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玉霞 汪 颖 张露丹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江苏徐州 221009)
教育技术的定义随着时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而演变,任一定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技术发展的状况,因此,分析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对教育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
美国学者巴巴拉·西尔斯和丽塔·里齐认为,美国教育技术主要经历了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的一个演变过程。
Audiovisual Communications is that branch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concerned with the design and useofmessageswhich controlthelearning process(1963).译文:“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的研究。”[1]
InstructionalTechnology can be defined in two ways.In its more familiar sense,it means the media born of the 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 which can be used for instructional purposes alongside the teacher,textbook,and blackboard.The second and less familiar definition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goes beyond any particular medium or device(1970).译文:“‘教学技术’可以定义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根据特定目标来设计、实施与评价整个教与学的过程的系统方法。它以对人的学习和传播的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人力、物力资源,以达到更有效的教学目的。另一种是用系统的方式对教学系统组成部分(包括信息、人员、材料、设备、技术和环境)的开发(包括研究、设计、制作、支持-供给和利用)以及对开发的管理(包括组织和人员)。其目的是解决教育的问题。”[2]而前一种定义更具有权威性并广泛流传,特别是该定义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系统方法的概念,突出了教育技术领域中教学设计的中心地位。[3]
EducationalTechnology isafield involved in the facilitation of human learning through systematic identification,development,organiz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 full-range of learning resources and through the management of these processes(1972).译文:“教育技术学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利于人类的学习。”[4]
EducationalTechnology isa complex, integrated process involving people,procedures,ideas,devices,and organization, for analyzing problems and devising,implementing,evaluating,and managing solutions to those problems involved in all aspects of human learning(1977).译文:“教育技术学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的学习所有方面都有关系。”[5]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1994).该定义成为美国教育技术领域一个权威定义,并在全世界产生广泛影响。在我国公认的主要有两种译法。一种是“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6]”另一种是“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7]”两种译法的分歧点在于对“for”的不同理解。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2004).译文:“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8]
不同国家由于国情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教育技术发展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必定有不同之处。我国的专家和学者在长期的研究、工作和实践中,对教育技术也有自己的认识。下面陈述几种代表性定义。
20世纪30年代,杜维涛认为:“电化教育就是利用电影和无线电播音以及其他用电器材来施行活的教育”。
80年代,人们对电化教育的认识又加深了。南国农先生在《电化教育学》一书中认为:“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80年代后期萧树滋先生在《电化教育概论》中将电化教育定义为:“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活动。”
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技术实践的发展,对电化教育的认识进一步拓展。199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电化教育的解释为:“电化教育是一种利用幻灯、投影器、电视机、录音、录像机、语言实验室、无线电广播、程序学习机和电子计算机等教学设备及其相应的教材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李克东教授则认为:“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优化与实践”。1998年南国农、李运林在“电化教育学”《第二版》中给出了电化教育的新定义:“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学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顾明远教授在《教育技术》一书认为:教育技术指的是一项专门技术;教育技术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实践与研究领域。
李龙教授根据我国的国情,认为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体系应该能够阐明教育技术“是什么”、教育技术能够“做什么”和教育技术应该“研究什么”等不同层面的问题。即教育技术本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的概念共同组成教育技术领域完整的定义体系。
彭绍东教授则提出了自己对教育技术定义的新认识,即:教育技术是为教育的实施和提高教育的效果而采用的方法、工具与所要求的教育参与者的技能之和。教育技术的领域包括对教育过程、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和对教育参与者技术素质的培训等。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教育技术可起到支持教与学和优化教与学的作用,其核心目标是促进学习。[9]
由上看出,不管在美国还是在我国,教育技术定义都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这是学科发展的标志,同时也导致了人们对到底什么是“教育技术”认识的茫然和困惑。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深入,时代赋予教育技术不断丰富的内容。对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进行分析和思考对教育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
1.对美国教育技术定义演化的分析
从63年的第一个定义到05定义,经过近50年的发展,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定义也是随着时代、科技、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并在不断完善中。
