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萍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个创新点
宋丽萍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确立,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及培养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关键字眼和热门话题。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对此进行的思考与探讨见仁见智,笔者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从教育观念、制度设计、实施途径、目标设计、文化氛围这五个方面提出一些思考,求教于同仁。
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创新点
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多年来十分期盼却少有深入研究、少有实践的一个问题。中国教育的状况是个人、家庭、社会为教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培养出的杰出创造型人才的几率太低,将本应成为优秀的动力型人才培养成为普通的螺丝钉,造成中国社会人力资源与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高考状元纷纷报名港大及高考弃考现象都向我们敲响了高等教育必须改的警钟。高等教育改革的宗旨在于能否培养出及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新型教育体系,该文试图从教育创造的规律出发,探讨创新型人才培育的几个创新点。
教育观念是对于教育的本质、教育目标、教育使命、教育组织形式及教育的功能的认识及看法。教育观念创新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和再认识,并基于这种认识而采取的革新。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观念的创新,而在传统教育观念里,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开发人的智力,其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其使命就是传授前人知识,其组织形式就是课堂教学为基础体系,其功能就是培养人才。一直以来,这种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这种重智轻德的培养模式必然导致片面发展,培养出的人有智商无智慧,有知识无文化,有文化无修养,有欲望无理想,有目标无信仰。就教育目标而言,传统观念往往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关注个体的差异性,从而不能发展个性,因此就没有创造性,而以课堂为基础的教考体系,造成学生光学不问或光学少问,标准答案教育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就教育功能而言,高校要将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才能在实践中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推进教育观念创新就是要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目标、教育使命、教育组织形式及教育的功能等方面解放思想,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成就人,使其成为他自己。好的教育发掘学生天赋,发展学生强势智慧,培养学生创造力,给学生自信。因此,教育的使命就是激发学生潜能,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人格。现代教育应当给学生三个层面的东西:知识、方法、视野。知识,也只有成为对人的发展有效有用,才会愈多愈好;也只有内化为自身能力,才会有效有用。所以,面对思维活跃、信息灵敏,求知欲旺盛的新一代大学生,教师不应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新视角的提出者、新问题的发现者、新思维的探索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能力和习惯。这样的教育观念,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提,基于这种观念的具体制度应该是区别于传统的。
制度是大学教育质量的保证,高校制度设计必须体现人才培养的新型教育观念,成为教育观念的保障和具体化。高校制度分为调控、指引其发展的外部制度和大学自身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的内部制度。法律、道德规范、政府对大学的指导等是大学的外部制度,外部制度创新的方面很多,重点在于顶层设计和理顺政府、社会、市场、学校之间的关系,这是问题的另外方面。本文主要从高校自身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的内部制度方面来探讨。内部制度创新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点上:其一在高校管理上,要针对长期以来行政人员“因人设岗”而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状,淡化金字塔式的行政管理,根除严重的官场做派,实行扁平化管理。党政对教育的管理要从功利化向基于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化,从行政化向人本化转型,学校运转要从围绕领导转改变为围绕人才、人才培养转。其二是人事激励制度上,要建立科学的用人制度、唯才是举的晋级评职制度,特别是人性化的成长培养制度,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成长成功的途径,都能体验成就和价值。其三是分配激励制度上,高校在从“蛋糕分割”制度转向项目拨款制度,将财力、物力向人才类项目、创新类项目转变的同时,还应坚持抓基础类、抓特色类项目。其四在招生选拔制度上,学校要从“唯分数是招”转型到“唯能是招”,避免高分低能的情形出现,大力发掘那些奇才、怪才、偏才,彻底改变现行招考制度。其五在教师考评制度上,不能搞“一刀切”的评价制度,应体现因人评价原则,让那些科研优长型、教学优长型、技能优长型教师才有所用、能有所专。其六在学生评价制度上,学校要建立学生人格评价量标和学业评价量标,人格评价量标引领学生“成人”,学业评价量标引领学生“成才”。同时还要建立学生优势潜能或特质评价制度,引领教师从知识教育转变为方法教育,从教书转变为“识才”,学生从“通才”转向“特才”的发展方向。
大学教育的任务有两重性,一要教书,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二要育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可现实的教育现象有一种是专业分得过细,重视专业教育,急于培养有用之才,忽视人文教育,培养出的学生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术,但缺乏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一要敢于进行教育方法创新。创新教育是符合教育价值追求的变革,其创新性在于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帮助学生认识、发现有意义的新事物、新知识、新方法,掌握其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二要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交融。因为创新型人才的构成要素包括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创新精神来自于人文教育,创造力来自于专业教育,二者的结合是当今社会发展对大学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的结果。努力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几点:一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创新性教育的意识。与传统教育观念相比,创新教育观念强调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强调创造力的培养。二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研究性教学,注重参与式教学,注重动手实践环节,注重改革考试制度。三是加强综合素质教育。要不断克服当前高校教育中功利性过重,不断强调共性的弊端,要以德育为基础,加强体、美、劳、心理、创造性及其他教育为内容的有机整体。四是社会实践。时间上,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条件,空间上发挥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科技文化建设的功能,为学生提供舞台;硬件设施上,推进教育网络化、信息化进程,为学生运用、获得信息资源提供手段;软件设施上,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形成严肃公正的学术风气,为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状况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整体上思考高等教育的目标定位,那就是探索“人之为人”的教育。今天的高等教育,效益提高,规模扩大,系统完备,但唯独荒芜了人,走向了教育的反面— —教养的因素日益减少,训练因素不断强化,许多所谓的“人才”却小型化、空心化,既无大智慧,又缺乏起码的人格教养……诸如过强的成败观与过弱的是非观、过少的文化素养、过窄的专业素质等。“人之为人”的教育要求大学的教育目标不能亦步亦趋地跟着社会风气走,不功利、不唯利,不以科研经费、教师出版和发表的论著数量、就业率、标准考试分数等硬性指标作为指挥棒,而是发挥独特的引领作用,从容冷静,超脱小利益之争,对社会保持较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批判功能,保持闲暇的时间和诗意的想象,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坚守内心的宁静,从而学会宽容、学会谦让、学会和谐、学会担当。总之,大学带给社会的东西,不一定是社会的欲求,但一定是社会的需求。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离不开很多因素,特别是文化的因素,这好比合适的泥土和环境,那些潜在的天才和具有创新潜能的人只有在环境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时才可能“破土而出”,成为现实。因此,从社会到高校都要营造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
就高校而言,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文化底蕴和大学精神,往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产生价值上的凝聚、导向和教育功能。要实现这种功能,一是要营造一种百花去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倡导学术自由、民主,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追求科学、追求真理。二是要在全校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人们最深的体会是:只有在快乐、宽松的环境和氛围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思维才会活跃,创新潜能才会竞相迸发。因此,宽容成熟的人文环境一定是能包容错误和允许荒诞的环境。三是要营造一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环境。确立面向全体、关注全面,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的多元质量观和人才观。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切实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同等对待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真正实现学生各方面潜能的充分发展。四是营造一种尊重个性,公平竞争的学习环境。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和创新的气氛中深化好奇心与兴趣,在竞争与合作中养成独立思想、自由言论、尊重不同思想和观点的良好学术品质,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直觉、悟性和洞察力。
[1]纪大海,杜萍.顶层设计:高校人才培养新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2.
[2]任宗哲,任保平.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推进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9,(15/16):39.
[3]潘艺林.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与路径思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9,(23):36.
[4]郭广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J].中国高等教育,2011(5):15.
G64
A
1673-0046(2011)11-0107-02
教育部“十二五”规划项目(BEA11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