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职《电子技术》教学条件初探

2011-08-15 00:44江苏贺刚
职业技术 2011年1期
关键词:电子技术电路技能

江苏 贺刚

完善高职《电子技术》教学条件初探

江苏 贺刚

高职《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入门性质的电子技术基础课,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行业对人才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近几年我们在对行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本着“理论够用,强化实践”的原则,完善课程教学条件,调整教学内容,达到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下文笔者针对完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条件,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情况,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原有教学情况

(一)理论教学环节

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开设《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实训》课程是为了配合其它专业课程的开展,其教学采用的理论与实践分开的教学模式。《电子技术》授课老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学,缺乏更新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校许多教师都是从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的,缺乏工程项目实践经验,对高职教学理念理解不准,在授课时如何把理论知识和企业工程中的应用结合起来把握不住。就课讲课导致本来就很难学的一门课程,学生学习更加困难,使学生对《电子技术》课程抱有畏难情绪,提不起精神。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这些知识对其有何作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教学在我校不断进行改革,《电子技术》课程最初由理论和实验环节组成,在教学中相对减少理论学时,逐步增加实践学时。但由于课程开设的验证性实验过多,教学方法陈旧。学生进了实验室,按照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的接线图,依葫芦画瓢的接好线,记录下实验数据就算是完成了一个实验。有的学生不了解理论值与实际数据存在一定的不同,在实际数据得出后觉得与书本上有差距,画出的图形不好看,便自行修改数据而不是思考数据不同的原因,问其原因,说这样修改后得分会高些,应试教育的思想还在作怪。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完该课程后,连一个简单的收音机内部电路结构都无法看懂,更不要说判断故障点,排除电路故障了。

二、完善课程教学条件,实行课程教学改革

(一)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

教师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主体。自2000年起,我校学生人数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引进大量教师。引进师资时我们不仅重视学历,更是把重点放在有无工程项目经验上。一方面引进有工程项目经验的师资,聘请企业能工巧匠进行教学,两者结合对现有师资的技能提高进行“传、帮、带”;另一方面送出现有师资,提升学历,脱产到相关企业寻找项目,并亲自完成工程项目。采取以上方法后,不仅使现有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提高,更明确了行业企业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组成了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为课程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合适的项目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载体

近年来高职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逐年降低,更有大量文科学生进入我校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理论教学中淡化理论推导,简化电路计算,而着眼于学生应用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能力的培养(淡化理论分析,突出工程应用)。尽量用最简洁的办法来分析器件的工作原理。如淡化三极管内部载流子运动的分析,突出对电路参数的工程估算,增加元器件的辨识和测试、电路故障分析、电路调试方法等教学。在教学的内容上精心规划、精心设计,学生不仅是理论上的设计,而要根据社会实际情况设计制作出相应的电子成品来。在综合知识技能教学阶段,我们集中1到2周时间完成小型工程项目的设计、安装、调试,提供了8个典型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项目给学生选择,如晨昏控制器、信号源、水位控制器、手动式公交车到站报站器等项目,学生也可自选项目。由于学生自己确定项目、设计方法和步骤,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遇到知识与技能的不足,也会主动收集相关信息。学生在完成教师提供和自选项目过程中,学会了收集信息,掌握相应的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了解了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提高了元器件的辨识和测试、电路设计安装与调试、排故的能力。

(三)现代教学技术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高效手段

电子技术课在我校开设几十年来,以往一直沿用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在该课程教学的互动性上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在黑板上画电路图,时间效率低下。近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了课程教学团队,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多种方式的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与教师个人特色板书有机结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呈现与阐述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既形象又直观,使抽象问题形象化,枯燥问题生动化,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不减教学互动。学生在课程网站下载电子课件,自主学习,反复观看,实在不懂处,有网上咨询,教师通过回帖等方式回答学生的提问。对于同样类似的问题,学生还可以查阅以往的回答记录帖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逐步建立完善了《电子技术》网络教学资源系统,包括:电子教案、实训指导书、实验指导书、多媒体教学课件库、在线答疑系统、试题库在线自测、网上考试等系统,逐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自主性和设计性学习要求,培养其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在学时减少、教师辅导不便等情况下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并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实践条件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前提

随着省示范院校建设的深入,我校实践教学条件也在不断优化,建设了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电子技术实验实训室内安装了投影仪,在实践场地边教边学边做,淡化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如在介绍二极管、三极管的特性时,少讲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现场就让学生测试二极管、三极管,确定晶体管好坏;介绍三极管电路的放大、饱和、截止时,在教学场地立即连接三极管电路,并进行相应测试。淡化软件实验与硬件实验的界限,充分应用各种最新的硬件和仿真软件,软硬结合,采用计算机软件EWB和PROTUES仿真与传统真实实践教学相结合,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易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又提高了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排故能力。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理想效果。

《电子技术》是工科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瓶颈”,对后继专业课程学习有铺垫作用。通过以上四方面完善课程教学条件,虽然大幅度减少了理论教学时数,但由于加强了实践性教学内容,采用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所选实践性教学项目典型性强,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更加突出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改革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其创造性灵感,培养出创新人才。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学生获益匪浅,在2009年、2010年天华杯江苏赛区“电子组装与调试”项目比赛中我校学生荣获二等奖;走出校门走上社会的学生,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为社会培养出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李艳华)

猜你喜欢
电子技术电路技能
电路的保护
解读电路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微课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EDA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