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继红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和谐校园建设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研究
◆谢继红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长期的任务和目标,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谐校园建设 大学生党建 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和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战略目标,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和升华。和谐校园建设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依靠力量,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主力军。创新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了新的维度和思路。
中国改革和中国社会转型引起价值观的多元化、全球化带来西方价值观的双重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双重效应,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以及生活阅历的不足,家庭和学校德育教育的滞后等方面原因的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判断和选择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和深刻的困惑。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而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这就要求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任务和价值就是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认真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党建工作为校园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保障,突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为校园文化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关系的正确处理提供了条件,使得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能够各展其长、共同发展。
教育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催人奋进,激人向上。而良好的教育环境既是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之一,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管理,日积月累创造出来的。坚持学校党建工作,培养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武装全体师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其健康成长指明正确的方向。坚持党建工作,有利于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有利于大面积地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构建和谐校园是现代大学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党建工作是提高现代大学执政能力的核心主题。大学生党建工作与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机结合,能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构建和谐校园和高校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作用。
首先,大学生党建工作组织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者。在和谐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起着核心的作用。学校党委领导班子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建设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这是和谐校园全面开展的前提条件。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党委领导班子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高校中的指导地位。和谐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各种政策的制定,需要学校党委领导班子认真分析研究和谐校园建设的特点,掌握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的不同利益需求,制定相应的政策,妥善处理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各种问题。
其次,大学生党建工作组织是和谐校园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和谐校园建设的顺利开展需要科学的制度保障,大学生党建组织通过制定一定的选拔制度、任用制度、考核制度、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制度等,满足和调动校内各方面的力量,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人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校园和谐建设的主要力量,大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一批优秀的人才,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动力,大学生党建工作组织为打造一支思想过硬、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地扩大,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地增加,大学生党员的比重也在不断地增长。学生党员的培养开始从制度性、单一性向灵活性、多样性发展。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党员的潜能、激发学生党员的创造性,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机制提出新的要求。
在大学生党建工作过程中,高校党支部对有入党积极性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一方面,在教育内容上入党积极分子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不能全面的吸收,党的基础知识教育不易落实。一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仅仅停留在口号上的坏习惯没有摈除,大学生个性化发展与自身全面发展的不统一,探寻并尝试运用具体的教育观任重而道远。一方面,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单一的教学形式不能够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党员培养方式保守,路径狭窄。群众建议和意见处理系统不完善,师生关注的难题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各级党组织对公寓的规划和利用不够,而公寓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场所。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以公寓为单位实现党的基层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目标,扩大其影响力和渗透力。不断地完善基层党组织推动学校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的工作思路和运行机制。
自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学生队伍在不断地扩大,这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学生党支部大多是由分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学生社团人员组成,人数有限,而且都比较年轻,缺乏一定的党务工作经验,而且随着高校学生队伍的扩大,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数量也在迅速增加,使得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队伍力量明显不足。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有发生。开展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心理健康等工作使得辅导员、班主任事务缠身,因此大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削弱或影响。
重发展,轻教育管理;重发展前培养,轻发展后培养是目前高校发展学生党员的现状。在网络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大学生接受的新思想较多,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盲从性及虚荣性。部分学生在入党前后判若两人,思想滑坡的现象和违规乱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学生党员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入党前的培养,轻视入党后的再教育现象,党支部教育管理不到位直接影响党员发展的质量。党员的再教育缺乏连续性、系统性、连贯性、计划性,导致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知识贫乏,党性修养不高。学生党员的再教育需要党组织领导的指点、群众的帮助、自身的学习。
受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影响和各种主观因素的制约,当代大学生党员与党员先进性的时代要求和历史使命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各种社会现象及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大学生身上的事情很让人震惊:马加爵、李一凡、药家鑫……一个个名字让人心有余悸。社会对大学生的态度也正悄悄地发生变化,“天之骄子”的呼声已经成为历史。大学生表率作用的削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些学生党员党性观念不强,缺乏全面、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政治理想信念不坚定。部分学生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学习方面没能很好地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二是一些学生党员对党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理论高度和现实深度。政治态度消极,对党的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缺乏信心。
三是一些学生党员组织观念淡薄,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感淡漠,缺乏全局观念。对其他同学没有形成很好的合力,不够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制度建设是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具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党建工作要有成效、有活力、有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和谐校园的建设的科学性、稳定性、长期性,也离不开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使党组织和行政组织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合力,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和和谐校园建设的“信息化、民主化、科学化、高效化”水平。
二是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促进党内和谐。通过民主的制度建设,能够形成一种促进新陈代谢的推动力量,形成一种自我更新机制。党是有自己独特目标的社会政治组织,党员是基于政治理念的一致而自愿加入党组织的,其基本权利是平等的。列宁曾用简短的语言说:“民主意味着平等”。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增加基层党组织的透明度,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
三是完善和创新管理体制,促进校园和谐。加强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一套有利发挥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体制,营造有利于师生全面发展的宽松氛围,增强学校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亲和力、向心力。真正实现科学管理促和谐、出效益的目标。
四是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促进校园和谐。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要制定和实施积极有效的评价创先机制。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地吸收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把握好党员的入口关,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要求。既要把学生中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入党,又要防止和避免片面追求数量的不正常现象。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的先进性也主要体现在学习上,大学生党建工作在吸收和引进大学生党员时要把学习成绩放在一个重要的位子来考察,同时也要做到“有成绩论,不唯成绩论”。对于有入党要求的学生,党组织要积极地帮助他们进步,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考察他们。
新时期各高校面临的挑战,党在领导高校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任务更加艰巨、复杂。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力量增强党建工作队伍的活力,是更好地培养一批高素质大学生党员的前提条件。这就对我们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这就要求大学生党建工作人员在思想道德素质上,必须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护党的领导,要有深厚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在职业道德素质上,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党员。积极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党组织和学生党员提供一种先进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增强党建工作队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学生党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是大学生群体的一员,又是大学生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需要广大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在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要求高校学生党员是政治上的“领头羊”,在政治上保持正确的方向,带头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要求高校学生党员是学习上的先进者,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的学生,其首要任务是搞好学习,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较高的学习效率;要求高校学生党员是工作中的表率,具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关心集体,顾全大局。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就是要培养这样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党员,使他们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组织和实施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时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通过在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的实践锤炼提高思想政治敏感度,加强党性修养,更好地引领和谐校园建设的方向。
信息化对大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信息网络扩大了师生接受信息的自主权,这给党的舆论管理带来了难度,对党长期以来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要想占领思想阵地,党建工作者就要必须创新工作方法和形式,利用多媒体等信息网络加强党建工作,及时传播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建设、宣传和教育。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党务工作需要自觉地适应客观环境变化,适时转变工作方式,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网络管理,努力建设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和规模的党建工作网站,推出一批有正确导向,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大学生心理要求的主页和栏目。创建党建网站对整合党建资源、拓展党建阵地、提高党务工作效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促进党员的思想解放,增强党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其他方式难以替代的作用。把党建工作致力于各种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得大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文化熏陶,提高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1]张莉.和谐视角下的高校党建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2):25 -26.
[2]王艳平.高校学生党员如何保持先进性.党建研究,2007,(6).
[3]高新民.论党内民主.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8).
[4]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256.