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谋教育信息化发展 聚力共创开局之年——吉林省电化教育馆陈铭馆长在2011年全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1-08-15 00:51本刊编辑部
中小学电教 2011年3期
关键词:电教馆示范校电教

2010 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0年,在省教育厅和中央电教馆的领导下,全省电教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围绕全省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以“突出重点、创新应用、共建共享”为工作目标,加强系统队伍建设,完善基础教育资源平台与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推进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培训及成果推广,为全省基础教育的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经过全省战线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实现了重点工作有突破,新增项目有亮点。

一、创新多元培训模式,整合多方力量和资源,做好全省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2010年省电教馆切实加强全省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这一重点工作,精心组织、管理、实施,做好各个培训环节,在各项培训中都取得了显著效果。

第一,在全省4个县(区)组织实施了“国培计划——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暑期远程培训”。此项培训在集安市、德惠市、洮南市、江源区开展,涉及中、小学各8个学科,共培训教师近万人。培训规模大、人数多、学科全、内容实,大大提高了参培教师的业务素质,深受农村教师的欢迎。

第二,在中央电教馆培训部的带领下,完成“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初中远程培训项目”。培训了13个学科,41个班级,注册教师11434人,圆满超额完成了注册任务。各地在项目培训、组织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的经验,延边州等地成立了地、县、校三级管理团队,对信息化整体发展促动很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省级中心管理、市(州)级行政管理、辅导教师班级管理的三级管理模式,形成了我省远程培训独具特色的“网状家校”管理模式,实现了“家、校、师、生”沟通的良性循环。在全国五省市远程培训项目视频工作会议中,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对我省远程培训“家校”链的建立以及“入门行动”、“清零行动”、“评优行动”三个阶段的培训管理方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第三,完成了教育部“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6期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共培训省级骨干教师245名,完成4800名学科教师的校本培训任务并已通过国家验收。

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十周年表彰及应用成果展示活动”中,我省成绩优异,有3名教师获教学应用优秀成果一等奖;1名教师获教学应用优秀成果二等奖;5名教师获教学应用优秀成果三等奖;有10人获优秀培训者称号,获奖总数居全国首位。吉林省电教馆荣获“省级组织管理先进单位”。

第四,基于调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培训活动。通化市采用网上跟踪调研、座谈、活动等方式进行摸底,发现问题后有针对性、分层次地举办了首届电教信息化教研员培训班、全市中小学学科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讲座、学科教师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讲座培训、电教示范校教育教学视频制作培训班等活动,实现以培代研、以研代学、以学促发展,去年在省内外电教教学系列赛事中取得多项优良成绩。延边州积极组织开展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培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培训、电教专业培训等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松原市着力提高教师应用“农远”资源能力的三项培训:首先,抓校长培训,提高校长应用“农远”资源的意识和水平;其次,抓电教员培训,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再次,抓教师培训,提高其应用资源的能力。辽源市以电子问卷形式开展了全市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活动。吉林市的蛟河依托校际网络互通,开展区域内的即时教师资源应用指导、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二、着眼中心工作,多措并举推动我省中小学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第一,完成省长工程“四室装备项目”理化生实验软件部分的项目启动、后期的软件安装、使用培训、应用指导和检查验收工作。先后在去年6月份组织召开了市、县级项目管理者软件启动会和3600余名理化生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面对面软件安装使用培训会,同时开通网络技术支持服务体系QQ群,确保及时解决问题;去年11月在长春市23中学召开了理化生教师软件应用汇报会;去年9月和12月进行了全省66个项目县(区)的软件接收、安装抽检和验收工作,此项工作惠及全省农村859所初中学校,为每所学校培训了3名学科骨干教师和一名软件维护教师,这一民心工程受到了农村初中师生的欢迎,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长春市率先开展了软件应用课题研究工作,听评课60余节。东丰县发动电教支持服务系统力量,在15天内完成了全部项目校的安装到位;抚松县加快启动软件应用工作,先期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经验。

