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友进
(汕头大学党委宣传部,广东 汕头 515063)
基于国际化办学导向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初论*
柏友进
(汕头大学党委宣传部,广东 汕头 515063)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高校进行了国际化导向的办学改革尝试,对于开拓办学眼界,引进先进大学管理模式和国际化学术团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性效应,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首次提出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战略要求。
我校自2002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在李嘉诚基金会的鼎力支持下,以引进国际基准学分制和“英语提升计划”为抓手,开始了国际化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的国际化改革已经全面渗透到高中级管理人才引进、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资源管理架构、住宿学院制等方方面面,在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对我们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宣传思想工作,更需要正视新情况、新任务,在迎接冲击和挑战中开创新境界。
(一)信息国际化交流日益广泛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社会的兴起,信息的国际间传播、碰撞、融合已成为常态。二次大战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冷战格局瓦解,西方话语的增强已构成对我国宣传思想战线的严重考验。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国际化办学进程的推进,加速了信息资源在国际范围的创造、沟通、融合,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西方国家以“人权高于主权”、“普世价值观”为主要工具,对我国实施分化、西化的图谋和动作从来没有间断。在意识形态领域,传统的传达、学习、贯彻的模式,已不足以完全适应新情况新要求,必须做出综合创新。
(二)“道退技进”的教育新形态对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础的冲击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强势,“技进于道”的学术、教育主张,一直只是文化守成主义者奋力抗争的呐喊,无力阻挡西方科学技术为主流的近代化步伐。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更是重理工、轻人文教育的显著注脚,引起学术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焦虑。随着我国与国际接轨加入WTO,产业国际化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对科学技术进步的需求,并集中体现于高等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操作规程上的标准化、通用化的国际化趋势,从而反映在现代学校教育的内容中,导致“有关科学技术的内容占据了绝大部分,教育已经从过去的文化教育的形态转为以技术教育为主的新形态”。众所周知,“文以载道”,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文化教育是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基础。而“道退技进”的学科教育体系对高校思想工作的人文基础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冲击,必须做出适当的应对措施。
(三)国际化大学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眼界的考验
国际化大学教育理念的涵义非常广泛,简单地说,应该包涵国际通行的大学管理顶层制度设计、促进教学主体(教师)和客体(学生)的国际化聚集、打破国界限制学科壁垒的多元化课程设置、符合国际办学市场规则的管理模式建构等方面内容。日本著名教育理论家喜多春和元教授提出了国际化三条衡量标准:一是“通用性”,即能为他国所用,能被其他民族承认和接受;二是“交流性”,即能与国外进行平等的交流;三是“开放性”,即能够充分地对外开放。按照国际化教育理念及其衡量标准,我们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由于其特殊的任务和使命,要在国际化办学实践中站稳脚跟,必须接受传统工作模式、方法、眼界无法完全适应的考验,防止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被边缘化的危险。
(一)从大宣传到大传播的现代性建构
革命战争年代,我党在牢牢把握“枪杆子”的同时,特别重视“笔杆子”的力量,为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批判的武器。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党的宣传工作具备巨大的震撼力,具有现代传播学理论关于传播效应的几乎所有特征。但是,遗憾的是,一段时期以来,特别是“文革”的十年浩劫,把我党生动活泼的宣传工作搞成了沉闷的、说教式的教条灌输,其结果,必然是从宗教式的狂热中走向寥落。
高校的宣传工作面对的客体是知识密集型群体,特别是国际化的师资、管理干部全球化礼聘,更使得这一群体的高度特殊性。加上信息化时代的传播特质,传统的宣传信息从单向度的线性裂变为多向度的网络,宣传客体主体化越来越普遍。这就要求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彻底改变陈旧的宣传体制和模式:确立从宣传向传播的模式转变,关心受众,注重双向互动,强调宣传信息的传播性渗透性,以柔中见刚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及时、公开的传播;从宣传的立足点“以我为主”转向“以人为本”,落实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扭转宣传管理的“官本位”倾向,认真对待高校知识分子的自我定位特性,特别要关注海外延聘高端人才的“受众选择性”特征;牢牢把握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崛起,在“宣传能力危机”中寻找“宣传能力机遇”;针对外教或具备海外学习、工作背景,长期浸润在西方文化的教师受众,注意合理采用西方的话语体系和符号阐述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成就,切忌传统的官方话语表达;最后,宣传系统更应该切实履行党和政府关于信息公开的原则要求,以坦诚、真实、开放的态度面对知识群体的苛严审视,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
