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仁淑
妊娠晚期由于孕妇或胎儿的原因,需要尽早终止妊娠,常常采用催、引产,方法很多,其中催产素则是产科医生经常选用的药物。催产素是一种垂体神经肚,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巨细胞分泌,经下丘脑一垂体轴投射到垂体后叶,再释放入血。临床上丁主要用于催生引产,产后止血和缩短第三产程[1]。此外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催产素是大脑产生的一种激素,男女都有。对女性而言,它能在分娩时引发子宫收缩,刺激乳汁分泌,并通过母婴之间的爱抚建立起母子联系。此外,它还能减少人体内肾上腺酮等压力激素的水平,以降低血压[2]。
催产素具有刺激乳腺排除和子宫收缩的双重作用,以刺激乳腺为主,其生理作用和分泌的调节分述如下。
1.1子宫平滑肌 对子宫平滑肌有选择性兴奋作用,可增强宫缩。在非孕期及早、中孕期作用弱,在妊娠末期尤其在分娩期作用强。雌激素使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增加,而孕激素则使之降低。催产素作用迅速,用药后2~3 min即起作用,但持续时间短,仅20~30 min,对子宫体的作用比对子宫颈作用强。催产素易被消化液破坏,故口服无效。
1.2乳腺 对乳房有促使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有利于乳汁的排出。
1.3心血管系统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一般治疗量无不良影响,但因催产素与加压素结构极相似,即使人工合成的纯品中,亦含有微量加压素活力,能使周围毛细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故大剂量应用时有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及脉搏增快。
1.4肾脏 一般剂量对肾脏无影响,但大剂量可有抗利尿作用。
催产素的分泌主要受神经反射性的调节。婴儿吸吮乳头时,刺激信息传入到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引起催产素分泌,使乳腺射乳,称为射乳反射,属于神经内分泌反射。在此基础上可形成条件反射,婴儿的哭声或抚摩婴儿即可引起射乳。分娩时,子宫颈和阴道受到压迫和牵引,可反射地引起催产素分泌,有助于分娩。必须指出,催产素虽然能刺激子宫收缩,但它并不是发动分娩子宫收缩的决定因素。此外,情绪反应如惊恐、焦虑等可抑制催产素分泌。
天然催产素早在1911年就开始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治疗滞产了[3],1927 年则在临床用于引产[4],而 1953 年那是精确测定了催产素的结构并第一次人工合成[5],并不是说此前催产素没有应用于临床。
3.1首先应该明确催产素的使用范围 产前使用催产素主要是指用催产素引产、催产。即用人工的方法诱发子宫收缩、促进宫颈成熟度,胎先露高低明显相关。判断宫颈成熟度,现在常用的方法为宫颈Bihbop评分。一般若在6~7分以上,则表示宫颈成熟,引产成功率可达85% ~90%以上,对于部分需要终止妊娠,而宫颈又未成熟者,可先用催产素促其成熟后再予以引产。
引产并不适宜所有孕妇,常用的有过期妊娠、妊高征、胎膜早破、各种妊娠并发症、胎儿畸形、死胎等。
催产用于无头盆不称,潜伏期延长、活跃期或加速期宫口扩张延缓或停滞,胎头下降延缓等。
3.2有下列情况者应禁用或停用催产素引、催产 ①头盆不称、胎位不正。②胎儿窘迫或严重胎盘功能低下。③瘢痕子宫。④妊高征病情尚未稳定或严重心、肺功能不良。⑤前置胎盘或严重宫内感染性疾病。⑥有先兆子宫破裂征象。⑦发生痉挛性子宫收缩。⑧胎心率检测中有重度晚期减速或可变减速。⑨有催产素过敏或低血压者。
3.3掌握使用催产素的方法并严格控制用量 主张采用低浓度静脉滴注。一般促宫颈成熟用0.1~0.2 U/100 ml液体,引产或催产用0.4~0.5 U/100 ml液体。用量过大不仅有引起子宫强直收缩甚至破裂的危险,同时有加压作用使冠状血管和平滑肌收缩。
方法为在静脉输液的情况下,先调好葡萄糖液滴速至8滴/min,然后再加入催产素。用于促颈成熟可将催产素1 U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逐渐增加滴速至有宫缩,维持滴速。用于引产或催产者,可将2.0~2.5 U催产素加入已调好滴速的5%葡萄糖500 ml中由8滴/min开始,根据宫缩频率及强度每15 min调整一次,逐渐增加滴速直至10 min有3次宫缩,每次宫缩持续35 s以上,强度达中等以上。但最大不超过30滴/min(10滴/min)。若滴速已达30滴/min仍未引出正规宫缩者,可适当增加催产素的量,但绝对不能超过17 U/min[6]。
用于引产者,催产素连续滴注不应超过3 d,每日滴液总量以100 ml为限,无者则应停用[7]。若引产成功,应持续至活跃期后再酌情逐渐减量或停滴。用于催产时,从出现有效作用开始计算,活跃期观察2~4 h,潜伏期可适当延长,根据胎先露下降和宫口开大行相应处理。
将催产素加入5%糖液中直接静脉滴注后再行调速,或用催产素机内注射,滴鼻以及穴位注射等引、催产,皆因难于控制药量,均应有专人观察宫缩和胎心变化,并详细记录。有条件的医院可用胎心电子监护仪进行连续监护。
尽量避免使用催产素给母儿带来的危害,催产素静脉滴催,引产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但使用不当仍有危害。若使用浓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还有子宫破裂和羊水栓塞的危险。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因此凡用催产素引、催产者应掌握指征,控制好用药量,严密观察。一旦有胎儿窘迫或相对头盆不称,应立即停用催产素,以剖宫产终止妊娠。胎儿娩出后,应常规检查立即给予促进子宫收缩药物,以减少产后出血。
[1]郑平,黄醒华,王淑珍,等.35年剖宫产率及适应征的变化.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8(3):143-147.
[2]王德智,顾美皎.全国降低剖宫产率及妇科急症处理学术研讨会纪要.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5,11(2):120-123.
[3]Uldbjerg N,Ekman G,Malmstrom A,et al.Ripping of the human uterine cervix related changes in collagen glyeosaminoglycans and callagenolytic activity.Am J Obstet Gynecol,1983,147:662.
[4]Harris BA,Huddleston JF,Sutlift G,et al.The unfavaroble cervix in prolonged pregnancies.Obstet Gynecol,1983,62:171.
[5]Steiner AL,Creasy RK.Methods of cervical priming.Clin Obstet Gynecol,1983,26:37.
[6]张志诚.临床产科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23-626.
[7]马志松.计划分娩519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5,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