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类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011-08-15 00:53黄银华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湖北省民族院校

潘 宁,黄银华,龚 群(中南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湖北民族类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潘 宁,黄银华,龚 群
(中南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要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地位,使之得以继承和发扬,需要培养一大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作者结合文献资料,通过调查法、访问法对湖北省两所民族类院校开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两所院校已经具备开办该专业的优势与前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所民族类院校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与措施。

湖北省;民族类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

一、湖北省民族类院校开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必要性

(一)符合国家政策方向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我国体育发展的里程碑,也将对2008 年后我国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往届奥运会举办国的体育改革与发展进行分析,以及我国要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国家会制订相关政策逐渐减少竞技体育的比重,群众体育与传统体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民族传统体育将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民族传统体育本身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当前,民族问题是事关我国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民族关系是民族地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湖北省民族类院校开办该专业,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发展与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团结,能够消除各民族因地理环境、生活方式、传统文化带来的隔阂,还能强化各民族群体的安全感、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符合民族地区社会需求

湖北省民族类院校始终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体育在提高生活质量和人际交往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群众对身心健康的追求日益强烈,对体育的需求不断提高。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群众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偏爱,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他们提供健身指导,并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符合民族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符合高校体育工作的要求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健身、娱乐、教育、社交、竞技等功能,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校体育应“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1]。”开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并在高校校园内推广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情感,加深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解,同时能够拓展大学生的活动空间,丰富和完善体育课教学内容,符合高校体育工作的要求。

二、湖北省民族类院校开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所具备的优势

(一)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

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九省通衢,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257.97 万人[2],并且省内高校云集是全国的教育大省。两所民族类院校,分别是中南民族大学与湖北民族学院,每年向省内、外招收大量少数民族考生。像武术、毽球、陀螺、踩竹马、巴山舞、拔腰带、跷旱船、抢花炮、蹴球、秋千及压枷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湖北省民族地区广泛开展,参与人数多,并且深入人心。因此,两所民族类院校开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具备优秀的师资力量

中南民族大学与湖北民族学院都拥有经验丰富、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体育师资队伍和专业人才。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现有教授3 人、副教授12 人、讲师16 人,在读博士1 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3 人,在读硕士5 人。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现有教授5 人,副教授7 人,讲师22 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7人,在读硕士4 人。两所民族类院校的教师都是多年从事专业教学与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不乏有科研硕果累累的专家学者,也有专业技能突出、取得过国内外重大赛事优异成绩的青年才俊,更有长年坚持带队训练,从事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队教练工作的教师。从教学、科研、训练与运动竞赛等方面看,两所民族类院校的师资队伍都有较深厚的基础,能够满足开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条件。

(三)学科特色突出

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一直非常重视民族教育与科研工作,多年来不断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并始终把“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锻炼意识、终身健康、终身受益”作为教学指导思想。学院现开办有社会体育专业,科研方面与学校具有一级博士点的民族与社会学学院组建了两支科研团队,07 年以来在民族传统体育科研领域获得省部级社科基金3 项,湖北省民委课题2 项,湖北省教育厅课题1 项,校级社科基金4 项,出版专著2 部,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 余篇,其中中文类核心期刊30 余篇,并主编各类教材10 余部。

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长期以来立足于走特色之路,确立了以质量立院,以科研强院的发展战略。现开办有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专业,从2000 年开始形成了以高脚、陀螺、棉花球、抢花炮、蹴球、毽球、压枷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课程内容,2004 年体育学院被确定为湖北省少数民族运动项目训练基地,2007 年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近几年在科研方面,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编写专著2 部,教材2 本,在体育权威和重要期刊发表论文6 篇,在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省级公开出版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200 余篇,并承担有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1 项,省、厅级研究项目10 项。

(四)运动竞赛成绩突出

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组建有武术、毽球、珍珠球、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健美操、田径等12 支运动队。多年来在全国及湖北省大学生的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武术队曾以绝对优势蝉联湖北省高校武术团体赛十五连冠;女子珍珠球队在2005 年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珍珠球比赛中蟾宫摘桂;篮球、毽球、羽毛球、网球、体育舞蹈及啦啦操等项目稳居湖北省高校甲组比赛前三名;足球项目多次荣获湖北省高校比赛冠军。运动竞赛方面的优异表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2003 年组队代表湖北在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夺取了竞赛项目4金1 银,在表演项目上取得了1 金1 银的优异成绩。2005年在湖北省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夺得2金12 银的好成绩。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又取得了4 金、2 银、3 铜的好成绩,为湖北立下赫赫战功,并多次受到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亲自接见,被全国各大媒体誉为武陵地区民族体育一朵奇葩。

