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毕业生如何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2011-08-15 00:51陈广伟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22期
关键词:毕业生心理大学生

◆陈广伟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浅论高校毕业生如何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陈广伟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面临近年来高校扩招后新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显得很不适应,进而直接影响着自己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从而使这些高校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市场就业的需求。

就业现状 就业结构 就业观念 心理障碍 心理疏导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就业环境中,一些急于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可能会面临着被一些用人单位多次拒绝的现象,这将必然会对这些学生的心理造成一些伤害和影响。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1.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骤增,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这样一来,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形势越来越严峻。

2.大学毕业生不合理的就业结构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留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

3.不完善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进行改革,毕业生择业也由以前的“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仍存在。

4.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难度。

5.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单位选择过高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6.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

二、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前存在的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

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部分大学生或因所学专业不景气,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屡次受挫,往往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

2.自负心理

有些毕业生或因所学专业紧俏,或因就读学校为名牌学府,或因自己无论专业学习还是综合素质都高人一筹,或因自身较优秀的条件为不少用人单位所垂青,而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藐视一切、高人一等的自负心理。

3.盲目攀比与攀高心理

很多毕业生在选择单位时,不考虑自己的主客观条件,不深入了解单位发展情况,而是盲目与身边同学攀比,表现为攀比工作地域或地点,攀比收入和待遇,攀比工作单位和行业,攀比工作和生活环境,等等。

4.盲目从众心理

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没有理性分析,而是盲目认为只要单位给予的报酬多,所处的地理环境优越,条件较好就行。特别是在招聘会上,看到应聘的人多,就跟着去应聘,表现得非常盲目。

5.不平衡心理与嫉妒心理

大学生或因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足,或因时机把握不准而找不到理想工作,看到同班同学或老乡(特别是在校间不如自己优秀的同学)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就会产生羡慕,转而痛苦、又不甘心的心态;甚至有些同学为不让同学超过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不良手段。

6.消极依赖的心理

尽管大学毕业生接受了四年的大学教育,他们的一些行为、言谈都表现出要求个性独立,不愿为父母所左右,诸如谈恋爱、交友等。但许多高校毕业生仍十分依赖于自己亲人、朋友、尤其是父母亲。

三、如何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

1.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求职和就业时会遇到的各种挫折,这时,应该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去对待,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首先,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出现求职失败有许多原因,要正确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以便在下次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2.使高校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

在求职的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认识自我:一要全面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二要全面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三要全面认识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将来可能达到的状态;四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身心特点、学识能力等与未来职业需要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发展潜力,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

3.高校毕业生要完善自己的人格

应当根据自己心态的实际情况,选择各种自我心理疏导的方法来调节自身的心态,重新建立心理平衡。首先,可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鼓励、相信、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其次,可以向朋友、老师倾诉,寻求他们的安慰与支持;最后,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等方式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

4.高校毕业生要明白在做事前必须先做好人的道理

企业在用人时,总是把人的忠诚和踏实放在第一位。学生的稳定性差,也给企业造成了很多困扰和生产上的被动,这也是企业目前不太喜欢招应届毕业生的原因之一。

5.高校毕业生要切合就业市场实际,降低就业期望值

许多学生在择业时,对薪酬、工作环境等要求较高,往往有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存在,造成工作一时难以落实。我们应当鼓励高校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市场的需求,降低就业期望,小型企业或许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6.高校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在择业时要用科学的世界观作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从技校的培养目标来看,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既可以当技术员,也可以当工人,他们的岗位就是在第一线从事操作和基层的技术管理。

7.高校毕业生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这一客观事实,原因在于一些高校毕业生没有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先找份工作干,今后碰到专业对口的,再换也不迟。8.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应着眼于自己日后的发展前景

作为一个有头脑、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应该在就业前给自己日后的职业发展生涯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与完整的规划。明确自己以后想要什么,该怎么做、准备上班后做些什么,这是第一步。

总之,在目前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就业的过程中其所面临的压力也更大。只有培育高校毕业生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念,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才能使其在就业及以后的工作中充分地发挥其优势和才能。

[1]李新生.构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体系[J].湖湘论坛,2006,(02).

[2]李丽,蔡红梅.对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01).

[3]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 就业形势严峻.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毕业生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