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丹丹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背道而驰还是殊途同归*
——目的论视角下林纾与鲁迅翻译研究
韩丹丹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由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是功能翻译中的一项重要理论,重点研究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根据目的论的观点,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目的会对原文进行相应修改,而林纾与鲁迅二人一直被认为是忠实翻译观下的两个极端。本文讨论了他们采用不同翻译策略的原因,试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尽管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但林纾与鲁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在为落后的祖国作贡献,努力唤起人民的爱国情感。
目的论;林纾;鲁迅;忠实;爱国
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视为个人带有特定交际目的的行为,而赖斯和弗米尔将其称为文本的目的(希腊语意为“意图、目的及功能”)。由于交际形式是否恰当往往与交际意图是否实现密切相关,而其间目的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entzler,2004:70)。
目的论是由汉斯·J·弗米尔提出的,他认为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带有目的的活动。目的一词通常代指目的语的目的,因为每一次翻译都有一群意向读者,因此翻译意味着“在目的文化中面向目的读者通过特定方式及目的来创作文本”(Nord,2001:28),或者换句话说,“翻译能够在它所面向的环境发挥作用,能够使它以读者们期望的方式发挥作用”(Gentzler,2004:70;Nord,2001,29)。因此,费米尔将翻译视为一项复杂的活动——译者将原语信息在新的环境里用新的功能、文化及语言模式表达出来,同时尽可能保留格式特征——而不是简单的语际间文字或句子的编码转换过程。(Vermeer,My Translation,in:Snell-Hornby,2001:46)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又名冷红生,1852年11月8日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一个贫穷的家庭里。在众多翻译先驱中,林纾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他翻译了许多部外文小说,却不懂任何外语。林纾共翻译了一百多部外国小说,这些小说对同时代及后代许多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林纾的翻译生涯始于一个偶然。1897年,林纾的妻子病逝,他陷入悲痛之中。他的朋友为了将其从丧偶之痛中解脱出来,将王寿昌介绍给林纾,与他一起翻译外国小说。王将小说口述出来,林纾将其记录下来,因此产生了林纾的第一部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于1899年2月在福州出版。此书在中国读者中引起轰动。受第一部成功译作的鼓舞,林纾继续将许多外国文学著作翻译过来,介绍给中国读者。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之一。鲁迅被公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创始人,他使用白话文和古文进行写作,是著名的短篇小说家、编辑、翻译家、批评家、散文家和诗人鲁迅自1903年开始文学翻译。在其诸多译作中,鲁迅翻译的代表作包括《月界旅行》(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和《地底旅行》(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同时,他也受到林纾的影响,用古文进行翻译,也采用了意译的翻译策略。但后来他改变了自己的翻译风格,开始采用直译,尤其是字对字的硬译,对此下文将进一步讨论。
由于不懂外语,林纾翻译的上百部小说都是通过合作者的口述完成的,这给林纾带来了很高的名声,也受到了诸多批评。林纾采用的是意译的策略,但他对原文改变过多,因此人们认为他的翻译更像是在改写。
鲁迅在开始翻译之初采用的是跟林纾相同的策略,但后来他转向了直译的策略,强调原文与译文之间字句的对应,目的是为了改革中国的文化领域,促进白话文发展,贯彻其“拿来主义”思想。
一个人的活动离不开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译者亦然。林纾和鲁迅都生于晚清时期。自十九世纪末期,中国被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暴力入侵,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整个国家都陷入危机之中。此后,西方强权及日本等国对中国领土的瓜分愈演愈烈。政府的软弱与无能令人们失望透顶,他们认为救国的唯一途径就是推翻封建王朝,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1911年10月,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近300年的清政府。
社会的巨变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清政府的垮台使人们意识到救国的唯一途径就是向西方学习,将国家变得像西方国家一样强大。当时,西方思想与文化已经被引进中国,而一些资本主义思想诸如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及无政府主义已经在知识界流行开来,社会上还出现多种思想流派。与此同时还出现了翻译的热潮。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开始翻译西方著作,包括科学、文化、哲学等等。他们的目的并非为了翻译而翻译,而是为了引进西方科学与文明,以期为中国的发展带来启蒙。
林纾明白阻碍中国政治改革进程的是封建残余思想,而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封建君主的独裁,因此,为了清除这种社会和历史余毒,林纾和他的合作者魏易翻译了Harriet Beecher Stowe的小说《黑奴吁天录》。林纾翻译此小说的目的就是让中国人知道美国黑奴的困境以及他们为争取自由而作出的努力。林纾在这部小说的序跋里这样写道:
“余与魏君同译是书,非巧于叙悲以博阅者无端之眼泪,特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不能不为大众一号。……吾华有司,又乌知有自己国民无罪,为人囚辱而瘐死耶?上下之情,判若楚越,国威之削,又何待言!今当变政之始,而吾书适成,人人即摈弃故纸,勤求新学,则吾书虽俚浅,亦足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林纾,1981:206)
鲁迅的一生经历过两次转变。首先是他弃医从文;其次是他翻译策略的转变——从意译转为直译。这两次转变的动机都根植于他内心的爱国情怀。在用直译策略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他太过强调一字一句的对应翻译以至于被批评为“硬译”。但每一次的翻译活动都有其动机在内。从目的论的视角来看,鲁迅的“硬译”也有其动机,那就是:介绍外国的写作技巧及风格、推进白话文运动以及让国人更加了解世界。
在翻译的过程中,无论译者采取何种翻译策略,都是为了翻译的特定目的服务的。尽管林纾和鲁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两种极端的翻译策略,但他们的目的是相同的:拯救国家,启蒙国人。因此,对于本文的题目:背道而驰还是殊途同归?我们的答案是:殊途同归。
[1]Lefevere,Andre.Translation,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张沉香.功能目的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张光明.英汉互译思维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011-05-29
韩丹丹(1985-),女,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