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琼
(天水师范学院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1)
高血压前期的防治
张景琼
(天水师范学院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1)
高血压前期;动脉硬化;防治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前期是血压介于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临床高血压和一系列与血压增高相关的心血管事件的前期[1],也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
2003年,美国高血压联盟(JNC 7)提出一种新的血压分类方法,即正常血压(<120/80mmHg)、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mmHg)、一级高血压(140~159/90~99mmHg)和二级高血压(≥160/100mmHg)。高血压前期是指在无降血压药物治疗前提下,2次或2次以上不同时间坐位测量的收缩压(SBP)在12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DBP)在80~89mmHg之间。我国在2005年重新修订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时,将血压分为正常、正常高值和高血压3类,其中“正常高值”等同于美国JNC 7提出的“高血压前期”。
高血压前期将公共卫生的侧重点由高血压的治疗转为预防,将高血压高危人群鉴别出来,强调处于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的持续增高对健康的影响,呼吁普通人群和临床医生认识和重视高血压前期。
长期处于高血压前期,不仅极易发展为临床高血压,而且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十分明显。处于高血压前期时可能无任何症状,但随着血压升高,可出现头痛、视觉改变、疲劳、眩晕等非特异性症状及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大动脉弹性受损、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而左心室肥厚和收缩功能的损害更为明显[2]。还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前期患者出现肾动脉硬化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血压者,也与血尿酸和微蛋白尿存在一定关系。
年龄是高血压前期共有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即随年龄增长血压增高;体重指数、腰围为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体重指数越高危险性越大;男性高血压前期患者中心型肥胖和超重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
超重、高盐饮食、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代谢综合征、高胆固醇血症等都是高血压前期发展为临床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高血压前期与炎症因子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炎症因子是参与炎症和免疫过程的与多种内分泌功能和代谢功能有关的低分子蛋白质。C反应蛋白作为主要的炎症因子,其血清水平的增加能独立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增加。
氧化应激是指人体内存在过量的无法由抗氧化物清除的氧化自由基或活性氧簇时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能使有害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研究显示[3],高血压前期患者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增高,红细胞过氧化氢酶比正常血压者明显降低,这可能是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不断清除体内过量的氧自由基产物和过氧化物酶积累增加的结果。
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研究表明,高血压前期与胰岛素抵抗相关[4]。
临床研究显示,血尿酸与未来高血压发生风险增大有关,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标志物。
目前,已鉴别出多个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有关。部分报道指出,高血压家族史也是高血压前期的一个危险因素,可见遗传因素也可能参与高血压前期的发生、发展[5]。
高血压前期患者作为合并动脉硬化、发生高血压和靶器官损伤的高危人群,其早期轻微的心血管病变往往易被临床忽视,造成诊治延误,最终发展为不可逆转的终末事件。流行病学及动物研究结果提示,如能及早识别出易患者,许多伴随着高血压的病理事件便有望推迟[5]。很多研究表明,有效的药物治疗可以逆转动脉和心脏的不良重构,如能坚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将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公布有关高血压前期处理措施包括戒烟、限制钠盐、增加体力活动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等,有合并3个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接受治疗,对合并糖尿病或靶器官损伤患者应开始进行药物治疗。
根据我国民众身体状况,对于高血压前期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仍然是最基本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戒烟限酒,坚持适量、科学的有氧运动,适当限盐;注重饮食营养,保持高纤维、低脂,富含高钙、镁饮食,增加蔬菜和水果;控制体重;注重心理调节,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合并多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患有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或肾脏疾病的患者,应进行药物治疗,把血压降到130/80mmHg以下。
[1]Svetkey L P.Management of Pre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2005,45(6):1056~1061.
[2]张曹进,陈富荣.高血压前期人群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临床研究[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6,1:40~43.
[3]Hsia J,Margolis K L,Eaton C B,et al.Prehypertens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the Women’sHealth Initiative[J].Circulation,2007,115(7):855~860.
[4]Player M S,Mainous A G 3rd,Diaz V A,et al.Prehypertens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adult population[J].J Clin-Hypertens(Greenwich),2007,9(6):424~429.
[5]凌梨梨,赵景波.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65~66.
R544.1
A
1671-1246(2011)07-0152-02
注:本文为天水师范学院院列项目资助(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