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专业化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1-08-15 00:49:04蒙宏洁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英语专业专业化

蒙宏洁

(钦州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大学英语专业化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蒙宏洁

(钦州学院,广西 钦州 535000)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大学英语专业化教学把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英语重新产生新鲜感,满足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因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大学英语;专业化教学;兴趣培养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习过程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一直是英语老师努力的目标。

蔡基刚教授对全国289所院校1282名教师进行调查,42.8%的大学英语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笔者通过对本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009级120名学生进行调查,也发现只有40.8%的学生表示对英语学习感兴趣。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多数的大学生对英语学习如此了无兴趣呢?

如果说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主要来自于他们对英语的新鲜感和好奇,那么中学生则是因为升学的需要。在中学,英语作为一门主科,在学生的升学中一直占着很重的分量,不管喜欢与否,学生都得让自己认真学好英语。进入大学后,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不考虑四、六级考试的话,英语只是一门公共课,只要学期考试合格就可以了,所以学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就下降了。另外,新学期伊始,大学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对于大一新生来讲,是陌生而新鲜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发现大学英语每学期课时有限,老师教学任务又重,不能兼顾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能力的培养,更主要的是,教学内容和中学有严重的重复,很多学生感觉大学期间学习英语是为了过四、六级考试,与中学时期为升学考试而学无多大差别,因而产生学习疲劳感。正是这种年复一年、同一内容同一目的、看不到任何实际使用用途的英语学习必然将他们最初从中获得的新鲜感和享受感消耗殆尽。

许多教师、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也从多个方面去探索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途径,他们大多从教学手段、授课方式、课外活动等方面去着手,这些方面的努力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但是对于关注自身发展、就业的大学生来说,这些还远远不够,只有能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专业化教学,以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方式来强化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同时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将来能在工作中用到的英语是激发他们英语学习兴趣的好办法。

所谓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就是指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方式可以借鉴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除了语言技能的训练方式之外,还应该开设知识性和研究性的英语课程,以此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扩大知识面,同时还应开设英语文化类型的课程。这是对大学英语专业化的普遍定义,如要把这一普遍定义具体化,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教学方法的专业化,即打破大学外语公共课原来综合英语一惯制、单一化的模式,参照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学习内容分设成几个不同的课程或模块,实行“专业化”教学。二是教学内容专业化。在学生掌握英语基本语言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有关的英语词汇、英语文章和有关的资料,使英语教学在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在内容上与特定的专业和职业有关,把词汇句法和语篇放在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应用上。

为什么实行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通过课题实验,我们发现主要有下面几方面的原因。

一、能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学生刚进入大学,对于学习有一定的迷茫,因此,当被问及为什么学英语时,39.6%的学生认为是升学的需要,36.4%认为是就业的需要。但被问到对大学英语学习的预期目标时,83%的学生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只有10.9%的学生是希望掌握与所学专业有关的英语并能用之进行工作。也就是说,在学生的观念里,英语学习的目的还是为了考试,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能写所写专业论文的英语摘要,能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能为自己增加更大的胜算几率。2009年大连国际IT人才招聘大会吸引了戴尔、惠普、华为等200余家企业参加,提供需求职位5000余个,应聘者也高达近2万人,然而60%的应聘者因尚未具备专业英语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落选,其英语水平与职位所需要的英语能力相差甚远。可见,学生要适应未来社会工作中的要求,不能光以考试作为学习英语目的,而应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Bruner曾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某科目的兴趣,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明白学习这门科目的重要性。通过大学英语专业化教学,学生有机会接触、操练相关的专业英语,唤醒了他们的专业意识,明确学习的目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课程设置能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和自豪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因为求新 (喜欢了解或学到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是正常人的心理。学生的直接兴趣是与学科内容和教学过程本身相连的。我们课题实验第一学年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新颖性。与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英语一向以来采用的综合英语一上到底的单一模式不同,我们尝试如英语专业那样分阶段、分模块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第一学年我们开设了语音课、口语课、语法课、听力课和综合英语课。前12周每周一节小班语音课,讲授语音语调,为紧接着开设口语课作铺垫。从第一学期的第13周开始至第二学期末,每周开设一节口语课,共23节。同时每周一节听力课,两节综合英语或语法课。授课老师像英语专业那样专门教听、说、读、写、译课程,使大学英语的授课方式彰显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这样由专门的教师负责相关内容的教学,形成专业化授课方式,像专业化培训机构那样专业培训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实际综合运用能力。此举深受学生的欢迎。以语音教学为例,尽管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曾有过相关的学习、训练,但中学的侧重点很大程度是为了高考,所以学生不是特别重视语音的学习,老师也只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入,没作系统的总结、训练。因此有部分学生不能认读音标,分不清什么是辅音、什么是元音,更不用说按照音标拼读单词了。因为读音不准确,所以在课堂上就羞于开口,即使有课堂讨论,他们也不参与,交际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如训练专业学生一样开设了专门的语音课,旨在纠正学生以往不正确的发音。在语音课上,通过group work,pair work等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系统地复习了音标、音节、重音、爆破音、连读以及相似音的辨析等相关知识,并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纠音,学生们兴趣盎然。通过训练,学生发音变准确了,开口说英语有了自信心,在课堂上乐于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这种教学方式让他们感觉是在外语学院上课。这种类似英语专业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有新鲜感,能领略不同老师的教学风采,能产生一种自豪感。

