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英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机械工程系,山东 枣庄 27700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没有语言,文化的获取、传播、继承和发展是不可能的。同时,任何语言都反映了一定的文化,脱离某种文化的语言也是不可想象的。正如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约翰所说,“特定社会的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事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1](P68)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它不但是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而且也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2](P75)从某些方面讲“文化信息的交流才是翻译的挑战所在”。[3](P7)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永远与文化摆脱不了干系,因为翻译者所选取的翻译策略永远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的作品,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书中有很多东西反映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对英语民族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奈达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即语言文化、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宗教文化。[4](P91)本文将从这五个角度探讨英译本《聊斋志异选》中体现的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及译者的翻译策略。
中国的哲学传统强调“悟达”。孔子就一向重视“悟性教育”。这种悟性哲学就是要让人从整体上把握一个事物,悟出其内在联系,悟出事物所以成其为事物的道理来。汉语重悟性的突出表现就是意合。一段语言中可以连连出现文字上的跳脱,频频转换主语或者不出现主语。这时,就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其意义,跳脱部分、没有说出来的部分和说出来的部分之间的关系,全凭“悟性”悟出来。例如:
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袱独奔,甚艰于步,急走趁之,乃二八姝丽。[5](P38)
Scholar Wang of Taiyuan went out for a morning walk and came upon a lone yong woman with a bundle in her arms,hurrying along and faltering at every step.Running up behind,he found her to be in the b loom of youthful beauty.
从译文可以看出,译者增加了很多词,主要是代词、连词和冠词。可见,英语重形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把句中各部分连接起来,以显示其结构关系。
英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比喻性词语,但由于各自文化背景不同,在比喻的本体与客体之间的选择上也不尽相同。这给翻译增添了难度。例如:
为人亦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如霜雪。[5](P100)
She is quiet and never laughs,as beautiful as peaches and plums but could as frost and snow.
此例中采用了直译法,保留了原语的民族色彩,而且使译文读者能多接触并逐渐去接纳原语的文化特色。但须特别注意一点,即原语中有些比喻涉及到典型民族文化特征,应尽量避免套用译语中的具有典型民族文化特征的词语,否则会导致文化误读,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许多汉语词汇及表达方式都来源于周围的生态环境。例如:
女曰:“葭莩之情,爱何待言。”生曰:“我所谓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5](P62)
“Between relatives love goes without saying.”… “What I mean by love is not the love between gourds on the same vine,but the love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此例中,“葭莩”本指芦苇茎中的薄膜,这里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有“葭莩之亲”的说法,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了意译:“Between relatives love goes…”;“瓜”和“葛”都是蔓生的植物,能缠绕或攀附在别的物体上,这里比喻辗转相连的社会关系,有“瓜葛亲”的说法,译者采用了直译:“the love between gourds on the same vine”,既保留了原有的文化意象,使译文形象生动,同时,由于西方人对“gourds(葫芦科植物)”也很熟悉,所以译文也能更好地被理解接受。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加之五千年悠久的人文历史,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说是无奇不有。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本民族所特有的事物。
(1)一日,病卧,见吏人持牒,……[5](P2)
…was lying in bed one day when an officer bearing a summons,…
(2)母择吉将为合卺,……[5](P68)
The mother,… selected an auspicious day,for toasting with nuptial wine cups.
在这些例子中,译者均舍弃了原文的的文化意象,采用了归化法。如,在例(1)中,把“牒”(古代官场的文书或证件)归化为“summons”(召开国会或议会的会议通知);在例(2)中,把“卺”(古代举行婚礼时用作酒器的瓢)译成“nuptial wine cups”(在婚礼上用的酒杯);译者这样做,有利于译文通俗易懂。但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逐渐加强,英语国家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会逐渐加深,译者应大胆采用异化方法处理原文中的文化信息,忠实地向读者翻译介绍这些特有事物有助于增加读者关于汉民族文化的知识;切不可以“本国情调”来取代“异国情调”,给读者一个错觉或错误的感受。
中华民族拥有数千年的文明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一些特有的风俗习惯。
(1)右一女郎,裁及笄耳。[5](P23)
On his right was a young woman who had just reached the hairpin age of fifteen.
(2)浴佛节,闻将降香水月寺,……[5](P120)
He learned that she would offer incense at the M oon-in-the–W ater Monastery on Buddha-Bathing Day.
例(1)中,“笄”: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封建社会习俗:古时女子到了15岁,就要把头发用簪子簪起来,表示已成年了。译者把“裁及笄耳”译为“had just reached the hairpin age of fifteen”。例(2)中,佛教认为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的生日。这一天,庙里用香汤为佛沐浴。译者把“浴佛节”译为“Buddha-Bathing Day”。这两例中译者均采用了异化法,保留了原文中的形象,有助于外国读者了解这一中国古代习俗。
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聊斋志异》中充满了佛教和道教的意识。例如:
老僧心切,惜不闻其言下大悟,披发入山也。[5](P14)
The old monk spoke in earnest solicitude,but regrettably there is no sign that the youth found enlightenment in his words and entered the mountains with hair unbound to seek the truth.”
“披发入山”意思是说,古代人为了表示消极避世,常打乱了头发,逃入深山,永远不和世人见面。这里是修炼学道的意思。译文采用了直译与意译结合法,进行文内补偿。但原文含蓄的表达方式变成了直白,甚至有点拖沓、冗长。
通过大量的例证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在处理原文文化信息的时候,多采用“直译”,紧紧依靠原文,争取最大限度的“信”,有利于向西方移植中华文化。但是,要考虑译入语承载异族文化时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理解障碍,考虑对译入语原文化的心理冲突。英译文的目标读者主要是外国人,因此要考虑如何使译文清晰易懂,便于外国读者接受。在涉及一些中国人名、地名、历史事件和带有地方色彩的描述时,译者应该适当添加一些注解,或进行文内补偿,以帮助英美读者更好地了解原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总之,在翻译策略的层面上必须实行多样化。另外,译文中还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较以往英版本,此译本在翻译质量上还是比较高的,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1]Lyons J.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8.
[2]许均.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Nida,E.A.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M].Dell Hymes:Allied Publishers pvt.Ltd,1964b.
[5]Denis C &Victor H.Mair.Strange Tales from Make-do Studio[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