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根 许瑞森 陈 东
共享资源 合作共赢*
——基层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路径探索
□ 王建根 许瑞森 陈 东
本文立足于现阶段基层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情况,在对社区教育的特性、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优势和社会教育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多种优势互补的观点、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观点。同时,提出合作开展社区教育时应遵循的公益性、多赢性、微利性、收益多样性、项目推进原则,强调了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具体的合作方式和预期效果进行了分析。
社区教育;电大;社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社区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政府、相关单位和学术界的重视,关于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是,具体到基层(市级) 电大,如何开展社区教育仍有待进行深入探索。本文结合中央电大科研项目“广播电视大学推展社区教育的实践与研究”(GAQ004)的研究工作,从操作层面上对如何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有效推进和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做一些探讨。
就目前的情况看,基层电大开展社区教育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经费投入不足,二是缺乏成熟的模式,三是难以投入大量的人力。以上困难的原因既有内部条件的限制,也有外部各种因素的制约,是社区教育本身的系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决定的。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在操作层面上有所创新。
尽管电大开展社区教育遇到不少困难,但电大自身具有的系统办学优势、开放教育远程教学的网络平台优势、长期积累的教学资源优势和贴近社会需要的灵活办学模式等,在社区教育中仍不失为一笔宝贵的财富。社区教育所具有的与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密切联系的特点又使电大的上述优势得到加强和延伸。因此,当电大主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时,众多的社会教育机构、商业企业、社会团体均有可能从各自的角度和需要来依靠和利用这些优势。政府部门在推进社区教育工作时,也会注意到电大在社区教育方面的作为和建树,更多的关注电大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反过来,这也为电大抓住时机顺势而为,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更好地开展社区教育,从而取得电大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对电大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而言,共享资源,合作共赢,借力发展成为一个有必要探究的命题。
据了解,全国已有不少市、县级电大开展了社区教育工作,就中央电大44家社区教育实验中心的情况看,部分电大有政府的社区教育专项经费支持,尚有一部分电大需要自筹经费开展工作,再有就是人员和机构编制也多由电大内部解决。加上各地电大均承担有比较繁重的开放教育学历教育任务,开展社区教育人力有限。
有组织的社区教育工作,常见两种方式:
(1)活动式、广场式。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社区教育,向来为群众所欢迎。活动式的社区教育趣味性强,让参与者印象深刻,居民乐于参与。但是,活动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有较大局限性,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活动的吸引力也在弱化。以“活动式”、“广场式”的方式开展社区教育,往往宣传作用大于教育效果,难免是“一过性”的,随着活动的结束,教育也就停止。
(2)项目式。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形式将社区教育内容组织为教育项目,可以在内容上、效果上较好的保证教育质量,也便于实现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化,是社区教育比较理想的方式。但如果没有专门的力量来策划、组织和实施,没有经费的持续性支持,也往往难以持久开展。
笔者认为,电大系统开展社区教育的形式应该是“项目式”、“学府式”,应具有“持久性”。作为社区,也希望这一工作能够有一个持续性的推力。由此,不论是社区教育活动还是社区教育项目,都需要从持久性、专业性上下功夫。
社区教育要面向有各种需要的居民,教育内容毫无疑问是多样的。上至天文地理、下到居家度日,科普、技艺、理财、养生等等,都是社区教育的选题。显然,社区教育的内容多样性、社区教育区别与学校教育的分散进行、就近学习的特征使得单单靠成立一所学校、集中进行教学的设想是难以担当社区教育大任的。对于社区而言,要承担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更是勉为其难。
如何破解以上难题?笔者认为,电大以自身优势,吸引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要联合社会各方资源开展社区教育,首先应该对社会教育资源有一个认识。从社区教育的角度而言,社会教育资源大致可以作如下分类:
