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2011-08-15 00:47李龙根刘大勇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东莞校企基地

李龙根 刘大勇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内涵的核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决定了高职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校内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完成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场所,其教学基础设施与工作状况直接反映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但是,由于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全部由学校单方面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一是成本太大,二是不能紧贴市场需求,三是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是实现校、企“双赢”的最佳途径。

1 示范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调研

1.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深职院实训基地建设基本思路是“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非常注重职业环境的营造,形成很多有特色的文化,包括“四禁”、“六无”、“7S”、“八防”等,场地布置注重标语、标牌、操作规范、安全事项等宣传。深职院工业中心是全国高职示范性实训基地,共有35个实训室、125个实训分室,设备总值4.7亿元,其中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占有很大比重。

深职院建成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依托企业发展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可以对外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等工作。目前职业技能鉴定所可以对62个职业工种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和考核鉴定工作,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顺德职院重点建设专业得到企业界强力支持。比如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与美的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合作建成了空调产品检测站、智能家电研发中心、家电有害物质替代研发中心等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平台,既提升了学校办学实力,也为周边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是产学研合作的典范。

2 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基本思路

根据上述调研和分析,本课题组经过努力,联合本地若干家大型企业,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全方位合作办学模式,形成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思路,力求为本校实训基地建设作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为实现一流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而努力。

2.1 实现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

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为: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承担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技能培训;承担专业技术技能鉴定考核工作;进行专业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等[2]。具体来说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实训计划、实训教学大纲。

(2)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和实施技术、技能培训。

(3)依据科技发展、岗位需求变化,开发新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项目与培训内容。

(4)进行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工作。

(5)承担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训。

(6)完成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7)面向社会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为企业、行业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

(8)与企业合作形成一定生产能力,实现对外生产加工服务。

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该实现以上基本功能,并根据当地经济特点和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实训基地。

2.2 立足当地经济发展特点

深圳职院和顺德职院均能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实现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例如深高职的港口与航运专业、印刷技术专业,顺德职院的制冷与冷藏技术专业,均办得非常有特色,主要在于得到当地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

因此在筹办专业和建设实训基地过程中,必须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争取当地大型企业的支持,力争建设几个示范性专业和配套实训基地,带动全校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东莞制造业发达,但其传统产业优势却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使“东莞制造”成为“东莞创造”,关键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一定要根据东莞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契机,重点建设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创意产业、工业设计、物流等有企业技术支撑的专业实验实训室。

2.3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实训基地建设要以专业建设为依托,紧跟企业最新技术,适度超前。参照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基地评估标准进行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少走弯路。营造与生产一线相一致的工程环境,训练职业技能,训导职业素质,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校企合建各具特色的实验、实训场室,真正实现工学结合、产学合作。

可以依照国际上比较认同6条合作教育标准来组织实施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3],即:

工作地点经学校开发或认定是合适的学习场所;

学生从事的是实际工作而不仅仅是观察;

学生的工作进展由学校进行监督和指导;

学生工作表现由雇主管理和评价;

总工作时间要占学术学习时间的50%,最低不低于30%;

由政府主导、企业全程参与、学院主体组织实施来进行实践教学活动。

3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组织与管理

要使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发挥最大效应,必须非常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组织和管理,作好实训基地建设规划、预算、设备招投标、场室建设、资产管理、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制度,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分工细则,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

概括起来,实训基地的组织和管理涉及以下具体工作内容:

(1)建立科学、健全、严格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实训教材、指导书等教学文件规范齐全,严格执行;

(2)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开发新的实验、实训、实习项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3)建立实习、实训检查、监督、保障、调控体系,并具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

(4)建立完善的财务、设备设施、耗材及物资管理制度,帐、物、卡相符,仪器设备维修及时;

(5)建立仪器设备的专人管理制度和技术档案制度,不断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

(6)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法规、法令及条例,建立实训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的管理规定,安全操作管理规程和文明生产措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7)完全按照企业生产管理要求组织生产,营造真实工作环境,承担足够的生产任务。

(8)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指导、关键工序等均由企业负责,学校选派经过训练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参与生产。

4 本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举措与成效

东莞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域,企业众多,经济实力雄厚,具备良好的高职办学条件。但由于基础薄弱、对高等教育发展不够重视,东莞高校数量极少,办学水平不高。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到发展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紧迫性,于2009年一次性投入11亿成立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根据东莞地方经济特点,通过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社会关系等多种途径,创新管理模式,整合实训资源,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已建成和正在建设多个有地方特色的实训基地,实现“企业进学校、课堂进车间、相互培训、互相交流、资源共享”的共赢目标。

东莞佳居乐橱柜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橱柜企业,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12月,“佳居乐培训学院”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校企进行全方位合作,将学院师资、办学条件和企业的技术、设备资源等进行有效整合。目前为企业培训80名店长的“订单式”培训班已正式开班。

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是北京精雕51家分公司之一,其主要功能为华南地区提供技术服务支持,为公司培养后备技术人才。2010年底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选送18名学生去东莞分公司参加2个月的短期培训,并就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达成初步意向,由东莞分公司提供设备、培训方案、指导教材,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提供场地、师资,在校内成立精雕培训基地,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优势和学校师资、场地优势,满足华南地区精雕人才的迫切需求。

2011年3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与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拟定框架合作协议,将在电子、先进制造、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加强合作,并以学院现有的电子、机械专业为基础设立2个“易事特”班,在校内建立相应实训基地。易事特还从1500万元专项教育培养基金中划拨一定比例作为“易事特”班奖学金,“易事特”班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易事特工作。

东莞永畅兴塑胶五金电子有限公司是粤港合资企业,规模较大、管理先进、重视教育,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最近与其签订“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协议”。校方在实训中心提供一个1500m2的场地和包括磨床、铣床、电火花线切割机在内的20多台套设备,价值200多万元;而企业提供65吨到220吨的注塑机10台,内圆磨、慢走丝、5轴CNC机床、镜面电火花机等一批,价值近600万元,建成一个集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塑生产等一体化的综合车间。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指导、关键工序由企业负责,学校选派经过训练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参与生产。最终实现“校方培养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企业完成生产任务并获取相应利润”的双赢局面。

5 结 语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需要全校上下各部门通力合作。在保证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实训基地建设必须有先进的理念。长远建设目标是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生产性的、具有自我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性实训基地。

1 俞仲文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4-77

2 马连华.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19).

3 王贵兰,肖平.对高职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0(14).

猜你喜欢
东莞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我的基地我的连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走进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