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自由,走向创新

2011-08-15 00:51梁会林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3期
关键词:意识情感语文

◆梁会林

(廊坊市第二中学)

释放自由,走向创新

◆梁会林

(廊坊市第二中学)

现在的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学习能力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得以发展的基础,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应是最根本的。从如何在教学中释放自由,锻炼学生如何创新进行了研究。

素质 自由与创新 自主学习 个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什么是素质,当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才是素质。”站在这样的一个角度来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许对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语文教改有所裨益。只有有了创新的意识,学生才有可能主动地运用创新思想,培养创新情感,完善创新人格。那么,怎样才能较快较好地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培养兴趣,让学生尽可能自由地学习

马克思曾经指出要“让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得到丰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他们自由了,才能让他们放开手脚,毫无顾忌地去猜去想,创新也才有可能实现。兴趣对一个人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学生解放出来,把他们放到一个宽松自主的听说读写的大语文环境中,在这方面我是有着切身体会的。在学习高一语文现代诗歌单元时,我把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都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决定先学什么,怎样学,按自己的喜好排列学习顺序,结果绝大多数的学生有共同的看法。于是,一开始,学生就在课堂上处于主人的位置,他们就是带着这种自主意识开始了愉快的求知之旅。《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现代诗歌,学生们以前也读过,因此都想先学这首诗。在课堂上,我只给介绍了徐志摩的生活、学习经历及写作这首诗的缘由,然后就看他们一边读,一边赏,完全陶醉康桥的秀丽风光之中。学生们读着、想着,创新的灵感就在无声中迸发,有的学生还结合课本附页的彩图将诗歌的写景部分改写、续写,为原诗增添了新的色彩,新的感情。虽然可能文采欠佳,但大胆的想象和丰富的表达把他们求知、求新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的教学就这样创新了,学生的个性就这样形成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地增加了。因为这是他们喜欢的,要求的,渴望的。人对自己喜欢、渴望的事情都不会轻言放弃,而对老师给予的这份自由就倍加珍惜。

二、多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允许学生站在自己的立场理解文章

多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允许他们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下站在自己的立场理解文章,站在现在的角度解读知识。

我们在学习诗词鉴赏时,由于书上的作品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即使介绍了背景和写作意图,仍有很多信息难以把握,以致不能准确理解诗人的复杂情感,有些学生就很容易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去理解、,揣摩诗的意境,对于这一点,老师不应该轻易否定,而应给予赞扬和鼓励。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让他们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理解课文,用自身的情感去感悟作品,对作品的不确定性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要“让文章本身教育学生”,有要让学生多角度的思考、想象,不让现成的结论套住他们的思想,扼杀自主的思考;不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前人的评价,更不能不让学生提反面的意见,否则将会使求知者变为厌学人。老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在语文教学中始终非常重视这一点。记得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研读“兰芝抗婚”这一情节时,理科班一位学生认为兰芝在哥哥的逼迫下突然答应婚事,是缓兵之计,心理其实在盘算怎样才能与仲卿破镜重圆,因为离别时二人有约“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和“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这无疑是我们当代人的一般想法,学生按自己的心理去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了,而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其实女主人公此举是对前途的完全绝望,人物行为看似突然,实是深思熟虑,决心以死来反抗封建专制的表现,可是课堂上没有人想到这一层。面对学生积极的质疑,我犹豫了,是该肯定他们的想法,还是马上否定呢?作品中刘兰芝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封建社会中罕见的头脑清醒、性格坚强的女子,可怎样说服学生呢?想起以前曾有位学生问我:“老师,我们理解为什么总是不对,我真不知道该往哪儿想了。”面对学生的疑惑,我竟无言以对。而现在,我怎能轻易地否定他们积极的思考,不行,一定要鼓励他们多方位的探究,因此,我问大家:“他说的对吗?有没有道理?”“对!有道理!”“好,这位同学很善于思考,也敢于同旧传统旧势力作斗争,他站在我们今天的社会背景中体会人物内心世界,那下面也请大家思考一下在封建社会中,女子有没有今天的自由?在当时的社会,兰芝当时处境如何呢?她会有怎样的决定呢?”

这时,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封建社会女子被休回娘家怎么可能再回去,封建家长制度怎会给孩子这样的自由?就这样,不但解决了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求知探索的信心,开拓了学生学习探索的思路。由此可见,老师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是重要的因素。

三、让学生尽可能地自由发挥,自由创作,体验成功,做学习中的诗人和作家

语文学习中的创新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创新,更要化这种知识和能力为我所用,变成自己创作的创新。通过学习诗词,学生的兴趣浓厚了,课堂上积极地朗读,踊跃地分析品赏,大胆地联想想象,在学习体验中尝到了获得知识的甜蜜!这时,我又试着让学生去感悟自己的生活,创作自己的作品,要求注意把握意境。结果,不少学生写出的诗优美感人。有的语言平实,形象鲜明;有的含蓄蕴藉,主题深刻;词就更有特色了,有的作品很富有现实主义精神,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寓情于景,寓情于事都表现得十分完美,而他们自己却毫无感觉。其实,老师应该看到,每一位学生都有着自己特点和特长,这些就需要我们伯乐们去发现,去挖掘,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触动他们创新学习的神经,一旦找到了按钮,那么电路就被完全打开,以后的学习工作就畅通无阻了。有时我不禁自问:为什么学生对作诗、填词饶有兴趣,而对写作文却很头疼呢?我自以为写诗写词要比写作文难得多,殊不知就在于知识的新奇性和吸引力。诗和词给人想象的空间如此丰富,且学生是刚开始尝试进行创作,兴趣自然浓,且不说文采,能写就是精品;而作文从小学写到现在,这么多年没有多少成功的作品,自然兴趣锐减。其实,写作的空间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新意识,还有待我们这些语言教育者开辟新径,不断研究,更多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摸索。钟启泉先生曾指出:“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我相信,只要有心种地,就会收获果实。

综上所述,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率先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自由的有意识的学习语文的创新中,更好地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实现全方位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1]中国教育报.2007-6-18.

[2]中国教育报.2010-6-18.

猜你喜欢
意识情感语文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