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珠 刘回民 詹冬玲
(吉林农业大学)
学生就业创业实训中心的探索与实践
◆郑明珠 刘回民 詹冬玲
(吉林农业大学)
通过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中心,建立健全中心运行的规章制度和机制,充分结合学校的教学科研资源,为学生提供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平台,旨在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就业实训 实训中心 就业创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大众化阶段,高校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猛增,社会、学校和自身等因素使得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无论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还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已成为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在2010年闭幕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这表明,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已经受到我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大学作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主要阵地,应充分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就业创业的政策精神,全面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的号召,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情况,结合高校自身的科研、教学优势为学生搭建交流、实践、培训、发展的平台,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本领和技能,全力服务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这是实训中心成立的初衷和基本思路。
1.实训中心的建设和运行
根据教学的师资情况和实验条件,依托学校的科研平台,制定了主要面对大三学生的实训中心方案,针对不同的专业的就业需求,结合实训中心教师的科研方向和课题,设立了多个实验方向,采取学生自愿报名,以主要理论课和实验课成绩作为指标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考核合格后分配方向和指导教师,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和仪器培训学习。
2.实训中心的经费来源
为了支持实训中心的运行,指导教师利用个人的科研经费对学生开展的项目予以试剂、耗材的等方面的支持。
3.实训中心的管理和考核机制
为了加强实训中心的管理效率,学院成立了实训中心社团,由参与受训的主要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报名、学生管理、受训情况跟踪等事项,并定期将实训中心各个平台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实训中心实行指导教师考核制度。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出勤、实验情况进行考核和督促。实训中心在培训结束后给学员颁发证书,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奖励。
1.通过实训中心的培训,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研究领域有了直观的、系统的了解,通过查阅文献、与指导教师面对面交流等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完成相关课题和接受精密仪器培训时,学生不断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增进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增进了学生对所学专业和相关产业前景的了解,这些能力的养成和培养都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2.实训中心共培训学生78人,达到年级总人数的30%,其中参与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部级重点课题3项,校级课题5项,参与制定标准10项。同时,实训中心的部分老师还指导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参赛作品。
1.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加强企业平台的建设。目前,实训中心的平台主要依托科研院所来开展,为了避免学校培养和企业需求脱节,了解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将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与企业共建就业创业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能力,着重突出技能培训,实习实训等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学生通过更多平台的培训学习,全方位了解专业和专业对口企业的发展方向,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一步扩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赛事活动的影响力,以全面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大力宣传、广泛动员,积极引导协助学生参与竞赛活动,结合实训中心指导教师的课题和研究基础,鼓励学生开展独立科学研究和创业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
3.充分依托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为学生创业打好基础。同时,通过成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学生全方位、不间断地开展就业、创业相关实践活动。
4.举办大学生创业讲坛活动,讲解创业政策,分析创业环境,让学生了解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新能力。此外,还应积极培育、引导和支持创业社团的工作,普及创业教育,参考一些高校的经验,设立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引入“团队遴选+课程学习+模拟创业+实践培训+创业竞赛+创业实战”的教育培养体系,将其打造成大学校园的创业人才“孵化基地”。
近年来,我国大学的就业创业教育已起步并有所发展,但与很多国家和地区还存在明显的差距。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并积极为学生的创业就业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中心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科研单位在教学科研资源上的各自优势,把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理论教育与以实践能力、科研实践的有机结合,对促进学生就业创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训中心运行中如何形成完善的机制是最为关键的,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实训基地正常、高效运转的必要条件。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特别是在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中心的建设,探寻高校实训基地制度建设的各种途径,以保证高校对实训基地的使用更为方便、有效,为国家培养创业型人才发挥主导作用,服务国家经济发展需要。
[1]刘智运.论高校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2):26-29.
[2]周连起,张舒亚.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搞好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3).
[3]王瑞兰.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4).
[4]王萍,方碧波,胡可信,王玉珑,陈启杰.专业实习基地功能拓展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