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雯
(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阅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孙红雯
(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
本文针对高校期刊阅览门庭冷落的现象,分析其主、客观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定量的观察、实践和经验,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切实可行的思路和策略。
高校图书馆 期刊阅读 期刊服务 对策
期刊的重要已经越来越为专家学者和普通读者所认知。无论是信息发布的权威准确还是信息传播的快捷及时,无论是信息量的宏富还是信息内容的新鲜准确,都是一般的图书和普通的网络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做学问假如说要从读书开始的话,除了十分重要的真著作之外,最好的读物就是期刊。也正因为此,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中,琳琅满目的期刊历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期刊部,也是青年学子读而忘返之处。
期刊部重要,期刊部人气最旺,可能众所公认的。但近些年来,形势发生了逆转。期刊受学生欢迎程度“疑是银河落九天”,整个期刊部果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仅以我校图书馆为例。近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期刊保障率、读者到馆率、期刊利用率、读者阅读率、读者满足率等,大都在20%~30%之间徘徊,可谓低之有低。每年学校以如此投入订购如此多的期刊,而且这些期刊一般时效性都很强,却是这样的收获。资源如此浪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针对这一现象,我采取走访和座谈的方式,调查了大量同学,发现期刊借阅量的偏低,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1)网络阅读分流了大量的读者
大量读者选择计算机的检索方式,并不受时空限制,方便快捷,查全查准率高,且几乎可以全方位链接,其信息的获取量和及时性相对要高于纸质期刊的阅读。
(2)学生阅读的习惯、兴趣未能养成
由于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学生阅读的习惯、兴趣未能获得很好的养成。从图书馆图书出借的整体情况和发展的趋势看,高校中经常出入图书馆的学生数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期刊借阅量的急剧降低与之是一致的。
(3)期刊的质量呈现下降趋势
期刊的质量呈现下降趋势,也是学生对之疏离的原因。部分期刊内容的粗疏、设计的粗糙、印制的粗劣和到刊时间的延迟等,都给读者尤其是要求比较高的大学生读者带来“伤害”和影响。
(1)图书馆期刊部的环境设置不很人性化,不便于自主的阅读
“大通铺”式的课桌布置,全部敞开,没有遮拦和隔断。偌大的空间,数十上百的读者挨挨挤挤在一块,很不便于阅读的“独立”、思索的“独立”。连一般的现代企业所能做到的办公设施设备安排,我们多数的图书阅览室却未能配置到位,显然是不够人性化的。空间的相对私密性,应该是现代读者的基本要求。
(2)现代设施的配备还不到位
除了桌凳照明灯阅读等基本设备的要求外,现代阅读还强调纸质文本的阅读与网络阅读的结合。网络阅读可以使文本的信息、过时的信息与现实的情形、即时的信息形成“互通”参照,进而佐证,从而使限定时空的阅读被“扩容”、“增值”,这就是古人所言的“视通四野”、“精鹜八极”。网络阅读自然需要一系列的电脑设备的跟进,这在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尤其是阅览室还不能配备到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欠缺。学生家里、宿舍里、教室里都已经能上网了,凭什么还要辛苦地跑到阅览室里来“享受”这样一种几乎是半封闭式的阅读状态呢?
