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改革的路径选择

2011-08-15 00:49
铜仁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政治改革

陈 敬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保卫处,黑龙江 大庆 163319 )

知识分子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改革的路径选择

陈 敬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保卫处,黑龙江 大庆 163319 )

政治发展的路径问题,即政治发展采用什么方式、手段来实现政治发展的目标。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促进政治发展的方式、手段有两种:一是政治革命,一是政治改革和改良。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有革命也有改革,中国的政治革命和改革是由知识分子推动的,他们都促进了中国政治的发展,加速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本文就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进行的维新变法和立宪运动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明了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

知识分子; 政治改革; 维新变法; 立宪运动

有关政治改革的分析是很多的,其中关海庭是这样分析政治改革的,他认为政治改革是政治关系和政治形势的内部调整和自我完善,是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和利益而进行的自觉行为,是政治发展由量变到部分质变的发展过程。[1]如果以此定义来看近代中国的政治改革——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有其矛盾之处。因为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是知识分子和封建官僚合作的结果,从官僚的角度看是改革、是自我完善和自我调整,是为了维护统治地位;但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思考,则是要改变中国当时的状况,是为了使中国强盛而改变中国的状况,而且是政治统治和政治制度的改变。但是这两次改革运动都没有达到目的,也没有改变现有的政治局势,没有改变当时的统治阶级,我们还是把它们纳入改良的范畴。政治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变革活动,这两次运动也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但其形式也不尽相同,在这里分开阐述。

一、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派知识分子之所以会采用政治改良的方式改变中国现状,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形势以及当时知识分子自身的状况决定的。维新派知识分子之所以要发动这场改革,从当时的形势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中国殖民化程度不断加深。近代以来在外国殖民者的侵略下,中国经历了数次割地赔款,这对国人的心灵产生了不小的震撼,但是真正使人们意识到灭顶之灾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苦心经营的自认为强大的北洋水师居然全军覆没,一个岛国摧毁了清王朝的精锐。战争的结果导致昔日曾向其朝贡的一个小国也和其他侵略者一样向清政府勒索巨额赔款并割走大片土地,这场战争及战争的结果极大地刺激了近代中国新式知识分子及部分官僚,使得他们决心改革。因为他们认为岛国日本之所以能够赢得这场战争、能够战胜强大的中国是因为日本进行了改革,是明治维新的结果,这种认识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改革。第二,皇帝及部分官僚的推动。在当时的统治集团中存在着以光绪皇帝为首的帝党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的争权活动,在两股势力的竞争中帝党处于劣势。帝党为了改变自己的劣势地位就想借知识分子所倡导的政治改革提升自己的地位,从而达到与慈禧为首的后党相抗衡的目的。从光绪皇帝自身而言,皇帝也怀有振兴自强之志,想通过改革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同时,知识分子也需要有官僚势力的支持来达到变革政治的目的。由于双方有了共同的利益,知识分子便与帝党合作发动了戊戌变法。第三,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新的器物、思想的传入,开拓了中国人的视野,使人们对封建制度的神圣性产生了怀疑和思考。经过战争的考验,通过对比,人们深刻认识到当时中国制度的落后,觉醒了的人们逐渐接受了新思想、新观念。他们积极地兴办新式学堂、创办各种宣传新思想的报刊,这些举措使具有改革思想的人数迅猛增加,为改革奠定了基础。维新派知识分子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极大动摇了封建思想对当时中国人头脑的禁锢。康有为发动的“公车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使得全国上下尽人皆知。另外,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清政府权威相对衰弱等条件也使得改革成为一种可能,甚至成为一种必然。

为什么维新派知识分子试图通过改革的方式改变中国,而不采取其他政治发展道路呢?这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及改革倡导者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第一,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缺乏强大的阶级基础。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导致资产阶级队伍不够强大,其结果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要想发动变革就必须寻找合作者,并且这个合作者必须是清王朝,否则改革就会受到内外打压,最终归于失败,缺乏阶级基础的维新派是不可能单独完成中国改革重任的。第二,近代中国不具备政治改革的良好环境。近代以来中国虽然历经灾难,但是能彻底了解中国落后原因并能思考用新的制度在中国进行政治改革的人相对较少,仅仅是接触新思想的新式知识分子和部分官僚,普通百姓很难对改变政体、改变社会形态有足够的认识。所以,提倡改革的知识分子和帝党不可能形成一呼百应、揭竿而起的局面。第三,变法参与者本身具有局限性。维新派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的转变不够彻底,不能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光绪皇帝为首的帝党虽具有皇帝之名,但是缺乏权威性,不能使改革贯彻执行。新式知识分子具有新思想,能认识到中西方在政治制度方面存在的差距,并要求改变中国现有的政治制度。但是他们却接受甚至拥戴着他们的君主,维护着君主制度,他们反对用暴力的方式改变现有局势。知识分子数量的多少也限制着其所采用的变革社会的方式。对新思想的接受和拥护是进行变革的前提,缺乏强大组织队伍支持的维新派知识分子只能和光绪皇帝为首的帝党互相利用,进行合作来完成政治改革。