(1)定义名称的演变
不同时期教育技术的定义中使用的名称是不同的。二战结束后,视听传播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尤其是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63定义中使用的是“视听传播”。随着教育技术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用“Audiovisual Communications”已经不能说明学科的真正含义,所以,有了Instructional Technology这个名称。随着借助技术进入教学实践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在企业的绩效培训中也用到了教育技术。借助技术的教育实践范围得到了扩大,因此出现了1972年、1977年、2004年定义中的“Educational Technology”这一名称。[10]
(2)研究对象的演变
各个定义中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都是不同的,但是从表述上来看,不管教育技术的定义如何演变,它的研究对象都与学习有关。
(3)教育技术领域中研究内容的变迁
通过对各个定义中的研究内容进行比较发现,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都是随着美国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而演变的。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拓宽。
(4)教育技术领域中研究目的的变迁
分析各个定义发现,教育技术的目的都是与学习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有关的。04定义还提出了“提高绩效”的目的,这说明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都是随着时代进步而发展的。
2.对美国教育技术定义演化的思考
(1)教育技术的实践和理论基础相互影响
从AECT早期的定义看出,行为主义对教育技术的影响很大。随着全世界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建构主义思想开始盛行,建构主义成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04定义更是突出了这一点。随之,教育技术的实践也发生很大改变。在建构主义指导下,学习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广泛,最典型的例子是教育技术不仅仅要针对课堂教学,还应为非正式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教育技术的实践更加丰富。现代技术促进了社会变革,人类思想也在发展,教育技术实践需要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理论去指导,因此,教育技术的实践促进了理论的发展,而理论又对教师技术实践起指导和引领的作用。
(2)提高学习绩效成为教育技术的追求和目的
与经济学中的绩效不同的是,这里的绩效是指学习效果和学习者迁移拓展的能力。在现代社会,学习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指标,如何帮助学习者去学习、提高学习的绩效就是教育技术人的追求。因此,AECT04定义将提高绩效作为教育技术的一个功能。提高学习绩效目前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工作者的行动的指南。在新技术环境下,设计和开发数字化学习环境和优质的学习资源成为提高学习绩效的重要途径。总之,提高绩效已成为教育技术的追求和目的,也是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教育技术存在的重要价值。
(3)符合伦理道德是教育技术实践的前提
在AECT04定义中明确指出了“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AECT94定义在对定义的解释中虽然也谈到了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的重要性,但没有直接写进定义文字中。当今社会,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伦理道德问题的重要性,伦理道德存在于各个领域,教育技术领域也不例外。04定义体现了教育技术人对自身领域中伦理道德的自我意识,如果没有以伦理道德作为前提又怎么会有教育技术的成功呢。虽然目前学术界对提出“伦理道德”存在质疑,部分学者认为,既然伦理道德是每个领域都应符合的,为什么其他领域没有特别强调这一点,单单我们领域这样提出,这会不会自爆缺点?笔者认为“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体现了批判性思维,这是教育技术发展的要求,也是目前教育技术领域的一种进步。
与美国不同的是,我国的教育技术定义没有权威的机构提出,对教育技术定义的认识见仁见智。由前文所述,不同时期不同学者提出的定义都是不同的。综观这些定义可以发现,我国的教育技术定义在名称、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等方面都在发生改变。这些演变值得思考。
1.名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前使用“电化教育”这一名称,90年代后期基本使用“教育技术”这一名称。笔者认为,教育技术明确表明应用“技术”来促进教育。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非正式学习、混合学习、E-learning等学习模式无不借助于技术,在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中都离不开技术,因而“教育技术”这一名称表述更为清晰。
2.为促进学习而应用的“技术”在不断发展
30年代,教育领域应用的技术主要是电影和无线电播音以及其他用电器材,及至80年代和90年代,应用的技术包括幻灯、投影器、电视机、录音、录像机、语言实验室、无线电广播、程序学习机和电子计算机等,再到目前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教育技术中所用到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可以说每一种新技术的产生,都会对教育产生若干影响,一切有利于促进学习的合适的技术都应该服务于教育。
3.技术始终都应该作为媒介而不是核心
综观我国学者的代表性定义无论怎样表述,一般都是将“媒体”或“技术”作为促进教学或学习的中介,教育技术的核心是“促进学习”,而不是“技术”本身。倘若将技术看作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则会失去教育技术的领地。因此,上世纪80年代关于教育技术姓“教”还是姓“电”的大辩论是必要的。虽然说,学术思想是自由的,但是笔者认为在教育技术到底姓什么这一点上应尽量取得一致性,这个本质问题严重影响着教育技术的发展。
教育技术定义的发展变化,与时代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后面的定义也不是对前面定义的完全否定,随着社会和教育技术实践的发展,后面的定义会在吸收前面定义合理处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分析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对教育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
[1][2][4][5](美)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乌美娜等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3]何荣杰,国忠华.对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30):150-152.
[6]尹俊华,庄榕霞.简评教育技术的定义[J].中国电化教育,1997,(7):6-10.
[7]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著,乌美娜,刘雍潜等译,尹俊华,张祖忻等校.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8]黎加厚.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与启示[C].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会论文集,2004.
[9]彭绍东.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命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0,(10):18-22.
[10]王运武.关于美国教育技术概念演化的分析与思考[J].软件导刊,2006,(1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