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栋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与中国的改革实践
薛文栋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这三个层次的因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不断打破旧的社会结构、构建新的社会结构的过程,是一个通过社会结构变迁而促进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光辉著作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同时也在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形成过程中享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就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原有的社会政治权利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和重构,整个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而这些也正是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社会结构;唯物史观;社会改革
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流派考察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一个独特方法和视角。马克思从社会有机体理论出发,认为社会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社会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不断打破旧的社会结构、构建新的社会结构的过程,是一个源于社会结构变迁而促进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就是从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的矛盾关系中来看待社会发展问题的。由于社会结构问题与社会发展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问题也就成了马克思及其继承者一直关注的问题。
从19世纪40年代初到1867年《资本论》发表,马克思通过对欧洲发达国家的考察,基本阐述了社会结构理论。这一期间,马克思着眼于社会的发展,通过对相对处于社会发展高级阶段的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社会结构和东方不发达的农业社会的社会结构进行“解剖”,得出了社会有机体主要由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部分构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迁并推动了社会的向前发展的结论。而也是在这一时期,马克思通过对当时德国社会生活的“文化世界”进行批判性的分析,逐步揭示出隐藏于表象背后的社会结构和心态结构。1845—1846年,马克思在与恩格斯合著了哲学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其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完成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
一般认为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要素稳定的关系及构成方式,即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秩序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网络,一个社会中各种社会力量之间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社会结构一般分为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这三大结构组成了社会的多重立体结构图式,并展示了社会结构的时间性和空间性。
而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解开“历史之谜”并创立唯物史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理论,我们可以简要描述为由“生产力的社会性质——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所组成的结构模式。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社会结构就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这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的。
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有机结合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在组成社会结构的三个部分中,经济结构是所有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一定的生产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是整个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而社会经济结构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结构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并构成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现实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结构称为经济基础。同时,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又对经济结构形成了反作用。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论述市民社会这种随同资产阶级共同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及其作用时,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上,即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意义上首次使用了“上层建筑”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规定在意识的范围之内,所指的是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正是通过对当时德国社会生活的“文化世界”进行批判性分析,逐步揭示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社会结构。由此,社会结构不再是纯粹的“物”这一表达,意义上也不再是或者绝对主义或者相对主义的虚无缥缈的东西。人的活动在既有的结构和意义中展开,同时又在不断地“再生产”这些结构的意义。人由此而成为现实和历史的存在。结构、意义和人三者在逻辑上一以贯之,这个“一”,也就成了趋向现实生活的实践的逻辑。
马克思在《形态》中正确地揭示了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他在论述社会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历史上各种所有制的形式等等后,这样总结:“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可以说,唯物史观的创立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光辉著作为标志,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也第一次得了到系统的阐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极其科学而形象地阐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物质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第一次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交往的形式,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同现存的交往形式产生矛盾。而这一矛盾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解决,即通过改变现有的已成为生产发展桎梏的生产关系,代之以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来解决。这种矛盾也正是阶级、思想、政治等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
马克思把这一理论用于指导自己的理论活动,并在实践中使其得到检验和发展。恩格斯则根据时代和实践的要求,不断阐释、充实、完善和整合唯物史观的基本科学内涵,使唯物史观达到了逻辑严谨、结构完整、内涵丰富的至高境界。这两位高尚而谦虚的理论导师为人类社会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通过《形态》来了解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我们有必要了解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与逻辑。如“市民社会”这一概念,本来是西方政治哲学与社会理论的话语。黑格尔第一次明确地区分了“市民社会”与“国家”,把市民社会界定为处于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差别阶段,理解为私人自律的商品交换领域及其保障机制。他认为:国家高于市民社会,同时国家也决定市民社会。黑格尔对市民社会与国家所作的辩证分析,成为了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在批判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抽象性和神秘性的基础上,马克思从反映现实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出发,用“物质生活关系”来解释“市民社会”。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是基于一定生产条件下社会经济关系和物质交换关系的体现,是社会商品经济与人类个体利益的必然产物。它存在于国家和家庭这两个范畴之间,存在于一切拥有商品经济的时代,对社会个体利益和国家普遍利益的分离和矛盾起着极其重要的调和作用。