二、清末宪政运动

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也是不可违背的。清末的政治改革也不能摆脱这一社会发展的规律。清王朝的统治者镇压了维新变法运动,但却成了维新派事业的继承者,进行了近代中国的第二次政治改革运动——清末宪政。在维新变法之后中国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在之后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三种势力:占统治地位的是清王朝,以慈禧为代表;一直推崇立宪制的维新派即立宪派,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不断发展壮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孙中山为代表。他们都想使中国的政治发展沿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但事实上他们谁也无法左右政治发展的方向。正如恩格斯所言:“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的、不自觉的和不自主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2]清末中国的政治发展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特别是清末新政时期的社会发展更是印证了这一事实。国内外的形势发展使立宪派的主张得到认同,清政府为维护统治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清末宪政运动的发生。清末宪政的发展过程并不是某一种势力所能左右的。

清末宪政改革是清政府维护其中央权威的需要。在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太后的废帝举措使部分官僚和封建势力对她产生了背离,要求恢复光绪皇帝的帝位并公开进行了反抗。在义和团运动中,慈禧试图利用义和团抗击外国势力的做法招致部分人士和地区的坚决抵制,如在东南地区就形成了“东南自保”。中央权威的丧失使其对地方的控制大为减弱,部分官僚和地区公开对慈禧说“不”。慈禧利用义和团维持统治的愿望没能实现却引来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这也更加激起了爱国人士的忧患意识,他们也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形势的急剧变化使清王朝到了一个选择变与不变的关键时刻。为了维护政权、维护统治就必须做出改变和调整,要顺乎民意、树立形象、建立中央权威就必须求变。于是慈禧在1901年在西安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一道“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的“新政”政治动员令,政治变革又回到了中华大地。

清末十年被迫推行的“新政”,其改革举措远比戊戌变法的范围广泛而有力度:在政治制度层面,从改“官制”扩展到“预备立宪”;在经济制度层面,从奖励农工商业,扩展到试图确立以个人为本位的财产制度;在军事制度层面,从编制新式陆军,扩展到确立近代军制;在文教制度层面,从设立学堂、改革科举,扩展到废除科举,建立近代学制。[3]这一改革过程和内容是比较快也比较全面的。同时,在改革过程中有清政府的主导作用,有立宪派知识分子的引导作用,也有各种新兴社会群体,如商界、学界的共同努力。新政从其结果来看是没能成功,没能完成其颁布的政策,没能实现强大中国的目的。但新政对政治发展的贡献不在其结果,而是在于发展过程,就过程来说是对政治发展的巨大推动。在推行新政过程中创办的刊物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政治制度以及平等自由等思想的传播,增强了人民的民主意识和民权思想,也冲击和推动着清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宪政活动。要求开国会、成立责任内阁的请愿活动使立宪派和下层结合起来,形成了上下结合的立宪运动。从长远来看立宪派的宣传活动和各种请愿活动为革命的爆发作了准备。

三、结语

政治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变革活动。一场成功的政治改革不仅需要有强大的中央权威作保障,还必须要有周密的改革方案,要有坚决的改革决心和总体动员能力。清末的这两次改革虽说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但由于其没有强大的中央权威作保障,也缺乏彻底改革的决心和周密的改革方案,所以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也使改革处于两难的境地,改革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而当时中国面临的环境却越来越险恶;改革需要一个权威的中央政权有步骤有计划的推进,而中国的权威却在逐渐地衰退和流失,改革也就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失序;改革需要时间和金钱,而中国改革面临的形势刻不容缓,没有缓和的时间,源源不断的战争赔款也使改革缺乏经济支撑。但无论成功与否,无论其改革的目的如何,计划是否周密,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末新政运动都对中国政治发展做出了贡献,使中国无论是在政治民主、新制度推行还是政治文化宣传方面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1] 关海庭.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8.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8.

[3] 谢放.制度创新与中国现代化—从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J].中华文化论坛,2002,(1):55-56.

[4] 刘振岚.戊戌维新运动专题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 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6] 陶东风.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Intellectuals’ selection of Modern China’s Political Reform

CHEN Jing
( Hei Longjiang Ba 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aqing, Hei Longjiang 163319, China )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can be defined to use which approaches and measures to achieve political goals.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y development, there are two approaches to promote political development:one is political revolution, and the other is political reform and improvement. They both happened in modern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 Chinese political revolution and reform is driven by the intellectuals, who have promoted China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ed the cours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deeply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and the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intellectuals launched in modern China to clearly understand the selection of modern China’s political reform path.

intellectual, political reform;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the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责任编辑 马俊锋)

D69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3-9639 (2011) 02-0041-03

2011-01-03

陈敬(1981-),男,河南南阳人,硕士,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制度。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政治改革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改革之路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瞧,那些改革推手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