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献启,窦孟朔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 054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主体思想意蕴
苏献启,窦孟朔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 054001)
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主体思想是这一原则的时代化体现。在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实践中,人民不仅是民生建设的认知主体,而且是民生建设实践的主体,人民不仅是民生建设成果共享主体而且是民生建设的监督主体。这些民生建设主体思想,对于推动以建设民生型服务型政府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努力构建公平与正义为标志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民生建设;主体思想;时代价值
谁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这历来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斗争的焦点。在现代,是否确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思想,将直接决定一个政党执政的本质、价值和效果。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创造者,据此自然也强调人民群众是自己生活的建设主体,并从这一观点出发深刻阐释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动力。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精神指南。
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观点,是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的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主体思想的理论基石。
人民或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泛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具体讲即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劳动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一结论凝聚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质,也是毛泽东价值观的理论依据和出发点。
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思想,主要包含了:人民群众不仅是改造自然、社会的主体力量,而且是改造人类自身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而且是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始终是人民为争取自身利益、维系基本民生而不懈斗争的过程,是人民为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而不断探索和选择的过程。显而易见,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就是要尊重人民的意愿、依靠人民的力量、实现人民的利益。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要求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对人民主体思想的新阐释。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邓小平把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之义,进而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即大力改善民生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人民主体思想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
邓小平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看作为达到共同富裕的唯一途径,把人民群众视作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主体,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力量源泉。邓小平“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否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人民群众的主体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人民群众是民生建设的主体观点。邓小平从基本的民生——温饱问题出发,设计和实施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他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强调改革开放是人民的事业,他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明确了民生改善的目标和标准,处处渗透着加快民生建设以改善民生的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江泽民围绕两大时代课题,在回答“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过程中,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江泽民指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并明确提出了在当前就业是民生之本等,这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具体化和时代化,把邓小平民生建设主体思想推向一个新高度。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的新起点,面对新的发展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并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这里,坚持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要坚持以民生为本,发展就是要实现民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改善。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看,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的最集中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主体思想,是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的理论成果,其内容丰富,逻辑严谨,特色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核心是人民,即价值主体是人民。人民不仅是探索民生建设道路的认知主体,而且是民生建设的实践主体;不仅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创造主体和共享主体,而且是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者和体现者。
认知主体从哲学上讲是指社会的人,他对自身所从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够认识和把握。认知主体在实践中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特征。在历史发展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民生建设实践的认知主体。在不同历史时期,作为民生建设认知主体的人民群众,对自己的民生状况具有最深切的体会和认知,最能把握民生建设的本质和规律,因此也会产生出改善民生现状的愿望和要求,这是民生建设的原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提高,我们不但承认人民是民生建设的认知主体,而且把这一思想提升到了党的执政基本理念的高度。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是人民的要求和期待,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就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也强调,要大力保障民生,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充分体现了党的政策根植于人民群众,顺从了人民群众主体的愿望和要求,尊重了人民群众的认知主体地位。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根本的一条就是,党始终尊重和发挥人民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尤其是在民生建设中的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呼声为第一信号,以人民愿望为第一取向,以人民利益为第一目标,以人民满意为第一追求。正因为如此,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和民生建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毛泽东深刻指出,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邓小平历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的生活必须由人民自己创造,他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根据基本国情选择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在改革开放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多次谈到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就是下放权力,给农民、企业以自主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些地,一改革效益就上来了。”道理很简单,无非是对人民建设主体地位的尊重。纵观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不难发现,越是给人民群众主体自主权,中国的民生问题就越能得到较快的改善。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就是实现人民主体的根本利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调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些思想突出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尊重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一切引领人民”的原则,贯穿于党的最根本的政治立场之中,贯穿于中国特色民生建设的实践之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民生建设,本质上是人民自己的事业需要依靠人民共同建设。
孙中山先生指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家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是一切社会政治的中心,民生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服务于这个中心。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是集体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运动起来。”因此,他强调消灭剥削的根本前提是消灭私有制,即人人占有生产资料,人们共享劳动成果。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就决定了民生建设的成果理所当然由人民共同享有,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标志是人民的共同富裕,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胡锦涛指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进一步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民生建设的根本是造福全体人民,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共同享有,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民生建设就会失去动力和活力,社会主义就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党历来重视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时指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这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松懈,才不会人亡政息。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党的各级领导人应该有监督。这种监督有来自上面的,主要是来自群众的。胡锦涛强调,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监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民生建设是党和政府的崇高使命,是保持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所以必须顺应人民意愿,倾听人民呼声,接受人民监督。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民生建设,民生建设才会符合人民的期望和要求。