包括政府对社区教育的支持,如制定相关政策、划拨专项经费、设置机构与人员编制等等。
比如,由政府主导的普法教育可以引申为电大组织律师事务所等机构深入社区开展社区法律教育;由金融机构的广告宣传与产品促销可以引申为社区理财教育等等;共青团对志愿者的组织发动暗合了社区教育机构希望志愿者参与社区教育的愿望;地方性、阶段性大型社会性活动如运动会、博览会、论坛等活动的举行往往也可以作为开展相应社区教育的良好机遇等等。
包括社会上的各类盈利性教育机构、愿意为社区教育提供各种形式支持的经济实体单位和个人、以商业宣传为目的对社区教育的赞助等等。
如热心社区教育的志愿者、社会人士、各行各业的专家等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人际交往方式、个人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变革,相当一部分有知识、有技能的智力志愿者很希望有一个发挥自己才能、展示自己才华,服务社会、体现价值的平台和窗口。比如,近年来,博客的流行、网上大量免费资源的产生都说明了这一点。可以说,社区教育吸引这部分人参与,往往暗合双方的冲动,常常是相见恨晚。
指社区教育机构自己和社区居委会自有的师资、设备以及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创造性等。比如,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的健康养生经验交流活动、健身运动项目、理财经验交流沙龙等等。
在调查和工作中,我们注意到,各类社会教育资源或从自身营销策略的需要出发,或是为了工作的开展,都愿意介入到社区教育工作中,希望借此达到自身发展的目的。而有了社会教育资源的参与,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经费、师资、场地、设施都有了一个相对的保障,持续性的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有了基本的条件。因此,各类社会教育资源都是可以和应该加以利用的。
由前所述,社区教育和电大被社会教育资源所看重,社会教育资源的力量又可以被社区教育和电大所利用,那么,在实践层面应该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社区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居民的终身学习需求,这体现了其内在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并且,社区教育属于高于物质生活的精神范畴,在目前,我国的物质文化还不太发达,社区教育尚处在培育、引导阶段,作为公益事业来做,才有利于社区教育的发展。因此,建立社会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要体现社区教育的公益性特征。
社区教育需要社会多方的合作参与,因此,有一种好的合作机制、一种有利于参与各方的协作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在方案设计的时候,要兼顾到各方的目的、利益,有利于各方,才能使得社区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如果没有经费来源,一项公益事业是难以持久的,社区教育也不例外。要想把参与各方凝聚在一起开展工作,在没有行政手段的情况下,利益成为牢固的纽带。在保持社区教育公益性的前提下,适当的利润和收益是必要的,是维持运作的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因此,保持一个微利的状态才能保持参与各方的积极性,以持久有效地开展社区教育。
由于社区教育直接面向居民需求,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参与各方也应该眼界放宽、着眼长远,在参与社区教育的过程中以多种形式获得自己的收益。对于经济实体而言,这种收益可以是知名度、美誉度及自身形象的提高,也可以是适当的经济收入。对于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而言,这种收益可以是相关工作的推进或居民的满意、社会的和谐等其他效果。总之,收益可以是多方面的。
在目前社区教育工作缺乏成熟模式,各方面都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情况下,采用项目推进的方式开展社区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工作方式。
项目推进应坚持成熟一个开展一个,既要做好具体工作,又要注意总结和提炼,把项目的策划方案、课程资源、组织实施等工作尽量规范化、标准化,使项目可重复、可复制,质量不断提高,以项目为单元逐步形成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的形态。
引入多重力量参与社区教育工作之后,电大或社区大学,在社区教育方面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组织策划、沟通协调、过程控制与监管、信息收集与反馈等方面,直接的教学工作应该由社会智力与技能型志愿者、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各类教育机构等来参与和承担。因此,除了遵循以上原则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社会机构的选择与准入
在调研中,笔者注意到,相当多的商业性机构比如公司、培训机构等有比较强烈的愿望来走进社区,参与社区教育,从而实现自身的收益。这要求电大必须加以选择,挑选有实力、信誉好、有利于社区教育正常开展的机构和项目进行合作。而不能过度商业化,甚至让社区教育工作被利用,让居民利益受损,招致群众不满。
2.评价、监管与退出机制