三、专业英语的学习能满足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

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他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种,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兴趣都是以需要为前提和基础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的。

(一)专业英语的学习能满足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需要

一般来说,专业英语是指结合了专业知识的英语。英国语言学家Strevens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专业英语的特征时指出,专业英语“内容上与特定的专业和职业有关;词汇句法和语篇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应用上”。因此在学习专业英语时,由于学生正在学习或已经学习过相关专业的课程,对于课程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在阅读相应的英文教材可以比较容易地看懂文章内容;而且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专业学习中的专业知识再次进行讲解,也巩固了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进一步促进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这样,英语的学习与专业知识的学习能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学习的目的。

仍以我们的课题实验为例,经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英语基本技能得到了一定的夯实和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入专业英语的学习。本课题是以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因此我们所选用的专业英语以计算机英语为主。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选编教材,在学生正式接触计算机专业英语之前,先给学生介绍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分析、专业词汇的构词法分析,专业资料的阅读与翻译及常用语法介绍等内容,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主要选择计算机硬件知识部分(包括硬件基础知识、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软件知识部分(包括操作系统、数据结构、C与C++编程语言及数据库原理)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知识(包括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CAD与CAI以及ERP技术)。虽然只是些基础知识,但学生们却兴致很高。跟以往以文学、文化、语言等内容为主的课文内容不同,专业英语跟学生所学的专业密切相关,如学生就有一门课程是C++编程,这样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能联系到专业知识,学专业的时候能联想到英语,英语的学习与专业的学习相互促进,不但能强化专业知识,而且能提高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帮助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正是因为其实用性才让学生如此感兴趣。

(二)专业英语的学习能满足学生提高个人竞争力的需要

个人竞争力是指个人在某一事项的竞争中获胜概率的大小,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准确地说就是个体区别与其他个体非同一般的地方。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提高个人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高校教育提供的仅仅是个人基本的能力和素质,在大学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求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脱节,通常大学的课本知识是落后于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的,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一名毕业生在网上说到“关于C语言,大学教的是Turbo C++软件,现在微软最新的编程软件是Visual Studio2008”,因此快速、准确地获取国外最新的相关技术和动态信息能让学生领先于其他人。而专业英语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工具,专业英语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其阅读科技英语资料的能力,获取所需的专业知识。就拿计算机专业英语来说,计算机专业离不开英语。实际上可以说英语是IT的行业语言。如果计划明确,方法得当,通过大学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英语水平的突破,更是计算机水平的突破。如果能养成用计算机英语的好习惯,突破使用计算机英语的障碍,就能成为高手。认识到这一点,学生就会对英语产生较强的学习动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的关键,而在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专业化教学,能强化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在英语学习中融入简单的专业知识,既学了英语,也对掌握专业知识有所裨益。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大学英语专业化教学的模式,增强其实用性,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1]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桑艳霞.浅谈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9,(7).

[4]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G642

A

1673-0046(2011)07-0134-03

此论文是校级课题《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验研究——以钦州学院为研究个案》(2009xj B0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英语专业专业化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26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30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新闻传播(2015年6期)2015-07-18 11:13:15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