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维护策略

2011-08-15 00:49高建昆李佳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心理健康职业

高建昆,李佳峰

(1.云南财经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1;2.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教育研究与探索〕

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维护策略

高建昆1,李佳峰2

(1.云南财经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1;2.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文章讨论了职业压力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了造成教师过度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

教师职业压力;心理健康;策略

教师所扮演的角色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广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新时期,教师面临着来自职业和生活各方面的挑战和适应要求,因缺乏应对压力的有效策略,有不少教师已经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幸福产生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现代教师教育和专业成长必须尽快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教师职业压力现状与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

调查显示,教师中感到压力较大和压力很大的共占72.47%。史美东认为,高校教师存在职业生存压力、学历压力、职称压力、教学压力及因个人性格与观点等自身原因带来的压力。不同类别的教师,压力感有所不同。青年教师,存在着教学经验差、讲得多、讲得乱、知识抽象度不够和迁移广度不够等压力;中年教师的压力源更多,如由盛转弱的体力,更年期的烦恼等;此外,中年女教师更面临着情绪控制能力差的困扰,工作压力多与学生的成绩、升学率、纪律,与教师自身的学历、业务提高等因素有关。

教师体验到的职业压力过大,会使教师在心理、生理、情感、认识、行为等方面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心理方面,易焦虑,情绪异常;在生理方面,经常产生疲劳感,缺乏精力,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在情感方面,易情感失常,体现为职业观中热情和动力的丧失;在认识方面,自我效能评价下降,体会不到成就感,容易产生职业厌倦。在行为方面,职业压力大的教师会行为冲动,减少与学生的交往,易与学生发生冲突,同时对工作失去兴趣,工作积极性低。

在长期压力下,教师特别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研究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具体来说,职业倦怠是工作过度负荷,是工作动机的改变,是工作疏离,是身心交瘁的征候,是对工作感到厌倦。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稳定、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影响着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

二、造成教师过度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

首先,横向的社会比较造成心理失衡感。相较于公务员高薪而言,社会提供给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过低低工资待遇给他们带来了较高的潜在心理压力。教师除了上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指导课外活动、做学生思想工作、家访、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等。超负荷的劳动付出与教师微薄的工资收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导致教师产生了心理失衡和心理压力。

其次,社会对教师角色要求混乱,对教师的要求过高。当前很多家长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过多地寄托在教师身上,例如因学生上网成瘾,教师、校长被问责的事情屡屡出现。

再次,社会的变化。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新旧交替和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各种思潮汹涌澎湃,价值观念多元化,生活方式也不断变化。社会要求培养新型劳动者的要求与教师知识和技能的老化而产生的紧张和焦虑的心理冲突;社会提供的个人发展机遇的增多和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的心理冲突;社会要求解除学生的精神心理问题与教师在教育中产生的“有心无力”的情绪冲突。此外,当前教育系统诸如减负等改革,给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国家减负政策和分数至上的社会大氛围中寻找平衡点,由此而感到有较大压力。

(二)学校因素

首先,学校管理上的不足及激烈竞争的影响。人事与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学校从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变成竞争激烈的场所。这一现状给教师造成职业危机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引起了心理障碍。此外,在考核评优、职务、职称晋升中由于相关法规政策的缺陷以及监督机制的不到位,以致出现一些不公正现象,也会导致教师消极、焦虑等情绪的产生。

其次,学生与教师的负性交互作用。超负荷的劳动强度,让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长期处在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而此时,若学生不愿学习、不听话,无疑是给他们脆弱的神经加载过重负担,这也是为何体罚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最后,难以处理好学校内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教师在人际关系、学识水平、职业经验、职称、经济收入以及家庭方面比不上中老年教师,因缺乏自信,所以对周围人际关系敏感。45岁以上的教师,随生理机能衰退,心理活动水平逐渐下降,会出现不自在及自卑感,因而人际关系敏感。

(三)家庭因素

作为普通人,家庭经济窘迫、休闲时间难消闲、子女升学与就业压力大、为子女前途操心过多等问题让身兼父母、子女等多重身份的教师愁白了头。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时代,教师的心灵更是倍受冲击——是固守安贫乐道的传统,遵循我们这个古老国度为人之师的标准,还是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为子女创造更好的平台而投身市场经济大潮?这些内心冲突如果处理不好往往带来许多烦恼,甚至发展为心理疾病。

(四)个人因素

教师自身存在心理脆弱、抗挫能力差、自卑感较强、遇事敏感、羞怯、退缩、紧张等心理素质不佳等问题。

三、社会、学校、教师自身三管齐下维护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一)社会层面

教育部门及大众传媒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教师职业,客观认识教师职能,减少和避免对教师产生“孩子的一切交给老师”的过高期望,引导家庭和社会力量支持和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

其次,家长和各界社会力量要做好孩子的“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对教师的爱报以爱,让爱成为师生之间友好交往的桥梁,为师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此外,社会要树立“尊师重教”、“科教兴国”的良好气氛,为教师营造一个维护教师职业威望的社会氛围,创造一个融洽、温馨、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切实解决他们过重的心理负荷。

(二)学校组织层面

在管理教师身体健康方面,学校要鼓励教师进行定期体检;减少不必要的加班,使教师保持充足的睡眠;提供健康饮食,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办公室内提供小型的体育设备,鼓励教师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在管理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聘请心理咨询师,为教师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引导教师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使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和预防抑郁症;和教师一起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教师定立现实可行的职业目标和生活目标。罗小兰的研究表明,自我认知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尤其对“强迫”、“人际敏感”、“焦虑”三个心理因子的影响最大。

在管理教师工作健康方面,学校要帮助教师改善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鼓励教师参与学校决策,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拓展教师晋升通道;制定“学校——家庭”分享计划,加强学校和教师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赢得教师家庭成员对于教师工作的理解。

(三)个人层面

首先,重新认识工作的心理健康价值。教师要形成这样的基本认识——工作可以让我们生病,但是不工作我们生病更多。具体而言,工作可以增进个体发展,使个体获得满足感。给予个体“自我表现”机会,可以排除不必要的忧惧,可以保持和现实环境的接触,可以使人不过于注意自己。

其次,学习适合自己的放松方法。如小睡一会,按摩放松,通过重复的冥想带来冷静等方式均可以尝试性地练习。

再次,注意并警惕在上下班的高峰期不断使用手机处理事务、不及时处理小事让麻烦累积、遇事不是理智优先而是情绪优先等增加自己紧张与压力的行为。

最后,教师要善于休闲活动。休闲活动的选择遵循宜以兴趣为主、宜与工作性质有互补关系、以实施便利为宜、独乐不如众乐、选择多目标的活动、可以有一种以上的休闲活动的六大原则。

[1]徐志勤.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7,(9):677-679.

[2]史美东.高校教师职业压力问题探讨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190-191.

[3]胡佩诚,宋燕华.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护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77-81.

[4]罗小兰.自我认知干预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1):248-250.

G45

A

1673-0046(2011)01-0092-02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心理健康职业
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以大四公费师范生为例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