第二,国家“农远工程”少数民族朝鲜族资源建设第二期工作平稳推进。省馆、延边州电教馆等参与制作的小学和初中心理健康编译工作以及朝鲜语小学语文学科制作工作稳步进行。

第三,初步建成的我省资源平台逐步发挥作用,并在不断地扩大与完善。一年来,我们着力打造功能完备、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开放灵活的省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搭建国家、省、市、县、校间快捷沟通共享桥梁,营造良好信息环境。延边、通化、东辽、通榆等地教育网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教学资源、信息互通互联,实现区域共享。通化市以教育信息网为依托,建立校本资源库,以校本资源促校本教研。

第四,向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选送我省“优秀基础教育资源”,使吉林省自建资源为更多的教师所了解选用。

第五,在省内农村中学开展“情系校园爱心助学”捐赠活动,为200所学校赠送大功率网络教学复读机。

三、以“互动式”教研为载体,规范教科研管理过程,全面促进城乡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

第一,承担的全国教育技术“十一五”重点课题《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已完成全省结题工作。课题以城乡学校“一对一”、“一对多”双向互动的形式,开展了“双教一课”、“模拟创业”、“视频教育”的应用研究。全省共有318所两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和近400所农村学校、18000余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二,协助教育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绩效评估”专家组完成对吉林省的现场调研评估工作。同时,组织完成了省内9个乡镇12所学校1366人的评估抽样调查答卷工作。评估组对了解到的情况比较满意,特别对“农远工程”课堂应用指导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给予了肯定。评估组对长春市将“农远”工程列入民生工作,其“四种资源应用模式”给予了高度赞扬,评估专家称“吉林的硬件设备条件在全国处于中下等水平,但在现有条件下抓农远应用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在全国推广”。

第三,组织实施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在总结表彰会上,获得1个一等奖第一名、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21个优秀奖。长春市柳影小学和榆树弓棚中心校做了现场经验汇报。长春市电教馆在整个项目的组织、培训、跟踪指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移动计算机教学与基于项目的学习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走在了全省前列。

第四,完成第三批县(区)级电教馆标准化建设评估工作。从2008年起省电教馆开展了全省县(区)级电教馆标准化建设评估工作,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26个县(区)级电教馆达标,其中优秀单位8个。此项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加强和促进了电教队伍自身建设和发展,以延边州为例,对电教系统的投入超过了前二十年的总和。

第五,开展380所省级电化教育示范校评估工作。按照省教育厅《省级电化教育示范校管理办法》、《省级电化教育示范校评估标准》等有关文件要求,通过滚动评估,规范全省电教示范校在“十二五”期间的示范辐射工作。截至去年年底,长春、吉林、辽源等地已通过市馆评估后上报评估材料。通化市充分发挥教育信息网的优势对示范校实现远程、实时、动态化管理。并筹建通化市电化教育示范校网络联盟,树立品牌形象,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四、各项赛事,成绩不断创新高

第一,成功举办了“吉林省第三届中小学校园电视大赛”,优秀作品参加全国评选。在“第二届中国校园电视节暨第七届中国中小学校园电视奖颁奖会”上,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参赛作品《我们的校园》和延边州安图县朝鲜族学校的参赛作品《传承和弘扬朝鲜族特色文化》喜获金奖;《六一书堂》等4部作品获得银奖;《我们走过的十年》等4部作品获得铜奖;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荣获“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称号。

第二,组织参加“全国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报送作品分别获得小学组电子报刊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小学组电脑绘画三等奖2名;初中组电脑绘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电子期刊三等奖1名;高中组电脑艺术设计三等奖1名。通化地区报送作品300余件,通化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通化兴华教育中心现代教育技术部、集安市教师进修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24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第三,组织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省电教馆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奖,报送作品获得2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获奖作品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频道“百家课堂”栏目播出。

第四,举办了“第四届吉林省城乡中小学教师优秀课件大赛”和“第二届吉林省农远教学设计(课例)评选活动”,通化、松原、延边等地报送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明显提升,获奖覆盖面不断扩大。

