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刚 吴明超
(徐州师范大学 信息传播学院,江苏徐州 221009)
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技术进驻到教育这个生态体系中,促逼着系统处于一种由平衡-失衡-新平衡动态演变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技术人扮演了无可替代的角色,因为有他们的“引荐”才使得教育与技术联姻,技术尤其是新技术才更快地进驻教育、服务教育。然而表面的繁花似锦并不意味着果实累累。教育技术人表现出的新技术研究的过热反应,使一些被遮蔽的问题逐渐敞亮,引发了我们的深思。
“技术”一词出自希腊文techno(工艺、技能)与logos(词、讲话)的组合,意思是对工艺和技能进行论述。最初,它仅指各种应用技艺,与直接的操作联系在一起。“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技术一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而导致了对它的理解和表述的多样性。”[1]
《德国彩色弗塞尔大百科词典》的论述:“用科学的语言来讲,技术就是各种工具的发展、制造及有意识的运用。用专门的语言来讲,技术就是依据对自然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认识并有意识地运用它来设计和使用各种复杂工具和器械。”
《辞海》对技术的解释:“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2]
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方法的总和。[3]它包括经验形态、实体形态和知识形态三大要素,并由此形成不同的技术结构。实体形态的技术与具体的物质(工具、设备、材料)有关,称为物化技术(简称手段,即一般狭义理解的技术);经验形态和知识形态的技术主要与人的智力有关,称为智能技术。因此可以认为:技术由物化技术(手段)和智能技术(方法)两部分所组成。
在海德格尔看来,所谓技术即是对自然界“揭示”和“支配”。因为技术不仅仅是手段、工具,技术乃是一种“解蔽”方式。“在现代技术中起支配作用的解蔽乃是一种促逼,此种促逼向自然提出蛮横要求,要求自然提供本身能够被开采和储存的能量。”[4]
技术的定义可谓众多,然而至今依然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技术定义。本文倾向于将技术分为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并将探讨锁定于物化形态的技术上。
何谓新技术,至今并无定论。现存的对新技术的论说也都只是从某一个层面上界定的,新技术是相对于旧技术而言的,因为它的相对性决定了新技术的动态变动性。任何技术都具有新与旧两种属性,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它是新技术,新技术的属性被触发,旧技术的属性被遮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发展,在另一个时间段内它的旧技术的属性就会被触发,新技术的属性被遮蔽成为旧的技术。新与旧属性间的转换因所选时代参照点的变动而变动。新与旧是相对的,现代人认定的古老技术,在那种技术刚刚产生的古代是一种新技术。[5]
笔者认为新技术是指在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新近发展起来的,为了解决一些原有技术所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是为了让解决问题的“成本”下降、价值提升而产生的技术。
新技术研究热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我们只就教育技术学特点、新技术的天然优势和技术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这三个层面进行解读。
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交叉性的学科,它产生于教育和技术的边界,具有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教育技术不同于心理学、文学等,它同时具有教育和技术的属性,是教育和技术的联姻体。无论我们将教育技术定位于“教育”、“技术”抑或是“双重结构”(既属于教育学,又属于技术学),其表现出的对教育和技术的双向依赖是毋庸置疑的。惟有教育而没有技术的教育技术将失去其生存的空间,找不到自己的归属;而惟有技术,抛弃教育的教育技术将失去其本真(利用技术促进学习,优化教学),势必陷入“技术至上”的教育荒漠中;唯有将教育与技术二者兼顾,才能体悟到其精妙之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技术保持高度的灵敏性,才能使技术更好地融于教育、服务教育。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使技术的触角延伸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甚至于改变和左右着人类的命运。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对技术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离开了技术他们就会感到寸步难行。
作为新生事物的新技术,魅力无限,它的每一次“登台亮相”都可以吸引诸多关注的目光。新技术的产生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萌芽、产生于旧技术之中,是对旧技术的“扬弃”,即抛弃了旧技术中消极的、腐朽的因素,吸取了旧技术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一些为旧技术不能容纳的新东西,从而形成了它自身的特点。与旧技术相比较,新技术更完善、更高级、更优越,具有更强的适应力和生命力。
学习与技术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扮演着同等重要的角色。学习孕育于技术的发展中,技术推动学习的深化。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各种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人类社会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文字的出现,特别是印刷术的发明,使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知识传播成为可能。幻灯、无声电影、有声电影、无线电广播、电视、投影等视听媒体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知识传播质量和效益。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具有将储存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动运行等功能与信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集于一体的功能,使人类对知识的学习进入到立体传播阶段。