民生建设搞得怎么样,是有其确定的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监督主体的评判标准。邓小平指出,我们改革和建设各项政策接受人民的监督,就是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并以此作为评判改革和发展的标准。胡锦涛指出:“民心向背,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试金石。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党的民生建设始终要把依靠人民、为人民谋利益和人民监督主体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当前民生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牢牢树立人民群众监督主体地位,切实注重民生建设实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必须要坚持的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把人民作为认知、实践、共享和监督的主体,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主体思想和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体现。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指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仍是中国的首要任务。我们将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权,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核心价值最直接的表述,充分体现了人民是民生建设的认知主体、实践主体、共享主体和监督主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主体思想的确立,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对当前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民生政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是为人民主体提供服务,改善民生。在当前,强调建设民生政府,就是由“权力型政府”向人民主体“服务型政府”转变。建设民生政府,就是要体现人民主体性,就是要把民生建设作为政府的根本任务,正如温家宝指出的:“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因此在政府转型中要求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始终把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体现和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建设民生政府,关键是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府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深刻认识人民主体的新期待及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增强民生政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加大以服务民生建设主体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体制创设,改进公共服务方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完善社会管理的法律和制度。民生建设的重点:从城乡结构看,重点在农村;从区域分布看,重点在西部及贫困、少数民族地区;从社会阶层看,重点是弱势群体。在民生建设中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从而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建设民生政府,必须着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权力来源人民主体。因此,要用制度来保证人民主人翁地位,保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避免把为民服务变成流于形式的口号。政府要围绕民生建设提高行政能力和公信力,有效实施科学民主决策。民主决策的关键是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为民生办实事,办好事,为民生出实绩、出实效,并且要把民生建设主体的评价作为对政府行为优劣的最终评价。
民生建设的主体思想要求我们必须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没有社会的公平正义就不能实现民生建设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正如薄熙来最近所指出的:要发展就要有动力,动力到底是什么呢?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大的动力;实践还证明,公平和公正也是强大的动力。实现公平正义,政府应当负起首要责任,应综合利用财政、税收、社保、福利和救助等法律和政策工具,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大力扶持弱势群体,对不同阶层和地区的社会利益进行整合与调节,避免形成两极分化。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强化人民主体的监督地位,完善对公权力运行的监督程序,确保权力为民所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民生建设主体思想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法制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是人民权力的制度保障。在民生建设中要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强化人大代表的选举程序和质量,体现人民主体的根本意愿,各项立法要始终围绕民生建设这一中心,充分体现公平正义这一基本精神。依法行政是政府运行的最高法则,也是人民群众对民生政府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法律保护人民主体的基本权利,二是用法律规范公权力的运行。各级政府要切实树立民生建设主体思想,将政府行为纳入依法运转的轨道。完善司法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党领导下的司法体制相对独立,使司法机关能够更好地避免社会干扰,独立行使司法权力,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为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幸福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就是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其基础是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坚持以人为本,只能坚持民生建设的人民主体思想。
在当今全球化大背景下,两大制度的较量更多是围绕民生问题展开的。民生问题的国际化,已经成为执政党所面临的新考验。中国共产党人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出发,深刻认识到了民生建设的重大意义。邓小平强调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为我们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要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这些都是对民生建设主体思想的进一步强调。
解决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要解决和改善人民主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民生问题使然,其实质是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构建和谐社会,用民生建设的伟大成就来诠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振兴中华民族。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民生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制约当今社会和谐的最大障碍,是发展中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出现了个人信仰危机和社会公德缺失,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出现了自然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这些都对民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了负面影响。正因为如此,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关键就是要进一步确立人民的主体地位,即民生建设的主体地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和民生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民生建设主体思想的确立,会使我们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把和谐社会作为民生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Connotations of Subject Thought in Socialist People’s L ivelihood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U Xian2qi,DOU Meng2shuo
(Xingtai College,Xingtai 054001,China)
Peop le subject thought is the most basic p rincip le of M arxist histo ricalmaterialism and also the reflection of socialist livelihood construction w 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n the current p ractice,peop le are not only the cognitive subject of livelihood construction but also its p ractice subject,not only the subject sharing livelihood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but also its supervision subject.These livelihood construction subject thoughts are of great value to driv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centered on livelihood2 and service2typed government and construct a harmonious society characterized by justice.
peop le’s livelihood construction;subject thought;value of the times
B03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349X(2011)04-0001-04
2011-05-11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0GJ007)
作者简介:苏献启(1960-),男,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校:李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