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伟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五高级中学)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之我见
◆左文伟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五高级中学)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变得开放起来,无论是教师的主导性,还是学生的主体性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变革。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初步探索,从而为高中数学开放性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新课改 高中数学 学生 主体性
教与学是双边的互动过程,教学是开放的,这是新课改中对传统课堂教育的一大改革。“传到授业解惑”的单边活动,将意味着退出教学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体验和生成的新课堂的构建。教师也不再是唯一的“正确指标”,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着,教师的主导性要在新课改中得到凸显。但同时,学生的主体性更要得到落实,由教师的“独唱”转变为大家相互配合的“合唱”,这样,教学效率方能得到提高,学生也才能得到发展。如高中数学中关于定义域的概念,传统教学更多的是采用教师对定义进行解释,然后再通过举例、解题等方式来进行。新课改下,小组讨论、多媒体教学将得到全新的应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改的主旨所在。
在传统的教学中,都以“填鸭式”、“满堂灌”为教学的基本形式,完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应该说,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行为准则,虽然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学习上的和思想上的),但教师不能成为他们的替代,替代学生去思考、探索,教师要做的只是指导和辅助。如许多的公开课和观摩课,虽然教师讲得有声有色,但学生只成为了教师的一个辅助的教学手段,学生的主体思维完全被教师所剥夺,学生被动地在原地进行“听”,其结果可想而知。相反,如我们在进行“概率”一节的教学时,用扑克牌的游戏来带动学生的参与兴趣,然后提出所要学习的相关问题,用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则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我们确定了学生的主体性时,可能还有走向另一个极端,注重形式而忘记“全面发展”。笔者这里所说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一个班级中优生、中等生、后进生,还更应关注学生个体(学习情况和思想体验)。以往我们更多注重的是“教书”,却忽视“育人”这一指标。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个体的发展,个体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整体的发展,人毕竟是社会的人,我们不能一味地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更应注重方法和行为准则的教导,因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高中数学作为一个较“理性”或者说是“抽象”的学科,我们是否就不能进行育人的教育呢?答案是否定的。如在“概率”的相关教学后,引导学生用概率的方法来透析赌博,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进行了思想教育,何乐而不为之?
学生是发展的人,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我们所要关注的是学生发展的潜能和发展过程中的提高。
特别是数学教学中,其实,很多学生都有很大的潜能,只是被“忽视”所掩盖。很多学生在中学时数学成绩是相当优异的,但进了高中后,由于和更好的同学相比下,变会产生自卑心理,加上教师的漠视,于是,便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我们不妨可以从神奇的皮革马利翁效应中得到启示,如关于三角函数的教学中,其中有一部分同学对其概念和解法一知半解,如果此时忽视他们,或者放任自流,他们将陷入一个怪圈——不懂的不想问,慢慢地便积累成一个知识的断代。如果我们将这部分同学集中起来,给予他们关注,那么他们的自信心便会得到加强,潜力也得到了肯定,他们会给自己一个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自身的提高。
再则,每个学生个体都是由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的能力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但同时也会呈现阶段性的差异,教师不能忽视的正是这一点。学生的知识构建总是成链条式的,但学生个体在某一环节上出现弱势的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关注。如几何中“Aa”、“直线a经过点A”与“点A在直线a上,记为A∈a”,这是三种语言的互化,学生个体可能会三种语言某一环节产生疑问,此时就需要教师的主导关注去帮助学生将这一弱势进行分解强化,从而形成知识链条的构建。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应从教师的角色转变做起。教师不应再是高高在上的“独裁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发展的协作者、甚至是学生的朋友和服务者,只有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数学的学习主要集中在概念、公式和定理的应用上,这就需要教师去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让他们在自我发展中去根据概念、公式、定理而获得应用的快乐。
转被动为合作与共享。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精神的交往,促进和谐课堂的形成,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3.与时俱进的观念
新课程在很多程度上进行了改编,特别是增加了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统计、导数等,教学时就应根据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数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只有抓住学生这一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化抽象为具体,方能让学生学有所成,全面发展。
[1]喻平.走进高中新课改:数学教师必读[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子健,何明,何群.新课改500问[M].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0.
[3]郝太余.学生主体性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