现代教育技术呈现出声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化、信号处理的数字化、信息储存的光盘化、教学过程的智能化等趋势,使世界各地的受教育者能够随时进行自主学习,快速、便捷地获取世界最先进、最优秀的文化。学习是人的一种天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潜能。[6]不断发展变革的技术促逼着人类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使得人类学习的这种天性得以维系,学习的潜能得以激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但技术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在对新技术研究热产生的原因进行解读之后,我们会发现,教育技术人对新技术研究热现象的产生似乎已经被烙上了“免检”的标签。但是当我们凝神细听这一华美乐章的时候,我们捕捉到了一些极不和谐的音符,这就是隐匿于新技术研究热中的一些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魏权龄曾明确指出:学术界已经刮起了一股“浮躁风”并希望这种学术风气能够及早刹住,还学术界一个自由的空间,净化学术氛围。在这种学术浮躁阴霾的笼罩下,教育技术学科无法独善其身,反而因技术的新旧更替而助长了这种风气的蔓延。
一些教育技术人往往会陷入这样无奈的处境中,一旦没有新的技术出现,他们就会感到无所适从,而新技术一出现,他们就必然会对其趋之若鹜,欢呼她的到来,对她顶礼膜拜,满怀敬意。旧的技术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将更多的爱转向了新的技术,他们在新技术研究中投入了许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当更新的技术出现的时候他们的“聚焦点”又偏移了,喜新厌旧成为了一种习惯,如此长长久久,他们就会陷入了一个永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体系中,他们的研究将始终找不到立足点,他们将变得急功近利,原本淡定的心智也会变得浮躁起来。
在教育技术领域,随着各种技术不断地进驻,教育技术人对技术尤其是新技术研究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然而,当我们环顾四周,审视自己,我们会发现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正如别尔嘉耶夫在《人和机器》一文中所言:“说技术问题成了人的命运和文化的命运问题,这不是夸张。当今时代是个缺乏信仰的时代,不但旧宗教信仰弱化了,而且19世纪人道主义信仰也弱化了。现代文明人唯一有力的信仰是对技术的威力及其无限发展的信仰。技术是人最后的爱,他准备根据爱的对象改变自己的形象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都助长了人的新信仰。”[7]
我们将技术引入教育的初衷是为了让技术更好地促进教育、优化教学,然而随着人们对技术愈多的使用,对它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增强。正如有学者所言:“凭借着科学技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自由,然而自由之得同时亦是自由之失,我们依靠科学技术获取了多大程度的自由,也就同时在多大程度上依赖这项技术。”[8]“技术本来只是人类用来认识自然、实现自身解放的一个工具而已,而此时人类却不得不依赖技术,成了技术的人质。”[9]人成了技术的奴隶,人性被物性取代,技术人生成!
技术人是喜新厌旧的人,他对任何新的技术都趋之若鹜,在保持对新的东西的敏锐嗅觉的同时,对旧的技术却反应迟钝。新技术产生之后,在新的与旧的技术之间就会存在着一个选择,而每一次选择又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当我们倾心于新的技术时,我们抛弃的不只是旧的技术,还有伴随旧技术所产生的一系列的教学方法、策略等,这些都将被封存在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教育技术人对技术研究的偏爱,尤其是对新技术的恩宠,使得他们逐渐走上了一条技术人的发展道路,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教育技术人在教学实践中追求的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同样的在研究中的投入和产出也应如此。然而,现实的研究状况却不容乐观。我们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技术的研究往往只是浮于表面、流于肤浅,其原因由“三不明”所致。
其一,新技术的定位不明,使得研究者的“移情别恋”、“喜新厌旧”成为一种习惯。教育技术人对新技术的恩宠,使得我们的研究不能够持久,研究者不能够“专爱”,研究“风向标”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改变,这样往往就会造成研究的“断路”现象,致使研究投入和产出的失衡。
其二,研究者的自身定位不明,使研究处于浅层次挖掘状态。他们没有将自己真真地定位为一个研究者,因此使他们的研究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明显的先天不足。在对技术和新技术的研究中更是如此。在进入研究的圣殿之后,他们更多地表现出的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浅表式研究,并没有以敬畏之心去聆听诸神的教喻,目睹其真容!真真的研究是要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
其三,研究问题定位不明。对技术的不理性的认识,尤其是对新技术的迷恋,使得我们对研究的问题本身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研究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开展的,对技术和新技术的研究,是为了最优化教学,而脱离了实际问题的研究,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长久。
学术研究浮躁之风的消解,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问题。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从主观研究者层面和客观环境层面上对症下药,以期缓解病痛。
主观层面:研究者自我修养的提升。学术的浮躁是与社会的氛围是息息相关的。在这个充满诱惑与选择的时代,研究者只有不断地加强自我的修养,提高对外物的分辨力,将理论和实践相联结,构建理论和实践双向滋养的发展体系,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坚持到底,才可以取得骄人的成绩。
客观层面: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在《学术评价制度批判》一书中,作者刘明先生不无沉痛地发出了这样的慨叹——“量化评价的尺度量裁之下,势必难辨真伪,误识良莠,这恰是其根本性、致命性缺陷所在。”由此可见,学术评价制度的完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境地。学术评价制度的完善,我们应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回首历史,借鉴中外那些经过实践检验、富有成效的传统、规则、做法,形成具有特色的新的学术评价体制。