五、《中小学电教》加强全方位的质量提升,努力办出最受读者欢迎和喜爱教育技术刊物

杂志始终把为读者服务放在第一位,紧密围绕教育中心工作,不断加强管理,适时调整栏目,使办刊质量与水平逐年提升,连续几年被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为省内外中小学教师搭建了开展教育技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的平台。蛟河、公主岭、德惠、抚松、大安等县(市)加大组织征订宣传力度,成果突出。

六、抓学习、带队伍,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

加强学习,提升我馆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全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工作的科学发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政务公开的办事制度,实行馆内人财物等重大事项班子集体研究决策。单位呈现出团结协作,工作积极性高,风清气正,和谐工作的良好局面。

2011 年的重点工作

2011年,在省教育厅党组的领导下,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中央电化教育馆和省教育厅的中心及重点工作,以贯彻落实《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主线,发挥电教系统技术和人才优势,为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创新发展、均衡发展、品质发展”做好开局工作。

一、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狠抓队伍建设,持续性、创新性地规划、实施各项相关工作,加强对全省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统筹指导和宏观管理,促进吉林省现代教育技术事业的内涵发展。

二、协作攻关,加强省、市、县、校四级电教系统人员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坚持人才强馆战略,加强队伍建设。继续做好各级电教馆标准化建设评估工作,把此项评估作为我省电教系统建设与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多元培训,切实做好“国培计划”各项远程培训以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相关培训工作

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暑期远程培训项目”以及“中西部农村初中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在吉林省相关的组织、实施、管理、指导等工作。充分发挥面授式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的优势,开展各级各类专业培训、教学研修、经验交流等活动。

四、坚持以应用为导向的原则,加快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和平台的拓展和完善;创新机制,扩大优质教学软件资源的共建共享范围

一是继续完善我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机制。不断扩充内容,并做好资源的调整、更新工作;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平台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服务水平。

二是保质保量地做好第二阶段朝鲜语学科资源建设工作,做好中间环节的协调检查工作,按时完成编译制作工作。

三是做好省长工程“四室装备项目”理化生实验软件的应用研究及推广工作。在项目校中开展《初中理化生虚拟实验软件应用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各市、县要做好课题申报立项、组织实施及成果的收集推广工作。

五、巩固提升,发挥实验校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

一是完成吉林省电化教育示范校的滚动管理评估工作。对示范校分期分批开展以诊断性评估为主的检查,适时组织示范校校长出省学习、考察、培训,召开示范校工作交流研讨会。

二是做好“十二五”国家与省级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的组织申报工作,引领城乡学校教育技术教研、科研、培训的模式创新和成果推广。

三是以科研、教研、培训多方结合,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持续发展。继续开展“第五届吉林省城乡中小学教师优秀课件大赛”以及“第三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评选活动”。各市、县电教馆要积极组织、选送优秀作品。

六、做好中央电教馆和省教育厅安排的各项工作,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开展与创新应用

一是做好中央电教馆专项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培训;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教学实验》课题研究的探索与推广;《点读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等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各市(州)要做好各项相关工作的组织落实,加强过程性的管理、评价,提高工作实效。

二是为中央电教馆举办的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做好组织指导工作,培养、选拔、输送真正代表我省实力的优秀参赛者和参赛作品。

七、加强宣传力度,拓宽杂志办刊思路,做好交流合作

一是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电教》杂志的影响力,使其充分发挥舆论阵地和信息交流平台的作用。

二是继续做好《吉林电教信息》的编辑出刊工作,完善全省的信息通讯队伍建设,提高各级相关单位的宣传与交流意识,及时、全面地反映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动态与成功经验。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让我们抓住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机遇,在新时期发挥电教人务实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再立新功!

猜你喜欢
电教馆示范校电教
红领巾示范校
智慧校园
电教多媒体设备的节能电源设计与实现
济南市电化教育馆部署2019年上半年工作
龙井市电教馆开展教研员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
《中小学电教》杂志社严正声明
破解学校图书更新困局满足师生阅读好书需求
织金县关工委多举措抓实“一评三管好”活动示范校创建工作
从“特色示范校”看音乐中职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不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