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智力因素看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时代意义

2011-08-15 00:51雷冬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16期
关键词:创造性人格个体

雷冬梅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 兰州 730070)

从非智力因素看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时代意义

雷冬梅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 兰州 730070)

非智力因素;创造性人才;时代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1996年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21世纪人才素质的7条标准:第一,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第二,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第三,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第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第五,有终身学习的本领;第六,有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第七,具有与他人协调与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可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是我国目前教育的核心。我国已经明确提出,在2020年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但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2 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及潜质

大部分学者认为,非智力因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以外的心理、环境、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的综合;从狭义上来讲,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着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的综合,主要包括价值观、动机、求知欲、自制力、情绪、意志、兴趣、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心理品质结构,也称人格因素。尽管如此,众多学者对非智力因素与创造性之间的高相关性,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重视,同时也为科学实验所证实。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人成才的作用,有人形象地比喻智力因素好比是“资源”,非智力因素好比是“能源”,“资源”再丰富,没有充足的“能源”,“资源”也不能开发、利用。一个人不仅要有聪慧的天资,还要通过勤奋学习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并且还要具有良好的心态和社会适应力,才能把知识和能力转化为个人获得成功并造福于社会的力量。心理学家认为,妨碍人们充分发挥自己大脑智慧潜能的不是智力水平的高低,而恰恰是非智力因素。因此,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相比更具有潜质。

纽约时报的记者在《情感智能》中写到,人生的成就只有20%归诸于IQ(智商),而80%取决于自信、好奇、自制、意志、沟通能力、合作等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人格因素,这表明未来社会,人格与个性等方面因素在个体成功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是个体取得成就和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个性,在广义上说,是个人意识倾向和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就狭义而言,是指个人心理面貌中与共性相对的个别性。由于个体之间在心理上存在较大差异,每个人才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的独特性和群体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才得以彰显。个性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个性作为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富有内涵和潜质的因素,一直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专家的关注。

3 个性在创造性人才成长中的作用和地位

3.1 与众不同的个性是创造性人才独有的特质

关于创造性的定义,学者们一般认为,创造性是创造意识与动机、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能)和创造个性等因素的复合体。就个体的创造性活动而言,创造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造的问题、“善不善于”创造的问题,而“敢不敢”创造主要由创造精神决定,“能不能”、“善不善于”创造则与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有关,可见创造性既包括创造能力等智能层面,也包括创造意识及动机、创造精神和创造个性等人格层面[1]。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创造性浮现于形成的一种新的关系的活动之中,一方面产生于创造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产生于材料、事件、人或者他的生活环境。对于这个定义,罗杰斯还有许多附加的规定:(1)人的创造性高低或者有无是可以洞察、可以感知的,这主要是通过创造性产品这一类成果来进行。(2)任何创造性产品的结构必须是新颖而又独特的。(3)创造性人皆有之。在广泛的意义上,人人都会表现出创造性,处处都有创造性。(4)创造性是没有好坏之分的。(5)创造性没有等级,学生发明一种新游戏同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一样都是创造性的劳动。罗杰斯对教育目标中“培养创造性的人”这样描述:“一个创造性的人所具有的特征,他信任他自己根据环境而形成一些新关系的能力,他将是那种自己形成创造性产品和创造性生活的人。他将不会被迫‘适应’文化,但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文化中,他会同文化保持适度的协调……以一种为他最迫切的需要提供最大限度满足的方式行事”[2]。概括起来讲,罗杰斯认为,创造性是人的天性,是人的存在价值,是人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然结果。

Rogers指出,富于创造性的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创造气质。这种与人不同的气质指的就是一个人的个性,独一无二的个性。大量研究指出,高创造性的个体常表现出一些与一般人不同的人格特质。这表明,创造性人格就是与创造性活动相关甚高的人格特质体系。