(3)期刊的品种和品质与学生的阅读需求之间存在分隔
虽然说各高校在图书资料这一块的投入经费不少,但是就报刊杂志而言,其数量也许不能算不多,可内容的适切性、质量与学生需求之间的差异还是十分大的。泛泛的政治性、政策性、宣传性的刊物占据的比例较高,休闲型、娱乐性、卡通式的也有不小的份额。真正为学生所喜欢,真正对学生的素质素养提升、学识学术水平提升有重要帮助,真正具有国际视野、高端品质和品位的刊物却不是很多。假如我们把报刊杂志从学术、时事、娱乐、休闲等领域来做一个分类,大概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既面面俱到,又重点突出,充分满足学生的重点追求。这方面,现今图书馆做得还不很精致。
(4)期刊部管理员管理粗疏带来学生阅览的很多不方便
相比于图书馆的图书管理,阅览室报刊杂志的管理相对比较滞后,比较粗糙。一是分类问题。或根本没有分类,或分类不当,随心所欲,任意排放,整体比较杂乱。二是摆放缺乏美感。整个杂志摆放区域缺乏整体策划,杂志区与阅览区的分隔不明显,拖泥带水。找取杂志时,其声响自然会对阅览区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使是杂志摆放区,也少有美感,没能按照类型分隔成几个小的区域,既好看,又方便查找。
学生阅览杂志更多的是追求信息的时效,品尝的是“新鲜”。但是不少阅览室里,杂志更新的速度相当慢,比市场摊点上要慢好几个节拍。
不少杂志缺刊——某一期或几期不在其位,缺页——某些杂志的某一期被不良之徒开了“天窗”,令需要的阅读者乘兴而来,遗憾败兴而去。
(5)期刊管理者服务意识淡薄
上述种种问题尽管是问题,但假如遇上管理员的周到的服务,就有可能获得部分的化解。偏偏阅览室管理中部分学生管理员和我们教师管理员的爱心和人性化管理的缺失,无意中又放大了或者加剧了前面所言的问题的严重程度。于是阅览室的“危机”便在这样问题的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了。
专家的研究和市场的大量调查表明,纸质文本的阅读对于一个人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将永远会与网络阅读共生共存。也就是说,就高校而言,阅览室的建设,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学生放弃阅览室,不是因为他们的不需要,而是因为我们管理者的某些方面工作的失职或者是不到位。于是,就图书管理者而言,努力的改变和调整,应该是无从选择的选择。
笔者根据大量的观察、调研和分析,目前图书阅览室的调整和改变,可以从提升馆藏期刊的质量,建设图书馆的环境、条件和改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三个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
据有关报道,全世界期刊种类已达40万种以上,我国期刊也有1万多种,可谓是种类繁多,面对几乎是浩如烟海的刊目,就得打破以前的采书模式,从机制上解决了,如何花最少的钱,买最多、最好、最适合读者的刊物的大问题。在每年订购纸质期刊的过程中,我们依靠团队力量,发挥集体智慧。让采访部的同志走出去,到各个院系召开相关专业专家学者和领导的座谈会,征求他们关于图书采购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各院系专业图书阅览室管理人员,听取他们的介绍,分别了解不同院系同学专业阅读的情况;还把本馆阅览部、资料室的同志请进来,请他们支持协作,共同完成选纸质期刊任务,因为他们直接面对的是读者,掌握读者第一手资料。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游说,赢得馆长的认同,再通过馆长之口,在全馆逐渐形成一种共识:采书不光是采访部的事情,而是图书馆全体同仁的事情。如此,全馆所有同仁都成了采访部的参谋和助手,这就确保了图书采购的质量。
另外,除了我们走出去了解全校师生的阅读需求之外,我们还能在图书馆网页上新增“读者荐刊”的分栏,可以通过“读者荐刊”的平台向图书馆推荐期刊。如此双管齐下就更加确保了期刊采购的效率,提高了读者对期刊的满意度。还要了解期刊的出版动向,因为期刊在发行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种变化,如新刊发行、停刊、改名、合并等情况。不仅如此,则可以确保纸质期刊不重复、不交叉、不过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存、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品位和档次。而研究也表明,外在条件对人们的工作、学习本身的影响常常又是不可忽视的。舒适的环境,包括服务设施的适用、方便,环境的整洁、美观和有秩序,可以让读者赏心悦目,进而愉悦、放松地进入阅读情境。花、草、画的适时、恰当的点缀,轻音乐的择时、穿插播放,卫生方面如星级宾馆般一尘不染,尽量给读者提供整洁、宽松的阅读环境。在赢得读者美誉的同时,也留住了读者的心。而且,我们的观察也表明,文明的阅读环境,逐渐培养读者的文明素养,进而成为文明读者,文明学生;再反过来,具有文明素养的人,文明的人又可以促进环境的更高层次的文明。这已经是阅览室建设之外的收益了。
与优美雅致的阅览环境想适应,期刊排架也是阅览环境建设的很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热情。成百上千种期刊一批批定期或不定期地不断涌入,难免带来上架排列的混乱;每一次学生阅览过程中和阅览结束后,随手乱扔乱放,难免造成或多或少的乱架、错架现象。处理不及时或者不恰当,这不仅给读者的找寻刊物带来不便,也给读者的视觉和心理带来不当的负面影响。笔者所在是一所艺术高校图书馆以前我馆按分类排架的方法排架,由于本馆专业性很强、同类期刊较集中,分类排架难以发挥优势,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为了让读者很快查找到需要的期刊,我们作了一些改进,采取先分类排架,同一类别中再按刊名首字拼音的声母顺序先后排架的方式,使得期刊的排列整齐、规则、有序可循。因同一类期刊集中排在一起,读者易于了解同一类期刊的馆藏情况,便于读者查找,也便于工作人员上架、推荐、取刊。另外,还为期刊定位,也就是在期刊摆放的位置(书架),写上对应的期刊分类号和刊名。这样有利于读者和工作人员立即判断期刊的去处,再者,有利于读者和工作人员上架、更不会出现乱架。