按照为群众办好事要由群众来评价的原则,社区教育的组织者要对参与社区教育的商业性机构和社会机构定期和随时进行工作效果评估,加强监管,必要时终止和清退不合适的项目和机构,确保整个工作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运行。
3.计划、组织、管理与方向的把握
引入了社会教育资源,社区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做好计划、建立机制、监管过程和评价效果。这一切工作都不能背离社区教育工作的初衷,不能侵害居民的利益,不使工作偏离方向。
4.加强和延伸电大的优势
电大有了自己的优势,才具备在社区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才会被社会教育资源所看重,因此,继续保持和加强自己的办学优势是工作之本。
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居民教育需求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是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着力点。
电大联合社会力量开展社区教育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各地情况不同,做法肯定也有所不同。但总结起来,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各类教育机构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工作技能培训、生活技艺培训、文化艺术教育等等,电大可以建立教育超市,吸引各类资源参加,供市民选择。
电大的系统优势在社区教育中得到强化,更加为网院、学习网站、大型连锁培训机构所重视,他们会选择电大作为远程教育在本地的落脚点,电大终端力量加强,有合作的优势。双方受益、社区欢迎。
近年来,志愿者的身影越来越活跃。值得注意的是,志愿者服务已经不再仅限于出力流汗,各界专业人士中的智力志愿者也越来越多,社区教育正好给他们提供了施展的机会。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社区集中了越来越多的退休的专业人士,他们身体尚好,志趣高雅,希望有继续发挥余热的舞台,如能在社区教育的旗帜下加以有效组织,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宝贵资源。
随着商业竞争的日趋加剧,各类企业特别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企业如金融理财、保健养生、社会培训机构等希望到社区面向居民进行业务宣传等工作,有选择的引入和利用这些机构参与社区教育,是比较理想的方式。一些注重企业形象的公司往往希望找到合适的项目予以赞助等,社区教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在社区教育课程、项目、学习设施等方面给予经费的支持,采取企业冠名、企业赞助经费等形式支持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内容丰富,购买专业教育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寻求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支持,筹措款项设立社区教育基金,购买社区教育需要的智力资源,包括课程资源和支付教师薪酬等等。虽然社区教育具有公益性,但并不是要参与社区教育的人和单位都是义务劳动。作为社区教育的组织者,筹措资金购买社区教育所需要的各种教育资源和服务,是对劳动的尊重,是必要的。
通过策划和设计一些公益特征明显的项目,协助慈善机构做善事,把善事做实。近年来在社会上影响力较大的辅助弱者的慈善活动,如母亲水窖、红粉笔计划等等,项目设计合理,企业愿意投入,完全可以加入社区教育的元素,让善的力量通过社区教育的形式得到张扬。社区教育也为这些善款和社会力量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平台。
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合作共享,扩展电大开展社区教育所需要的师资、资金、条件等的来源渠道,加上电大已有的教学模式、资源建设、办学管理优势和必要的人力物力投入,以及广大居民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可以大大降低社区教育工作的难度,这在现阶段是符合电大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实际的路径。
总之,电大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寻求与社会教育资源的合作,加强开展社区教育的力量,进而在开展社区教育时把主要精力用在社区教育方案的设计、资源的组织与开发、工作的管理与服务、过程的监管和评价上,可以达到投入少、见效快、有质量、可持久、有实效的目的。
[1]陈乃林.终身教育理念观照下的社区教育[J].成人教育,2008,(10).
[2]王建根等.“网站+项目+基地”,基层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构想[J].中国远程教育,2009,(3).
[3]王建根等.国家“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节点库资源的共享机制与技术实现”(DCA070183)子课题“社会教育资源共享与电大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模式研究”(ZZDD07-408)结题材料
[4]成都、温州等电大社区教育资料汇编(内部资料)
2011-03-30
王建根,广东广播电视大学(510091)。许瑞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00081)。陈东,温州广播电视大学(325000)。
责任编辑 三 川
G420
B
1009—458x(2011)05—007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