(二)从思政工作传统优势到强势新境界的巩固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具有强大的传统优势。一般而言,高校思政工作包含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2个层面。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课程体系设计、教育教学模式到思政工作方式均已获得较大的创新发展。
但是,随着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推展,无论是思政课程的设置还是师生思政工作的开展,还是屡屡遭到这样或那样的质疑:已经“被一千次驳倒的马克思主义”还需要讲授吗?共产主义不是遭遇了“历史性”的失败吗?面对国际化办学环境所带来的多元思想特别是来自西方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话语体系,我们传统的优势的思政工作应遇强愈强: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西方文化“求索真理”之路的科学超越,“被一千次驳倒的马克思主义”还是需要西方“第一千零一次的反驳”;事实胜于雄辩,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发展,我们今天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任何人宣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从来没有被任何力量打垮,新中国没有走西方血腥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繁荣之路,而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的力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西方强势话语中争夺一席之地,客观评论“石油战争”的本质,“华盛顿共识”所带来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人权外交”的伪善性,“诺贝尔和平奖”政治挂帅的真面目,等等,揭示在国际化进程中,对各国各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尊重是起码的国际政治伦理;充分、耐心、客观、准确地向海内外朋友阐述我们党和政府对“大国和平崛起”的强调,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构建公民社会、尊重人权等思想观念高度重视,让更多的高校员工减少偏见,更多更客观更准确地理解中国。
(三)从中华文化的弘扬到跨文化融合与创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当前,国际化办学带来了高校主体人群的多元组合,联系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纽带不再是单一的政治或经济因素,而是融经济、政治、价值理念为一体的文化整体。一般地说,到目前为止,所有文化都具有民族性,尚未形成一种超越民族的、全人类共同的文化。
发展和繁荣高校文化事业,我们应该坚持在立足本位文化基础上,推动跨文化融合与创新: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坚持对外开放,努力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积极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民族文化自信、自尊、自强的主体信念,遏制年轻一代“哈X”现象的泛滥;坚持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协调好文化多样性之间的通约、理解、融合,鼓励全校师生员工不分肤色和信仰,为共同打造校园文化献计出力。
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已经做出了巨大的综合创新。高校作为特殊的人才培养基地,在国际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是否可以跳出“传统的掌心”(皮尔斯语),进一步发展出富有个性化的工作模式和思路,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笔者试图提出抛砖引玉的若干问题,以求教方家。
1、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我们是否可以平抑与西方绝对的、长期的对抗性格局,以核心价值观的党派性、民族性、国家性为出发点,做到与西方主流意识“平等对话、互不否认、合创共赢”的局面?
2、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工作对象是否仅仅局限于境内公民?国际化办学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的未来,是否可以将全体师生员工纳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客体?
3、在高校国际化办学语境下,我们是否可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核心、重点、常态工作抓手做一个明确厘清?
总而言之,面对新时期新任务,在国际化办学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工作将受到各个方面的考验和挑战,我们第一线的工作同志应对此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把握时代发展的最新动态,练好本领,扎实工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模式开创新的境界。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 - 03/01/content_19492625_5.htm.
[2]穆旭.关于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若干问题的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25.
[3]曲江丽.教育国际化语境下的中国高校人文学科发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1):64.
[4]叶皓.从宣传到传播:新时期宣传工作创新趋势[J].新华文摘,2009,(21):5.
[5]李长春.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J].新华文摘,2010,(17):5.
2010-12-11
柏友进(1971-),男,安徽庐江人,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