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英娟
(鸡西大学,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日语视听教学改革
——日语国际能力考试中听力测试的启发
曲英娟
(鸡西大学,黑龙江 鸡西 158100)
随着中日两国贸易往来的不断增加,在中国,学习日语的人越来越多,日语已经成为英语之外人们最关注的第二外语。日语能力考试是以考察并认定日语学习者能力为目的的大型国际考试,是日语学习者最重视的专业性等级考试。日语能力考试已经成为具有很高信度和效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日语教学的重要考试。
能力考试;听力;日语教学;研究;启发
日语学习的五项技能“听、说、读、写、译”中,“听”是排在首位的。据刘润清教授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听”占据40%的比例。如果听不懂对方的语言,就不可能进行顺利沟通,可见听力是日常交际成立的不可或缺的能力。
听力在日常交际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那么在日语教学中,视听教学占据着怎样的地位呢?以我系日语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认为,最基本的日语视听能力是五项技能中最弱的一项;60%以上的学生认为,与日语精读、会话课相比,日语视听课时太少;30%左右的学生认为,现在正在使用的日语视听教材不适用;80%的学生认为,自己所接受的日语视听课教育对提高本身听力能力作用微乎其微。总之,听力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据日本国际教育学会统计,在日本语国际能力考试中,没有语言环境的海外学习者听力得分相当低,近些年的平均成绩还没有超过55分。而且大多数参加考试的学生都认为,听力是最难的部分。
论文通过对日语国际能力考试听力部分的研究,探讨如何对现行的日语视听说教学进行改革。
听力考试的特点。日语能力考试中的听力考试一般取材于日常生活情景,考生可以在适当利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力求具体的解题方法。也就是说,听力考试的内容很贴近生活,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
听力考试的模式。日语能力考试包括文字、听力、读解、语法四大部分,听力是第二部分,问题为有图题和无图题两部分,题目为会话文和短文,以录音的方式播放,级别越高短文类型的题目越多。
听力考试的类型。从信息的角度大致可分为:完成任务、规则法则、情报综合、推测意图、对照核查、顺序再构成、事物人物的认定鉴别等。
听力考试中对语言、语法的考核。级别越高,对语言和语法能力的要求越高,考核词语的70%是四级词汇,不太涉及一级词汇,即便是一级考试也只包含3%左右的一级词汇。而语法的考核更是无处不在,大部分出现的是三、四级语法现象,在听力考试中很少出现一级语法。
文化因素的影响。日语国际能力考试是没有文化倾向的考试,但是,由于出题者是日本人,日本文化势必会影响出题者的思维。因此,出题者经常会以测试学生赴日留学的能力为目的,设置一些带有日本文化因素的题目。所以了解一定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对于听力考试也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对日语国际能力考试中听力测试的研究,日语视听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第一,更加注重视听课教材的选用。视听课的教材应该更贴近生活,内容丰富新颖,练习生动活泼,且难易程度循序渐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兼顾其规范性和创新性,使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跨文化交际等内容和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与融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第二,革新视听课授课形式。视听课的传统授课模式一般是教师讲授新词、语法、句型等,反复听几遍录音以后,翻译听过的内容,然后教师纠错,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根本没有“视”。授课的重点往往偏向于单词和语法,而忽略了真正的“视听”。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首先改革的就是授课形式。学生应该无课本上课,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听、反复听,尽量复述自己听到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听解能力。
第三,丰富视听课教学手段。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等资源为学生模拟各种情景,一段录音之后,学生虽不可能完全听懂,但要培养学生根据语音语调或是肢体语言进行合理的联想、揣测、判断,再对听到的片段、零碎进行加工、组织、整理,最后达到对整个听力内容的掌握。
第四,加入适当的日本文化介绍。结合其他科目的教学,在视听课上,也应该适当地渗透一些日本文化,比如日本人对天气变化的关注度、人际关系的重视度、日本众多社会问题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听力考试的应试能力。
[1]侯仁峰.日本语应试指导——听解篇[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2]香取文子.日本语能力测试出题倾向对策[M].北京:外国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邹申.英语语言测试[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8.
G642
A
1673-0046(2011)01-0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