情况较复杂,而他们能否积极与互动,能否真正从事有效的学习活动,对于整个小组学习的效果,以及对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鼓励缄默者参与小组交流,要让小组成员明白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有区别的,寻求别人的帮助也是正常的,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让对方感受到真诚、关心与耐心,促进学生间真正平等、积极的互动。
再次,引导学生讨论争辩与模仿。讨论争辩是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互动与合作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不同观点和看法,有利于信息的充分交流和分享。由于合作学习小组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通常情况下,小组成员都会自觉调整自己的想法,积极寻求一致意见。但有时候,一些同学坚持自己的观点,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造成合作进程停滞,甚至导致合作学习无果而终。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离不开小组长的调停和老师的及时指导。老师应为学生如何进行建设性的讨论和辩论提供建议和方法,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使学生学会以尊重的态度聆听彼此的观点和心声,为合作学习的成功奠定基础。
不同的学生,其合作能力、技巧上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合作小组的合作效率也是不同的。表现好的同学和效率高的合作学习小组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教师应该组织学生经常交流合作学习心得体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合作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与小组提供借鉴与模仿的机会。
合作学习互动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的过程是复杂的,这一过程不仅包括学生个体间讨论、对话、交流、磋商以及相互帮助等的过程,而且也包括学生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吸取他人解决问题的策略、处理问题的态度等并加以模仿的过程。简单地将学生安排进合作学习小组,并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并不一定能产生最大的学习效果,学生之间很可能是“合”而不“作”;因此,教师必须促进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讨论等产生的影响,并将相互影响的结果经过学生个体的内化,这样,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