对于市民社会与国家这两者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不是国家决定或萌发了市民社会,相反,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并影响着国家这一社会存在形式。所以,马克思的这一伟大发现也成为了马克思在社会历史领域完成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重大转变的标志。
马克思在《形态》中这样写道:“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和政治等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且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这种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存在和发展形式制约着人类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由人们的意识去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而是由人们的社会存在来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所要表达的就是上层建筑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意识形态都是由社会经济存在决定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总和)、上层建筑(法律、政治、道德、宗教等)、意识形态不是三个简单零散排列的社会的子系统,而是对立统一的存在,是一种矛盾的结合体。这种对立统一,以经济的现实基础和上层建筑为双方构成,其中意识形态更应该予以突出强调。在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则适应于经济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更,整个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在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和分析这些变革时,我们必须时刻区别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现实的、可以用自然科学进行精确指明的变革,另一种情况是人们通过意识所发现的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意识形态的形式。
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本身的看法为依据。同样,我们判断一个时代的变革也不能以它所反映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实冲突中去理解和分析。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生产的过程,并把它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它所产生的各种交往形式,即市民社会在各个不同阶段上的现实存在,理解为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这一范围内去描述市民社会的全部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解释各种各样的理论成果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去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而准确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了。
这种全新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截然不同,它不是简单地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什么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之上发现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规律;不是仅仅从观念出发去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去解释观念的东西。
通过这种观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融贯在“自我意识”当中。人类历史的每一发展阶段都会遇到有一定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生产力的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由前一代传递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与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与环境被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了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并具有特殊的性质。
马克思在以上原著中的经典表述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阐明得十分清楚。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主义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地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形态》中的上述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可以得出其所要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而所有这些表述,都奠定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在整个马克思唯物史观,特别是在社会结构理论方面的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我国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和利益关系不断发生着调整和重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正在“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这种多重的转型,不仅造成了社会自由空间的不断出现和扩大,而且以产权的多元化和经济运作的市场化为基本内容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则直接催生了一个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形成。
从现实的情况看,市场经济不仅造就了市民社会得以存在所必需的前提,而且也造就了社会个体人类的社会性。市场经济以商品交换这一运动形式彻底否定了超越经济的等级特权制度,从而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自由,也塑造出了有主体意识、自主意识和平等意识的社会个体与人类团体,并最终形成了市民社会的自主性。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使得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发育逐渐由自发变成一种自觉。虽然真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在刚刚进入转型时期的中国还远未完全形成,但市民社会的某些结构性元素、价值观念和实践原则已在我国初步显现。经济运行市场化、社会存在多元化、个体生活自由化、文化成长世俗化,社会自主领域不断扩大,个体主体的自由度不断增大,这些现象都表明中国的市民社会正在发育、成长和崛起,这种不断成熟的新型事物在中国的政治参与、经济改革、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就一般意义而言,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无论是哪个阶段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就一定会催生出市民社会来。但有必要指出的是,市民社会在我国的成长具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源于产生它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制度背景和社会发育的特殊过程所共同决定的。
就历史文化背景而言,我国社会传统政治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中央高度集权的运行模式。它漠视国家机器与社会个体的分工,使家庭与国家的性质构成一致。自由的社会个体活动和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在这种全能主义政治文化的影响下,国家政治权力可以渗透并扩张到社会的所有领域,经济、社会、文化等都被压缩为政治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生活几乎完全依靠国家机器来进行,整个社会被或多或少地政治化,这种历史的遗留和沿袭对市民社会的健康成长无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就社会制度背景而言,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种所有制的经济形式,在强调公有制控制力的同时,大力发展股份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它完全不同于西方私有经济模式。这就使人们对市民社会的认识或多或少地冠以“姓社姓资”的死板模式,也就造成了市民社会主体成长的心理困惑。
就市民社会发育的过程而言,中国市民社会的产生过程从实质上讲,就是国家权力分散与转移对社会资源的控制、改革高度行政干预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把原本属于社会的权力逐步还原给社会的过程。因此,中国市民社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育,带有明显的政府行为的色彩。
马克思在《形态》中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公民社会。”对于马克思来说,公民社会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要将“政治”和“社会”严格加以区分,其与黑格尔所说的国家产生社会这一观点完全相反,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更强调社会决定国家,主张将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
[1]李培林.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3,(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A8
A
1673-0046(2011)01-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