舒适、方便、快捷,自然给读者带来的从耳目到身心的享受,从而逐渐产生对阅览室的认同和亲近感是显而易见的。
(1)确立时效服务新理念
时效服务就是服务高效率。遵守时间,准时开馆、提前上岗、稍后离岗、守时践约。保证期刊及时上架,如遇特殊情况期刊不能及时到馆,工作人员会及时将情况说明,并公告图书馆网站和张贴告示,给读者明确答复。每到寒、暑假和大节假日放假,期刊可以外借。为了尽快与读者见面,期刊部工作人员常会加班加点。
编制期刊目录是揭示和报道馆藏期刊文献的检索工具,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为了更好的为全校师生服务,充分发挥期刊在教学的作用,我们把每期期刊的目录,发在图书馆网上让师生浏览。我馆建立健全已订期刊目录体系。
图书馆缺刊、漏刊、错发是普遍现象,都立即和投递员取得联系,及时补缺,对无法补齐的刊物,则迅速向兄弟单位借来复印,以确保文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统计与评价是把一定时期书刊流通和读者使用情况,用统计数字表达出来,用以反映对读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工作成效及成在的问题,并通过对统计材料的分析与综合,为检阅成绩,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以及修订计划提供数量依据。及时、准确地为读者提供能够满足其需要的服务,我们称之为“时效服务”。
(2)建立主动服务新策略
图书管理人员或自己阅览、或请相关专家推荐,遴选出各类期刊最新最优文章,是很受读者欢迎的服务形式。但这要做到位有时难度较大,难以做到可持续。
为了提高期刊的阅读率,更好的引领读者阅读期刊,形成互通共融、分享共享的阅览新格局,我们在广泛在征求学生建议的基础上,在部分刊物的阅读中,试点读者向读者推荐的阅览引领新形式。一本期刊之中,涉及的领域和知识都不尽相同,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篇文章也有各自独到的见解。在每一期期刊的第一页内附一张推荐表,表中设有推荐篇目、推荐理由、借阅时间、推荐姓名和借书证号等五项填写栏。先行的读者读后填写此表,这就给后来借阅者以一定的指引。推荐次数较多的篇目和推荐理由新颖合理的自然是精华文章,这样读者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的同时,也与众多其他读者加强了思想交流,促进了刊物的利用率,也为读者阅读期刊增添很多乐趣。于是阅览室,各类期刊,则成了一个同学阅读以及阅读心得交流乃至心灵对话的无声平台。
当然,光是读者交流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管理者的统领和综合总结。工作人员在此基础上,每天定期将每本期刊的推荐情况进行搜集整理,公布于图书馆网络平台,为更多的读者所了解。这种“信息公开”既激励了参与推荐的同学,也进一步扩大了推荐的“成果”,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和裂变。这就水到渠成地大大提高了期刊的阅读率和利用率。
以人为本服务、微笑服务都是阅览室管理中必须逐渐实行到位的。比如“为人找刊,为刊找人”的贴身服务就是广受学生欢迎的好形式。网络借、还刊,电话借、还刊,师生管理员利用各种机会帮助老师和学生送、还刊物,借刊者不必“露脸”,借、还手续一路搞定,这自然成为阅览者的一件赏心乐事。
改变目前阅览室门庭相对冷落的窘境,需要各方力量的协同“攻关”,而身处图书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自然应该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劳动,上述所言的各类策略和方法恰恰是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但问题的彻底解决,还需要所有同仁奉献更多的劳作。而其中,每一位图书管理者自身素质特别是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的提升尤其重要。一切的一切,就在于管理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行为和服务品质。
[1]郑岱霞.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与服务的创新[J].图书馆学研究,2002,(8).
[2]祁靠成.论高校图书馆期刊信息的开发与利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4).
[3]孟齐霞.论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利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4).
[4]方宝花.期刊信息资源综合开发研究[J].情报科学,2002,(8).
[5]刘凤华.试论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的改进[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