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颖飞,廖明霞,周文君
(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2.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5200)
精神病患者伴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及心理护理探析
孟颖飞1,廖明霞1,周文君2
(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2.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5200)
精神病患者;糖尿病;饮食治疗;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无论是胰岛素依赖型还是非胰岛素依赖型,均需接受饮食治疗[1~2]。而精神病患者由于脑功能紊乱,思维、情感、意志、智能明显出现障碍,难以适应社会生活,不能正常进行饮食,有时出现抢吃、多吃或拒食现象,有关研究显示,精神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因此,精神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和心理护理都非常重要,饮食治疗是基础,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是饮食治疗实现的保证。
首先,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体力活动情况确定每日热能需要量。三大营养素分配比例为:蛋白质占总热量的l5%~20%,脂肪占总热量的20%~25%,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其次,运用计算法及食物交换份法确定每日食谱及各类食物用量。在食物选择上,以低血糖生成指数及高膳食纤维食物为主,如荞麦面、玉米面、杂粮、蔬菜、豆类及其制品等[3]。
1.1 碳水化合物的供给
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的50%~55%。近年来提倡在不超过规定热量的前提下,不过分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适当加大碳水化合物在总能量中所占的比例,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耐量,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1.2 脂肪的供给
控制脂肪的总摄入量,如果患者同时合并高血脂,脂肪供给不能超过25%,一般占20%。并注意少食含饱和脂肪酸高、易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动物油。适量摄入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的花生油、豆油,因其具有降血脂作用,目前较理想的食用方法是将动物油、花生油、菜籽油按l∶l∶1的比例混合后食用。
1.3 蛋白质的供给
每日蛋白质的摄入占总能量的15%~55%,而消瘦患者应酌情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其中动物性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40%~50%。有时可以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适当安排,做到定量、不定食品。
1.4 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的供给
多食含丰富维生素以及粗纤维含量高的蔬菜,注意补充水分、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2.1 常见饮食异常的表现
有的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后会出现锥体外系副作用,有时会影响到吞咽活动,造成进食困难;也有因药物的副作用引起消化机能亢进而暴饮暴食的患者;有的患者受症状支配拒绝进食,如有被害妄想症的患者认为饭中有毒而拒食;木僵患者不动不语,也不食;意识模糊或处于错乱状态的患者,受幻觉、错觉支配而拒食。另外,临床上也有个别康复初期的患者因恐惧疾病和受自卑情绪的影响而食欲不佳等[4]。药物副作用所致的吞咽困难、暴饮暴食、抢食,均可导致噎食的发生,因此,护士要认真做好饮食护理,协助患者正常、有序地进食。
2.2 精神症状未控制期的护理
此时期患者不能自行控制饮食,不配合治疗,为保证患者有秩序地进餐,避免偷食、抢食和漏食现象,每餐必须有专人看护患者进食,并将患者的进食情况及时反馈给营养科,以便其及时调整食物量。严禁家属探视时给患者留各种副食、水果、饮料等,以杜绝患者餐外进食。如患者出现心悸、头晕、出汗、手足发麻、震颤等症状,立即口服糖果或糖水10~l5g。患者口服药物一定要确保其服用,严格检查口腔、手等处,防止患者藏药。对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肾脏疾病的患者应该控制脂肪和盐的摄入。顽固拒食者可进行喂食、鼻饲、输液或静注高营养物质,但喂食动作应轻巧,鼻饲不宜过快,量不应过大,一般100~300ml/次为宜。
2.3 精神症状有所控制后的护理
2.3.1 心理护理 目前许多学者都认为糖尿病是一种身心疾病,心理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患上糖尿病对精神病患者来说往往是一种沉重的精神压力,随之会引起一系列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焦虑、忧郁等情绪;因对疾病缺乏信心或抱无所谓的态度而不予重视,以至于不能有效地应对这一慢性疾病。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者谈心,了解患者动态,适时进行宣教,获取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愿意接受治疗。
2.3.2 健康教育 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接受能力、自我管理水平,与患者共同制订适合个体的健康教育方案,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由营养师开展有关糖尿病营养治疗方面的讲座,及时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知识,使患者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所认识,使患者认识到饮食治疗对控制疾病的重要性,积极配合饮食治疗及药物治疗,加强自我管理,以尽快控制症状,稳定血糖,防止复发,同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其次,向患者说明低血糖出现的时间,指导患者自救,紧急时可以立即饮用糖水。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患者养成健康的行为,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饮食治疗及心理护理对精神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非常重要。糖尿病是行为性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如果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而精神疾病是在理化、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大脑功能紊乱,产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障碍的疾病[5],因此,精神病患者的遵医性差,自制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糖尿病并发精神病的患者,饮食护理更为重要,加强饮食护理,使饮食治疗得以顺利实施,使患者长期、自觉地遵守饮食治疗原则,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张审恭.内科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2]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3]张凤芹.精神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与护理[J].医学信息,2009,22(12):2780~2781.
[4]胡桂贤,张敏,马春艳.精神病患者的饮食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5):111~113.
[5]陈彦方.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R195
B
1671-1246(2011)16-0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