(五)硬件设施优越

中南民族大学体育运动场馆占地总面积9 万余平方米,现有综合体育馆1 座、室内恒温游泳馆1 座、标准田径场2 块、标准足球场2 块、篮球场40 片、羽毛球场21 片、网球场8 片、毽球场地8 片,并有1 座在建多功能体育馆,拥有仪器先进的体质测试中心、人体解剖实验室、运动生理实验室、健身房和多媒体会议室等现代化体育教学基础设施。湖北民族学院有综合馆1 座、标准田径场与300m 训练场各1 块、健身房、室内羽毛球场、毽球场各1 块、室外篮排球场各20 片、羽毛球场15 片、网球场2 片、蹴球场2 片、蛇螺场2 块、50m 标准泳池1 块,并建有体育测量评价、人体解剖、体质测试等多个实验室。两所民族类院校优越的硬件设施完全能够满足开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与训练的需要。

三、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关系到培养的“产品”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一直以来,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普遍强调专才教育而忽视通才教育和学生多样化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大量专才,对于跨学科和多学科的培养考虑不够,致使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适应能力弱,缺乏综合型思维和利用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 各行各业都在随着经济、文化、政治的变革而不断调整对人才规格的需求, 一专多能的全才将会更具竞争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必然会转向具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创新能力,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省民族类院校开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其培养目标应明确面向民族地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完善与调整课程体系

目前,省外已开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院校的课程体系都基本采用“平台+模块+群”的结构形式,课程性质分为必修和选修二类,经过我们调查发现许多院校该专业必修课在总学分中所占比例过大,选修课比例不足,而有些院校限选课程实际上就等于必修课程,使这种课程设置看上去更像专门的职业教育,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思路相悖(详见本课题系列论文)。其次,该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轻理论重技术,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内涵,如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容较少涉及。再次,专项理论与实践以武术与散打为主,传统养生与民俗民间体育的方向偏少。我省民族类院校该专业课程设置要突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特点,淡化竞技强调技能培养。在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课程中要逐步增加民族民间体育(如摔跤、舞龙舞狮、跆拳道等)和传统体育养生(如五禽戏、八段锦、保健气功等)的内容。此外,通识教育平台中除英语、政治与计算机,还要增加文学与艺术、历史、礼仪以及要求每一个大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道德与社会问题分析的知识能力课程[3]。

(四)进一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

我省两所民族类院校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上,一是需要采用科学化的手段与方法,运用大量的现代生物力学、人体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等实证学科知识进行指导;二是要加快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转型,积极借鉴西方体育的优秀成果,在技术方法层面运用现代体育科学理论与方法进行理性判断与创造,在制度方面借鉴现代体育文化成功的组织制度迅速发展壮大自己,在价值层面借鉴现代体育奋发与竞争的精神价值,这是民族传统体育实现现代化转型的核心与关键[4];三是支持有关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开展科学研究,特别是要注重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横向联系其它交叉学科的研究,鼓励能够运用统计学原理和人类学常用的实地调查方法进行一些“定量的”和“专题的”深入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科学研究工作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及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使科研成果能够解决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四是在学校内成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与发展中心”,重点扶持学科带头人,鼓励更多的中、青年教师参与进来,形成稳定的民族传统体育科研团队。

(五)在民族地区建立教学实习基地

教育实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检测教学质量的具体手段,是教学内容的调控环节。实习基地的建设应本着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于实践,以锻炼和提高综合能力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我省民族类院校应坚持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本科实践教学为基本任务,致力于在民族地区建设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具体操作上,首先可以有选择性的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长阳县、五峰县、宣恩县、巴东县、来凤县等民族自治州(市)、县的中学、业余体校、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及社会俱乐部签订建立实习基地协议;其次,学校和实习基地要分别制订工作年度计划与工作制度,此外双方要紧密联系,建立健全的教学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做好每届实习生综合能力的调查、评价与分析工作;再次,学院领导班子要定期进行巡视检查,确保教学实习的质量。还要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教学实习基地建设,选派专业技能好、理论扎实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重点要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教学、科研、创新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实习完毕后要认真进行教学实习分析、总结,以此促进教学实习的改革与研究。

四、结语

湖北省两所民族类院校肩负着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使命,开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并推动该学科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两所民族类院校开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要办出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还要从培养目标、生源招收方式、课程设置、评价考核、师资队伍、实习基地与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整与进一步完善。

[1] 王敏,夏俊.试论我国高校体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间的功能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7,(3):152-153.

[2] 潘宁,龚群,彭宝荣.湖北省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比较与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26(2):117-120.

[3] 于翠兰.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227-229.

[4] 段爱明,白晋湘,田祖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传承与发展[J].体育学刊,2005,12(2):54-56.

Reflections on Structuring Train System for the Specialty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ofNation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Hubei Province

PAN Ning,HUANG Yin-hua,GONG Qu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uth-Central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In order to heighten the position,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we need to train the large quantities ofhigh-caliber personnel of the specialty in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The author's demonstrates that two nation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which launch the specialty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 Hubei Province have the advantage and premise establishing the specialty byadopting methods of document studies, investigations and interviews. The paper brings forward the thought and measures for the twonation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structuring train system for the specialty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Hubei Province; Nation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pecialty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onstruction

G85

A

1009-5160(2011)02-0073-04

潘宁(1980-),男,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中南民族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YSQ10014).

猜你喜欢
湖北省民族院校
我们的民族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多元民族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