任何一种技术都是人的技术,人对技术的认识水平决定了技术在人的活动中的作用水平。[10]技术人生成的“病因”在于教育技术人在缺乏信仰的环境下对技术存在认识和使用上的错位,而要使得技术人还原为人,就需要提升教育技术人的技术素养。那么,何谓技术素养?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中认为:技术素养指的是使用、管理、评价和理解技术的能力。[11]这个定义是从四个方面对技术素养进行了概括性的规定,然而如何才是一个有技术素养的人呢?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对一个有技术素养的人作了如下阐述:“一名具备技术素养的人以与时俱进、日益深入的方式理解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被创造的,它是如何塑造社会又转而被社会所塑造。他或她将能够在电视上听到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有关技术的故事后,明智地评价故事中的信息,把这一信息置于相关背景中,并根据这些信息形成一种见解。一名具备技术素养的人将自如、客观地面对技术,既不惧怕它也不沉迷于它。”[12]可见,具备技术素养将有助于个体对技术、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帮助主体对技术的评价进行内部重构,使其走出技术的雾霭,摆脱对技术的依赖,打破技术的桎梏,呼唤人性的回归!
研究是研究主体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价值的高低优劣必然会受到来自这一过程各个环节的影响。在教育技术领域,教育技术人对新技术研究热所引发的潜在的研究价值不明显的原因,我们可以用三个“不明”来加以阐述。知道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就可以用“三明”来应对。
其一,明确研究人员的研究者定位。研究者是研究的主体,是研究的发起者和有力执行者。研究人员对自己不同的定位往往会使研究的价值天壤之别。生存于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其中有太多的诱惑,太多的选择……研究总会有功利性的收益,但是仅仅从功利出发,将自己拘禁于名缰利锁之下,却是违背人天性的劳役。研究是要耐得住寂寞的。研究人员唯有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研究者,以一种古典幽静的心境来应对尘世的喧嚣,将研究进行到底,才可使研究更具魅力。
其二,明确新技术的工具定位。新技术的产生与消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无需欢呼新技术的到来,更无需慨叹它的消解。我们要认清新技术之于技术进驻于教育的工具性。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履行了“媒介”的功能。技术正如一扇窗,最重要的地方是我们能透过它看到美丽的风景,让窗内的人链接到窗外的世界中,它的重要性不在于自身的“可见性”,而在于中介人与世界关系时它的“隐身”,这恰恰凸显了它作为工具的不可或缺。[13]在对于技术尤其是新技术进行研究之初,一定要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审视,不迷恋、不依赖,切忌因“爱”而失鉴。
其三,明确源于实践的问题定位。有人曾说:发现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难得多。研究领域更是如此。研究是始于问题的发现,终于问题的解决。在教育技术领域内,因教育与技术的结盟使得其研究领域内的问题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众多的“问题”中,教育技术人只有以明敏之心去分辨真伪,将问题置身于实践,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可以让研究更具有生命力。
教育技术人对新技术的研究是一个必然,但不要让自己的热情遮蔽了理性审视的双眼。教育技术人对新技术的研究不应该只有热的反应,还应该保持冷的思考。教育技术人在研究中断不可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技术而技术,而应以一种古典幽静的心境沉浸于其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理论和实践双向滋养的研究体系,从而使技术更好地融于教育,服务教育,凸显研究的价值,实现最优化的教学。
[1]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1-2.
[2][5]李祺,李春鹏.教育新技术化与新技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7,(1).
[3]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一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9):6-7.
[4]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EB/OL].http://mkd.lyge.cn/zhanzheng/a56/029.htm.
[6]尹睿.网络学习环境研究的困境与转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9,(6):18-21.
[7][11]曹之友.技术素养初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2003,(9):6-7.
[8]美国技术素养委员会.Technological Speaking:Why all American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technology[R].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中译本.
[9]戢守志等译.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S].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10]朱京曦.论人文技术哲学视野下的教育技术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7,(5).
[12]国际技术教育协会.技术素养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黄军英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3]赵健.走向学习、认知与技术研究的深度融合——《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第三部分述评[J].远程教育杂志,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