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瑜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小议高校艺术类学院党建科学化
◆倪 瑜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命题和重要任务,并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的要求。艺术类学院是综合性大学中的一支新兴力量,艺术类学院党建水平的科学与否关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质量。
艺术类学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高校艺术类学院是国家大力发展、繁荣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摇篮,因此必须提高党建设科学化水平,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构建科学的运行机制。艺术类学院的党建工作既有与其他文理工学院的党建工作之共性,也有其特殊性。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是充分发挥艺术学院党组织的优势,同时解决艺术学院党建工作中存在问题与薄弱环节,提升整体功能的现实选择,是学院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1.艺术类学院党建工作中的优势
一方面,艺术类学院党组织工作的空间大、触角多。高校党的组织应该与教学、重点研究机构、行政部门相对应,使业务工作与党的工作能够更好地找到契合点。工作室或者重点项目组是艺术类学院“产学研”最活跃的细胞,党的组织可以覆盖到这些机构,真正做到把党的组织建设到基层最活跃的细胞上,实现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双赢。
另一方面,艺术类学院的师生党员思维活跃,又具有各类艺术特长,为创造性地开展党建活动提供了可行性。创新党建活动形式与内容,激活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是凝聚党员、调动党员工作积极性的必行之路。
2.艺术类学院党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首先,在艺术类学院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师生包括部分党员重专业、轻政治,思想政治理论素质不高。加之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尤其认为理论学习与个人的工作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理论学习都是“虚”的,自己的业务学习才是“实”的,导致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其次,由于艺术类师生的思想开放、崇尚自由,表现出部分师生的作风比较散漫,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师资队伍的形象,教师党员在师风师德建设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亟待加强。
再次,艺术类学院教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势微。少数党员把“党内”的一些会议、活动看作是形式、走过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党支部的凝聚力也不够强,这为教工党支部开展工作造成了较大障碍。如何推动基层教职工党支部的功能作用的发挥、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是艺术类学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基础工作之一。
1.民主治院,健全党政领导班子民主管理机制
中外合作办学、校企联合办学是目前普遍存在的艺术类学院办学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学院走产学研一体的道路,但同时也会在办学理念、体制机制、内部管理等方面产生一些问题。提高艺术类学院党建科学化水平,首先要健全党政领导班子的民主管理机制,我们认为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行有赖于“四步”制度的良性运转。
第一步,是完善党政分工协作制度。学院党政领导有分工,又有合作。要明确院党委与同级行政领导班子的职责分工和权限范围,对于党政各自独立分工的事项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于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分工存在交叉重叠的工作,也要规定办理程序和工作规则。一方面,院党委要加强对同级行政领导班子的政治指导和监督,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同级行政领导班子的权力。
第二步,是注重调研听证制度。不断推进党务、院务公开,注重院内重大事务的调研、听证,提高党员、师生对院内事务的参与度。
第三步,是保障有效沟通制度。党政领导、各职能部门在重大事项的决定上要多沟通多配合,并提高沟通效率。
第四步是有力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落实党政联席会议。
2.深化内涵,构建思想理论学习武装机制,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高校艺术类学院要整合学习教育资源,健全和完善学习制度,以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为契机,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师生头脑。在学习内容上要与时俱进,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体党员。在学习形式上要突破陈规。开展形式多样创新、富有创意的文体活动,把学习教育寓于各项活动中,如举办红歌会、红色经典演讲比赛等,吸引全院师生共同参与。引导、鼓励、支持教师确立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及正确的人生目标,将集体的发展目标与教师个人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形成共同愿景;在学习目标上学以致用。健全符合师生特点和需要的学习机制,组织党员教师学习本职岗位所需的业务及技能,加强岗位培训和再教育力度,使党员教师能成为本校、本专业的业务骨干、技术尖子,成为带领干部群众完成工作任务、争创一流业绩的“旗帜”。
3.以人为本,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
艺术类学院的师生包括部分党员个性更为开放、思想较为多元,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把党员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要从把握这一特点,在组织工作的方式方法上突出人文关怀,创新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切实把握党员“心理”,改变以往较多地党组织单向传播、单向要求的做法,转而更多地了解党员在想些什么、希望党组织做什么、需要什么帮助上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谈心等方式了解党员意愿,把握诉求,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其关心和爱护,激发其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进而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党的建设各项事业恒久持续地推进;其次要正视“利益”在调动党员积极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学院党组织要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需要,研究如何通过满足党员正当利益的需要来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如教职工的编制问题、住房问题等。
4.转变观念,创建党建与学科建设良性循环作用机制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各项工作的基础与核心。高校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应放在推动学科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针对艺术类学院教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式微、在学科建设发展中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学院党委要积极转变观念,走出为党建而党建的狭隘观念,引导党员走出党建都是“虚”的、与自己没什么关系的认识误区,引导党支部充分认识党建与科研、学科建设的密切关系。围绕学科建设要求、科研的要求设置和调整基层党组织;积极为党员之间、师生之间、不同专业之间搭建思想交流和学术研究平台;倡导教工党支部围绕学科建设的各项任务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不同学科方向的党员教师开展学科前沿问题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