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看待武侠小说、影视作品在武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2011-08-15 00:49:04肖洪艳辛治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8期
关键词:李小龙武侠功夫

肖洪艳,辛治国,刘 科

(大连海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3)

辩证看待武侠小说、影视作品在武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肖洪艳,辛治国,刘 科

(大连海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3)

武侠小说及武侠影视作品在武术的传播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培养了一大批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习武热情。然而根据笔者研究发现,过度的影视、小说推广必然会使武术的传播起到相反的作用。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作品应适可而止、点到为止。

武侠小说;武侠影视作品;武术传播;负面作用

从20世纪30年代中央国术馆派出的柏林奥运会表演团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武术的国际化进程可谓举步维艰。改革开放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展开轰轰烈烈的讨论和尝试。无论大型赛事的举办还是商业化的运作,都对武术的国际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此需要提出的是,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在武术的国际化传播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武术传播和推广的一支奇兵,特别是在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至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作用人群。

一、“武侠小说”和“武术影视”

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书籍以及影视作品是当今社会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特别是影视作品,自电影和电视发明至今,一直影响甚至可以说主宰着当今人们(特别是年青一代)的业余生活

武侠小说通常指的是描述“侠”通过“武”的手段所进行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等事迹的小说。武术影视至今虽没有正式的权威的定义,但在相关理论研究中,它是功夫片、武侠片、武打片等表现形式的形象概括。武侠小说也好,武术影视也罢,万变不离“武”的形式和“打”的根本。

香港的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堪称华人世界“武之风尚”的典范。金庸、李小龙、成龙以及后来到香港发展的李连杰等诸多“武学”大家都堪称武术的一代大师,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极其巨大和深远,对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金庸等武侠小说家的作品以及20世纪90年代早期或以前的影视作品(如成龙的《醉拳》系列和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系列)中,多以古装和“套路打法”(笔者临时用于描述类似于套路对练打法的武术表演形式)为主,主要体现武术的拳种、流派、器械和套路等形式。而李小龙大师则将中西武术结合,以一种更世界化的搏击影视应用于武术影视作品,将中西搏击术和搏击格斗的时尚因素应用于影视作品中。

二、武侠小说和武术影视作品对武术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扩大武术的宣传

一直以来,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作品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比如,《射雕英雄传》等系列小说,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诸多武打影星系列电影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市场和热爱人群,其受欢迎程度决不亚于当今最红、最受追捧的歌星和影星。据相关调查显示,东南亚有尽65%的武术爱好者最初是受武侠小说和港台、大陆的武侠影视作品影响而关注,进而喜欢、学习武术的。当年《少林寺》的热播所引起的国内习武热潮,以及近年《李小龙传奇》、《叶问》的轰动所带来的国内外咏春拳的学习热情高涨,在国内外极受追捧,都是武术作品所带来的。

2.功夫,特别是功夫明星银幕形象的渲染对武术的积极作用

功夫,特别是功夫明星在银幕中的竞赛表演和肌肤渲染的人物形象对于武术的传播和宣传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功夫明星李小龙虽英年早逝,可短短几年中他创造的截拳道和他的银幕形象都深深扎入国内外人民的心中。特别是美国,截拳道不仅仅是军警各界训练的必须功法和本领,还令美国以截拳道的诞生地引以为豪。李小龙的功夫和影视作品深深植入世界人民的心中。自李小龙逝世之后,追随者们成立了各种各样的追思会来纪念这位武术和影视大师,相伴而行的各种武术交流则对截拳道的母体——武术,则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推广作用。

3.侠义深入人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武侠小说或影视作品所宣扬的侠义精神以及追求道义、匡扶正义等习武精神从内心深处感染着每一位读者或影迷。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不仅净化了他们的心灵,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家庭的和谐,响应了中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

三、武侠小说和武术影视作品对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的负面作用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一件事物的存在既有其积极的因素也有其消极的成分,武侠小说和武术影视作品亦是如此。在积极推进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限制了武术国际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一些不实描述和武功将会对武术的传播起到抑制作用。

1.自我意识膨胀,容易使人沉浸于侠客的浪漫和辉煌之中

在一些武侠小说和武术影视作品中,武术(或功夫)代表着一种无所不能的气概和力量。当读者或观众看完之后就会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意识的膨胀、一种想动手的冲动,一种锄强扶弱、匡扶正义的“超人感”由此而生,很容易沉浸在侠客的浪漫和辉煌之中。这种意识使观众或读者在激情燃烧的背后丧失自我,引发一系列冲动造成的失误。

2.虚无幻想的练功和不切合实际的“功力”,容易使练习者误入歧途

诸多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所描述的功夫是无所不能、天下无敌的,并且是看了一眼或吃了某种东西就立刻学成的足以独步天下、号令江湖的武功。这种作品在使学习者内心欲望膨胀的同时,也会在经历漫长而枯燥的学习中产生学习定位落差而丧失学习兴趣,进而放弃武术的学习。也会使某些学习者整天期盼上天的眷顾,能走进一个什么山洞像段玉一样发现凌波微步,而产生守株待兔的想法。在笔者给国外留学生上课过程中就曾出现过有留学生点名要求学习“黯然销魂掌”的实例。

3.真功夫和假功夫

在笔者武术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外课程中,学习者对武术的认识仅仅体现在李小龙的功夫和《卧虎藏龙》等影视作品所描绘的“飞檐走壁”上。真功夫和假功夫(或者说武侠小说或影视作品中的武术)到底差距有多远?客观地展示武术的魅力和神奇,能解开习武者心中的系列谜团,使其正确和客观地认识武术。而武侠小说和武术影视作品中的武术若一味追求效果而丢失自我,则将在很大程度上误导易感兴趣人群,造成在武术发展和推广过程中的道道门槛。

4.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容易使练习者过早地丧失学习兴趣

人们接受事物特别是肢体语言学习的过程一般分为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和巩固阶段。在学习初期的泛化阶段,学生学习动作只停留在动作的表象阶段,对动作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动作僵硬很难完成动作。弓马步等功法的练习是一个枯燥、痛苦的煎熬过程,学习者假若在此期间行为和思想原意识产生偏差,就容易产生放弃情绪或事实,就会对武术的传播过程造成很大的破坏性影响。

武侠小说和武术影视作品等与武术相关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武术的知名度,对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性作用。然而,小说和影视作品仅仅是武术的一种艺术化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等同于真实的武术。以辩证法的角度来说,武侠小说既能促进武术的发展也受武术发展的制约,同时也会对武术的发展产生反作用力。假若在宣扬武侠小说和影视武术作品的同时不尊重武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则会影响和制约武术的国际化深层发展。

[1]宋永加,辛治国.武侠小说与武术发展的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2]余小平,李率文.武打影视在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2).

[3]石健.民国武侠小说对中华武术的弘扬[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6).

[4]代凌江,赵斌.浅谈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对峨眉山武术的误读[J].搏击(武术科学),2008,(7).

[5]石华毕.从文化视角看武术文化传媒[J].搏击(武术科学),2010,(4).

[6]张德胜,姜晓红,于淼,张素芳.武术文化的当代传播方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5).

G8

A

1673-0046(2011)08-0169-02

猜你喜欢
李小龙武侠功夫
李小龙:传统文化的守护人
学与玩(2022年12期)2023-01-11 06:39:00
武侠风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嘿!这才是武侠
武侠影后郑佩佩
海峡姐妹(2018年12期)2018-12-23 02:39:00
很帅气!小学生模仿李小龙秀健美发达肌肉
武侠教室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迷你李小龙的奇幻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