众所周知,创造性活动意味着创新与突破。创造性与某些人格特征间存在高相关,2者相互促进、不可分割[3]。创造不仅显示出个体的智力特征,而且体现了个体的人格特征。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差异是很小的。一个人能否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不仅取决于广博精深的知识,更取决于是否对人类、对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是否对真理具有强烈的追求,是否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所说,即使是一个智力水平很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也往往不会有很大的成就。可见,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

3.2 尊重人的个性就是尊重人的创造性

我们的教育提出“尊重人”的口号已有多年,但究竟什么是教育活动中真正的“尊重人”呢?笔者认为,在教育活动和过程中,尊重人的差异性即个性就是教育理念“尊重人”的最低准则;“尊重人”的最高准则,就是在尊重人的个性的基础上,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张扬,这才是教育“尊重人”所应该达到的真正的最高境界。

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性、启迪人的智慧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是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张扬的惟一途径。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所说,教育者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们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教育应该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学习知识本身来掌握学习的方法、探讨问题的思路、培养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而不是将书本上的知识全部转移嫁接到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学习知识是手段,是次要的;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是目的,是主要的。

教育尊重个性的意义就在于,个性是开发和培养创造性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和发展人的个性是通向创造性的必由之路。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受个体差异性,即个性的影响,创造性人格发展也表现出差异性。Taylor和Holland[4]认为,学生的创造力与思维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创造者的灵活性、新奇性、渗透性、自律、坚持性、适应性、幽默感、容忍性、冒险性、自信心、怀疑精神及对问题的记忆和再认都会受到发散思维的影响,正是由于个体创造性思维类型和倾向的不同,创造性人格的类型和表现也有所差异。

3.3 张扬人的个性,释放人的创造性

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审议报告指出: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真正自由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而不是成为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就是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

我国学校教育历来重视知识的学习和传授,重视学业成绩的提高,这主要是对认知因素的培养,但对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和训练相对薄弱和欠缺。从国内权威人士对美、英、日及中国青少年创造性多项指标的跨文化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学生的“创造自信”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下降,自我接纳和坚持性都不够高。在智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创造性人格方面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导致我国学生普遍缺乏创造性。因此,今后的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创造性培养方面更应注重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在重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把创新人格培养放在首位,重视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培养学生对创造性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不怕挫折的坚强意志,保护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等。

美国教育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从创造性的本质和内在条件来看,创造性是个体的自然行为,不是一个强迫性行为,就和农民不能强迫种子发芽、家长不能强迫孩子成长一样,我们惟一所能做的就是提供种子发芽和个体成长、实现自身潜能所需的条件,培植创造性产生的适宜土壤,最大限度地提高创造力产生的可能性。

美国心理学家索里和特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是由主体生活在其中的那种“社会气氛”即“创造性环境”开发和培养出来的。这种富有创造性的环境肯定是一种尊重人的个性,张扬人的个性,充斥着自由、民主和宽松的研究型的氛围。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型人才。教育真正的目的和理念就是培养具有创造潜力和能力的一代新人,使创造、创新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一种成功教育的理念,培养创造性的人格,已成为中国教育的重中之重。

尊重人的差异性、独特性,就是尊重人的创造性,它是人的创造性成长的前提和基础。从尊重个性、张扬个性到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是创造性人才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必然规律。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是先导。近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的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思想和观念,这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上强调统一的观念根深蒂固,从而在有形和无形中压抑和窒息了人的个性,从而泯灭了人的创造性。

造就21世纪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人才,需要我们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育方法,营造适合创造性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尊重人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培养人的创造性,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1]蒋己兰.创造性是教出来的吗[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7):112~113.

[2]Rogers.On Becoming a Person[M]. Boston:Hoghion M ifflin,1961.

[3]Helson R. In Search of the Creative Personality[J]. Creativity ResearchJournal,1996(9):295~306.

[4]Christine Fiorella Russo.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reativity and CognitiveProblem -solving Strategies of High -IQ and Average students [J].The Gifted Child Quar- terly,2004,48(3):179~189.

C960

A

1671-1246(2011)16-0029-02

猜你喜欢
创造性人格个体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