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勇
(泰山学院体育科学系,山东泰安 27102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文化思潮.他首先是一种文化倾向、是一个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的问题,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后现代”必须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界定:社会经济的、文化的以及艺术的.在社会经济方面,它指的是一个以信息、传媒等为主导的新时代;在文化方面,它指的是一种反理性主义、反中心、反主体性的哲学思潮,它从根本上拆除了一切带有总体性倾向的终极希望;在艺术方面,主要指新前卫艺术运动.寻找后现代主义中所包涵的“和谐思想”,对我国构建和谐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在这个基础上,从分析后现代主义中的“和谐思想”着手,以体育教学需要为原动力,对我国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和谐思想”指导下的体育教学进行研究,用来为我国体育教学进行服务.
后现代主义的流行和蔓延有着其深刻的、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是欧美各国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面临重大危机的产物,有其政治和经济渊源,也有着文化和思想的渊源.在当今进行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更好的学习和借鉴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和谐思想,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如果人类不抛弃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对大自然可以为所欲为的观念,不去尊重大自然本身内在的逻辑和规律,不对改造自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以控制和治理,那么人类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类在自然界获得的一切对人们有利的东西,也将会丧失,甚至于连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也将不复存在.后现代主义者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限制发展“稳态经济”模式,提倡持续发展.这种对现实的批判有利于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发展,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爱护、保护自然界就是爱护自己、保护自己的道理.如今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的增长并不等同与社会的进步,现代化应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后现代主义强调可持续发展,考虑人类生存发展的继承性,倡导对未来和过去的关心,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形象.
构建后现代主义很是重视个人和自然社会的关系,要真正的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还得进一步的拓展关于个人与社会发展的新视野.“求同存异”的真实本质是以同一性消融差异性和多元性,因此导致了所谓的“权威对话”的合法垄断统治,忽视了这个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造成了对个性的压抑和摧残,阻碍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平等对话与和谐发展,而在近代,这种思维模式得到了现代科学的支持,从而变得更加坚固.“社会是由单个人组成的,人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形成的前提”[1].社会的发展,包括社会各个层次的发展都是人类劳动的结果.因此,“社会是一个‘行为的场所’,但是,一切行为的源泉却是个人”.另一方面,人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人是社会的人,没有任何人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并且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任何个人都必须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获取自己所需的东西,也必须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才能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后现代主义者在强调科技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同时,也一同重视着人的发展,后现代主义鼓励多元的思想风格,多元观点对社会发展还是有一定贡献的.他提倡的差异观念注意到不同文化、种族、性别、阶级群体与类别的差异,这是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的.他倡导对一个事物从多角度去考察和解释,不是一味强调要达成共识或者形成一致意见,尊重彼此的歧见以及维护差异的重要性,这也是符合事物本身复杂性的特征的.科学知识虽包涵了真理,但绝不是绝对最终的正确答案,他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只能依靠学生自己的理解来完成,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还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1)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受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的制约;(2)民族传统体育集文化、娱乐、体育于一体;(3)民族传统体育古朴粗犷,独具特色,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4)民族传统体育简便易学,对器材场地要求不高.
结合以上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和谐思想”指导下的体育教学鲜明的体现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突出特征.我国传统体育的特点为体育教学的实施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展与继承相结合,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与中国特色相结合,任何偏向一边的做法都是违反科学发展规律的.
这种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一是在同一时期,青少年儿童身心的不同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2],“和谐思想”指导下的体育教学除了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之外,也要注重其智力和个性的发展.教师应重视研究不同时期个体成熟状况及其特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既有健身性又具娱乐性的教材.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诱导,探索的方法发现并掌握体育运动的规律.抓住关键时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
“后现代主义者尊重个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3]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可能不同,二是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也可能不同.这种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了解他们各自的发展背景和水平,理解他们的爱好、特长,因材施教.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长发展得到补偿.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身心发展障碍和学习困难的学生,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某种补偿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的水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发挥优势,通过精神力量的发展达到身心的协调.
全民健身计划和终身体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物质、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跨世纪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中小学体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全民健身的重点.学校体育实施“和谐思想”指导下的体育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在运动中体验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和谐快乐的教学氛围中,掌握健身的技能和方法,并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这对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实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性成果,它是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发展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等方向”[4].和谐思想指导下的体育教学目标首先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其次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最后强调传授知识技能.把全体学生与少数特殊学生能区别对待,确立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运动技能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本,使教学内容具有可学习性,它更多的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出发;选编教材时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强调竞技运动项目的教材化和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加大教材选择的余地,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社会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灵活性很强,自由选择余地大.教学内容弹性更大,明显淡化了竞技技术体系;内容更加广阔,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更广阔的空间.总之,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发展可以用四个字进行概括:“放开”和“开放”[1].
使方法的选择适应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基础水平,使学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和技能,并受到全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得到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方法的选用要做到科学选用、力求创新[5].我们依据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方法采取分解练习、循环练习、运动游戏法、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让他们体会到运动的乐趣所在,为树立终身体育观奠定基础.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优化体育教学课程,体育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素质,学习知识和形成运动认知,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为了更好的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加强教学课堂的管理,合理分配时间,掌握教学技巧,使教学达到条件许可范围内的最大程度的优化.
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有利于简化教学问题;有利于体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活跃第一线体育教师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技能掌握式、快乐体育的“目标学习”、小群体等的教学模式.发现式的模式类似于问题解决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主要遵循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认知的规律来考虑教学过程.
体育课堂是是体育教学的细胞,也是体育教学的中心.在和谐思想的指导下,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更能显示出学校“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体育教学的任何因素都会在体育课堂中显现出来.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首先设疑导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从发现到学习,从被动到主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积极配合,相互指导,共同提高.
体育教学评价能判断学生的体育学习潜力,是体育教学评价的选拔目的;判断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来评定学生的运动成绩;发现学生的体育学习问题,并帮助他们进步;反馈学生的体育学习进步,用以激励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了解教学过程,参与教学评价,并能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便于学习的掌握与提高.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要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来肯定学生的积极性与进步[6].
本着和谐思想的原则,教学环境也应该以人为本,围绕着为学生上好课的前提,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是有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前提,是体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具有积极的导向、陶冶、激励和健康等作用,对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高松山.论我国体育课程标准中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J].体育文化导刊,2004,(1).
[4]杨敏.课程设置创新与学校体育评价目标的重新定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6).
[5]梁子军.改革体育教学方法与内容的理论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3,(3).
[6]孙全洪.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J].体育文化导刊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